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為什麼林書豪不頂著哈佛大學的學歷,回台灣貢獻社會???

除非腦子壞了

不然幹嘛回來= =


10輩子都賺不了他在美國的薪水
回台灣被爛草莓世代打成既得利益者
可是他賺幾千萬美金相對花非常多時間練球,那種辛苦壓力不是我們能體會的
不過老外也是很重視休閒和家人~ 各種交際party, 還有跟家人的相處家人的鼓勵 都是他繼續走下去的動力
great943286 wrote:
順便問一下哈佛大學畢...(恕刪)


有很多華人為台灣做很多事,雖然沒有常住台灣,但都是默默的做許多為台灣的好事。

為台灣做事不一定要「定」在台灣啊,哈佛、史丹佛的朋友都在其領域發展的不錯,

這是在台灣比較難有機會的。

我有朋友是史丹佛博士,她一個人在美國打工端盤子洗碗兼家教,拼長春名校碩士全額獎學金,最後完成史丹佛博士學位,
也在美國大企業擔任亞洲區總監,非常勵志的故事。現在的她為台灣偏鄉小孩默默收集各地的童書,錄製CD和中英故事專輯
送給這些可愛的小朋友一些珍貴的學習資源,這些媒體都不會去報的,之前日本311她也捐了快二千萬,這些曾經接線的大明
星非常感動。但她也是非常低調的,也沒去大似宣傳。

能力強的人不是說一個月賺多少,而是能為這個社會多做一些事,而華碩某副總也是默默的行善,也沒去因華碩需要去宣揚,
這就是善是從內心出發,並不是看外面表象裝飾。

在台灣就算是名校碩博士,也難有很多機會發展如在美國發光發熱是要靠人脈的,一個
美國創投圈為什麼要給一個無名團體機會? 就是看團隊能力,並不是夢想的說嘴就可以被這些矽谷園給接受,如果在美國工作
,找到好的團隊(學校/企業)就成功一半了。在台灣,沒有天使基金和天使創投,工作低薪 (我十三年前薪水到現在沒有多
大變動),也跟幾個朋友創業,但本士金主看速效,最後還是創業失敗。

在台灣工作其實就只有勉強吃飽而已,發展機會是受限的,也因為財團和政府的近視,
台灣發展不出真正的高科技,只能代工和複製Cost量,沒簍畢無太多創新(張忠謀的
語錄),台灣的天堂路還沒滾到,但陣亡數目非常慘烈。

在美國可以非常多的資源,在台灣的工作,目前雖然高學歷的很多,但是學非所用的很多,真正人盡其才的是少之又少,但如果找
到自己的工作依歸,也是一種幸福。我比較小幸運,最愛的興趣從高中就知道自己喜歡的是什麼,但是電資學院的訓練並不能給我
工作上的發揮,還是必須不斷的進修和從工作上的新科技接觸才能保持手感,雖然很努力,但是沒機會沒人脈,只能勉強一家四口
餬口而已。

這是台灣缺乏有遠見政治家,到現在只能看著東協其他國家逐漸一個一個超車了。



不曉得怎麼那麼多人認真理他耶
這擺明就來發廢文的阿
只能給你8.7分 不能更多了
不就釣魚文
一堆人被樓主釣出來回覆了
雖然我也是
沒想到還有人會問這種問題


他不是台灣人

他是道地的"美國人"

在台灣想進哈佛,到了美國才知道賺大錢的不是讀書人
是職業運動
回來領個1.20萬
做得要死
還要責任制
人家打球現在是開心
還可以賺這麼多錢
哈佛想的跟你們想的
真的不一樣
唸到哈佛
回來工作
一出小事情
他會想回來被罵到臭頭嗎
你不知道他是美國人嗎?
你不知道他是美國人嗎?
你不知道他是美國人嗎?
great943286 wrote:
順便問一下哈佛大學...(恕刪)
  • 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