• 10

淺談南部的低薪


kindkill wrote:
這個問題,就要從古...

怎麼救南部的低薪?
(恕刪)

廢棄掉所有環保團體及反核團體.
起動核四整頓換新核1,2,3,
設立多處免稅加工區,境外加工區對應污染,
獎勵投資,提供百萬就業機會,才能提高南部低薪.
過去高雄市內加工區滿滿人潮年代,南部薪資就低於中北部
沒有大量就業缺人永遠無法提高薪資
2008年鴻海說要來高雄投資
但現在都2016年了

2011年開工的三創
2014年完工,本來2014年要開幕
因為空橋原因,延到2015年5月15日開幕

這才是鴻海的效率




「一切都是假的,我眼睛業障重啊!」

mmkider wrote:
鴻海效率一極棒,以...(恕刪)
高雄有270萬人那麼多嗎
我戶籍在高雄人在台北
高雄實質人口可能都不到200萬

每個國家都有經濟重心
北海道比東京
福建比上海
德州比紐約
比不完阿
地理位子經濟中心很難移動
不過腳在你的身上
為何你不自己走哩

台灣經濟奇蹟是靠人走出來的
走出台灣學技術拉訂單開疆闢土
不是靠別人施捨的
如果你想只在你的舒適圈生活
領低薪抱怨只有22K
那也怨不得別人
刪刪刪...........
..............

kindkill wrote:
這個問題,就要從古...(恕刪)

說到底就是憎多粥少的問題.
不怕找不到工.
全部你說的最好,全世界哪個國家的首都不是佔盡資源,羨慕就移動自己腳步啊,那高雄再比澎湖,澎湖再比太平島,自己想住哪就去哪啊,台灣又沒限制居住地
jtv030629249 wrote:
高雄有270萬人那麼...(恕刪)
當拜爾在台灣被民進黨跟國民黨玩到撤資後就會知道有這樣的結果

你是外資看到這麼大的拜耳都被玩殘,你還敢來嗎?

古早時候一流人才進外商公司享外資待遇周休二日.

二流人才進日商或台商大企業

三流就到中小企業,

二三流裡真的是人才要留住就加薪加福利,所以以前動不動就加薪

現在沒外商,中小企業樂的用一般待遇用到一流人才.

也懶得加薪,反正吃定你也沒外商公司可以跑

如果大陸那邊沒有外商公司做比較,你想工資會一直往上爬爬?

當年亞太金融中心海的震天嘎響,跟文革喊口號差不多

結果一個戒急用忍真的讓行動變口號.

政府沒眼光,老百姓慢慢會受苦....

cougar2015 wrote:
廢棄掉所有環保團體..

沒有大量就業缺人永遠無法提高薪資(恕刪)


非常無理頭的歪理,不知道誰教你這觀念的

就我所知道大量就業就是數低薪的勞力密集慘業

要高薪,不外乎技術及創新
Sagrado

多按了
多按了
多按了
多按了
多按了

kindkill wrote:
這個問題,就要從古早的時候說起了。

台灣一直以來都有,萬盤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拒絕聯考的時代,多少人擠破頭,有的甚至還長征到台北南陽街去補習。


高雄市每個月勞檢成立的案件都有三五百件,為什麼罰不怕?
就是因為法條責罰太輕,別説2萬,就算30萬,抵得過責任制加班一天嗎?

怎麼救南部的低薪?

政府機關搬來高雄,是會增加一些就業機會。真的要解決南部的問題,是要成立新的產業聚落。

例如生技或是船舶(遊艇)相關產業,不只有貿易,而是製造。
當年政府可以扶植台積電和聯電,使竹科擴散到苗栗,成為一個大聚落,一樣也可以在南部扶植一個產業,增加就業率。...(恕刪)



南部為什麼薪水低? 民國80年時 我待的大發工業區的工廠 廠內的師父還一個月可以領到十幾萬 26年過去連工廠都不見了

責任制加班30年前也一堆啊 當時一堆高雄的技術工人一個月領十幾萬 為何現在同一個老闆發出來的薪水沒有那麼多呢? 以前

的師傅埋頭苦幹 需要出口趕貨全廠大家二話不說 一天十六個小時拚一個月 讓公司可以把訂單交出去 公司賺錢了 工作多

需要人 怕人走 大家都在比薪水高 才留得住人 一個肯幹一個肯走 但是從永安漁港抗爭事件後 高雄人變了 原來只要

抗爭錢就可以很容易得來 接著一堆抗爭 都成功了 高雄人開始變了 政治生態也變了 產業不來 大家又不願意加班 效率

越來越差 因為無法配合交期 訂單越來越接不到 留下來的也做不下去了


民眾容易被騙支持反商的政治人物 這才是一切的源頭 反商讓所有投資沒有安全感 沒有投資 那來的高薪 這也是高雄人民

的選擇 有問題要從根本解決 一個具有濃厚反商情懷的地區 想要商人去投資談何容易 鴻海一向投資的效率很高 仔細了解

一下卡在哪裡 就完全不奇怪了 高雄人不改掉選嘴巴愛台灣政治人物的習慣 你寫再多都是枉然 中央機關的人不是白痴 你

想得到的他們也想得到 其實很多都做了 為何沒有效?


蘇南成時代的高雄 棋盤式的道路 整潔有朝氣的工業區跟市容 當時高雄靠自己的努力很有逐步趕上台北的氣勢 今天呢?

高雄人很有榮譽感 首長也是滿意度名列前茅 沒有大型投資案可以順利執行 動不動就說要中央補助 有甚麼問題都是錢不構

實際上呢 錢都跑到哪裡去了 令人感概的是自由經濟的台灣 今天卻在做共產主義的分配的平等 而共產經濟的大陸 今天

卻在做孫中山立足點平等的自由經濟 愛台灣一切都是對的時代不過 高雄也很難了 看看比台北捷運晚蓋 卻整個斑駁的捷運

車廂跟人稀疏的車站 攤開一點也不少於台北的預算書 走在捷運外 呼吸著下水道散發出的怪味 高雄選出的立委從為了保護國際

詐欺犯的台灣人而費心費力 對於高雄地區良善漁民被綁架被欺負 卻是一點行動也沒有 看著這些 開版大您提的那些想法 還能

有甚麼期待嗎? 還是學當年民進黨黨外時期黃信介國民代表說把蓋高速公路的錢分給全台灣的人民一人一萬元新台幣 還是比現在

這樣好吧 幾百億的補助以後 還是淹水 錢還是不夠 南部人的低薪 問題在真的太愛台灣了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