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台灣大部份的傳產會在七年級手上結束..

只有一個問題

$$$$$$$$$$$$$$$$$$$$$$$$$$$$$$$$$$$$$$$$$$$$$$$$$$$$$$$$$$$$$$$$$$$$$$$$$$$$$

給太少
1 大部分第二代吃不了苦沒本事接棒,老闆自己要負責
2 40歲的人, 但是有年紀的中年人....原來我是中年人,心裏好難過
徵不到人
我們公司也是
個人是覺得教育體制的關係
所以要企業轉型
但是成功的沒幾間
西進的目前看來風險還是很大
目前有幾個朋友往東南亞發展
感覺是不錯
不過語言不通很麻煩
只要高中國中就可以應付的工作
現在你去找看看有沒有只有國高中學歷的年輕人
都是大學生
然後一堆大學生不肯做國高中要做的事...

我遇到磨皮帶鋸帶的師傅已經快斷層了
月收入快5萬
技術性的工作一個月只給3萬?
當然會請不到人

純鎖螺絲的跟須要經驗與技術的當然有差價
我的觀察是台灣的傳產大部分都不思改進,守著就思維
台灣的傳產都是勞力密集,在管理,自動化方面都很缺乏
人力不夠,怎麼不去檢視整個生產流程,把產現自動化

自動化需要規模,台灣傳產大部分規模都很小,導入自動化,成本很難平衡,
但如版主所說,很多傳產收掉了,訂單多到不敢接,怕做不來,這就是機會,透過市場的整並,擴大規模,就能夠用更有效率的方式降低成本

真的有心,花個5-8萬請個有經驗的自動化專家,或直接委外

只是台灣的中小企業主都太短視

dioiao wrote:
不只是少子化問題,...(恕刪)
微型工廠,員工十人,找不到人?年輕不待?中年不會?

如果工廠說兩千人找不到人我會說是"可能"是大環境問題
如果十人的工廠找不到人我會說是主事者有問題
如果是老問題,人要自己改變,不要期待別人改變來配合你。

環境改變,操之在你
管理改變,操之在你
文化改變,操之在你
形象改變,操之在你
勞雇改變,也操之在你

所以囉......

我的看法,員工留不住,或許是因為給的不到位,但最大可能原因是心委屈了。


江湖的無奈,只有江湖人知道。
其實是企業規模太小 利潤都被分掉
技術會因為利潤差 而無法升級.....
根本沒研發 怎麼升級

以前待過一間設備公司
儀電就一位老師父撐起來(已離開
在早期就靠削價搶市場
小老闆很自豪的說
PCB還當紅的年代 他們賣一台賺一台
還常有大公司高價插單
說的口沫橫飛.....

搞了老半天.....
到現在廠房還買不起 用租的...
員工也是幾位而已....
儀電完全沒有配線圖....
早期是老師父自己腦海裡有
現在得慢慢生出來.....
跑維修時 就要在設備內的一堆傳統RELAY裡
慢慢試功能抓故障

台灣傳產要成長
一些公司必須要消失
訂單及人員要慢慢集中
才能發展足夠的規模
讓產業升級....

個人意見
dioiao wrote:
但是徵不到新人, 也不敢接太多訂單.. 我工廠原本預計要再新建千坪廠房....
PS. 我工廠員工薪資新人價底薪25~30K,看經驗, 週休二日(實際上隔週休, 1天算加班), 有加班費, 儘管在鄉下, 低於25K根本不會有人想來做...


有訂單, 有資金擴廠, 卻不願意把薪資提高?!

你把薪資提到35~40K若還是沒有人來, 你再來發這篇

台灣的老闆就是這樣, 不願意花心力在員工身上

把員工當拋棄式在用

所以根本不會有人幫你賣命

我同學在某家台灣公司, 茶水間的零食任吃, 咖啡任喝, 下午還有下午茶

之前還聽到公司幫他們每人買一張近萬元的辦公椅(公司數百人)

如果樓主可以做到這樣, 你覺得你會找不到人嗎?
dioiao wrote:
不只是少子化問題,...(恕刪)


這是一家典型的只知道cost down的企業。除了cost down,老闆拿不出任何手段增加獲利。

簡單來說,這樣的企業會撐不下去,是因為老闆無能,你懂嗎?

同樣是做螺絲釘,一家工廠做的是在五金行裡一包50元的螺絲,另一家做的是太空梭結構上的螺絲,你覺得哪一家公司的螺絲獲利較高?

就算是傳產,如果不能用更好的產品去增加獲利,而只是用縮減人力來減少成本,那你只有兩條路:一是移到人工更低廉的第三世界國家去;二是關門大吉。這樣的企業留在台灣,只會讓台灣平均薪資拉不上去,對台灣沒啥好處。

"傳統"產業,不是代表你就可以不用進步。

很多老闆,家財萬貫,買雙B轎車毫不手軟,叫他花100萬幫工廠更新設備卻死都不肯。一天到晚訴苦說生意難做,人難請,說多請幾個人,公司就沒獲利了,然後要員工共體時艱,一直加班...。說真的,這種企業讓他去倒吧,倒了對大家都好。雖然倒的當下會有人失業,但讓這些人力與資源流向其他體質較優的企業才是良策。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