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小袓大學未畢業,不到30歲身價就上看百億美金...
我朋友老賈大學未畢業,霸氣CEO...在世時發表產品全球粉斯跪拜...
你這一生親眼看過的活人全部身家加起來應該不到他們的1%...
你這一生親眼看過的活人全部加起來不到他們員工的1%...
外國人不能比??
那就說說台灣吧!!!
標哥:一生威風,還有召喚百萬神明粉絲權力!!!
小蔡:當過台灣首富、兩岸大企業董事長
老郭:當過台灣首富,電子代工營收最高董事長,員工幾十萬!
王董:在世時叫台灣經營之神,上面老郭還跪過他!!!
15歲蹺家少年:藍芽無線麥克風一年上千萬,15歲時你在做什麼?已經會自慰了嗎?
小春:面包王
王大樹:台灣 MLB勝投記錄保持人
還有很多...
低學歷,照樣闖出高成就
2011/12/2
現在人人有大學可念,對於想要出人頭地者,高學歷的加分效果不再。越來越多的成功者,是屬於「社會狀元」類型,他們沒有漂亮學歷,卻提早認清個人志向,到職場江湖磨練實力,日後人生的成就,遠勝過只會讀書的紙上秀才。
無獨有偶,近年最受推崇的企業家,多半也都是低學歷的「社會狀元」類型,例如打造「米果王國」的旺旺董事長蔡衍明、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壹傳媒主席黎智英等人,都沒有傲人學歷,甚至只讀到國中畢業,卻各自寫下精采的創業故事,為「英雄不怕出身低」下了最好的註解。
只有國中學歷,名列台灣10大富豪,不到20歲就當上少年總經理的蔡衍明,從小就不愛念書,自稱所有知識都來自電影與街頭,「在街頭看1年,比讀書讀3年看得還多。」
不只蔡衍明,本刊這期封面主題中,報導10個「低學歷高成就」的故事,雖然他們在正規教育中,沒有漂亮的成績單,卻努力在社會大學「補修學分」,從「做中學,學中做」,最後成為事業成績出眾的「社會狀元」。
他們放棄求學的原因不一,有人家境貧困,讀書是負擔不起的奢侈;有人天生就不愛讀書,只想趕快進入社會歷練。還有人是基於價值觀,例如三商家購(美廉社)總經理邱光隆,雖然家境還不錯,但是受到父親「學歷無用論」的觀念影響,13歲就棄學從商,跟著家人學習做生意,即使後來重回學校,一路讀到台北商專,仍然半工半讀,就是不想和職場脫節。
學歷差 從負資產到正能量
成功,沒有偶然。從這些社會狀元身上,可以歸納出5個共通特質:
1-他們很早就認識自我,找到人生的「天職」
2-由於自知學歷不如人,促使他們反加倍努力
3-他們不僅大膽作夢,更有實現夢想的行動力
4-學歷低不代表不愛讀書,他們都有獨到的「自學之道」
5-低學歷讓他們懂得謙虛,傾聽並尊重專業,借用別人的力量,幫自己成功
社會狀元特質1
提早認識自我 活出天命
所有人都有獨特的天命,社會狀元往往提早認識自我,所以走自己的路,而不是跟隨別人走讀書這一條路。
國小學歷的良機實業董事長張廣博,10歲不到就找到天職。小時候住在菜市場附近,每天看人家做生意,他立志將來要當「生意人」。這可不是小孩隨便開玩笑,即知即行的他,在養母支持下,小學三年級就嘗試做小生意,暑假賣冰棒,寒假賣菜,體會到賺錢樂趣。為了實現創業夢想,16歲時他招了50元18個會,籌資1,060元(當時約等於3兩黃金價值),開行號做玻璃瓶買賣生意,算起來他的「老闆」資歷早就超過50年。
知名漫畫家蔡志忠也是如此,國小就立志把繪畫當成一生志業,所以14歲就主動輟學,到台北出版社應徵工作,從此展開漫畫家生涯。
社會狀元特質2
加倍努力 扳回學歷劣勢
沒有人是全能的,不擅長讀書考試無須自卑,承認這是自己弱點也不可恥。永慶房仲集團總經理廖本勝說,別以為「認輸」、「認命」是很消極的觀念,他認為「人要認命,才會認輸,認輸後才懂得要更努力,」其實這是很積極的態度。
高職出身的台灣房屋經國店副總饒文華,就是「認命哲學」的信仰者。當兵前因為學歷差,他打了兩年零工,一直無法成為正職人員,退伍後有幸進入房仲業擔任經紀人,他比其他人更珍惜這份機會。「我的學歷低,有公司願意接受我,就很感激了。我知道自己沒有退路,只能拚命向前衝。」饒文華很清楚學歷比不上別人,前途危機感油然而生,因而刺激他力爭上游,25歲入行第3年,就成為年薪300萬的超級房仲業務員。
社會狀元特質3
大膽想,實際做
「格局決定結局,態度決定高度」。美國地產大亨川普認為,夢想是一種重要能力,「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雖然提倡「大膽想」(Think Big),但川普強調光是做一個「夢想家」還不夠,必須化熱情為動力,做一個「實行家」。
只有小學學歷的京華鑽石董事長柯朝祥,形容自己對「知識」與「生意機會」這兩種東西有強烈渴望。他絕不守株待兔,總是創造機會而非等待機會,當他看到報紙得知有一位華裔商人想來台灣買畫,立刻主動跟對方聯繫,帶他到處看藝品,後來對方決定跟他合作玉石生意,讓柯朝祥攢進創業的第一桶金。
邱光隆也是這樣的人,先前在大型流通業任職時,他構思出「社區小型量販超市」的新經營模式,但原東家未採納,於是他主動找上三商行董事長陳翔立,提出營運計畫書,兩個五年級生一拍即合,成就了現在的美廉社。
社會狀元特質4
學歷中斷,自學不間斷
不擅長考試,不代表不愛閱讀;學歷是一時的,學習是永遠的。這些社會狀元的「自學力」都很強。黎智英雖然只有國中學歷,但卻博覽群書,他認為「創業人一定不能把書放下,要閱讀,從其他人犯什麼錯去學習。」
補校出身的邱光隆,則是典型的「目的性學習者」,「缺什麼,就馬上補什麼」是他一貫的自學態度。二專畢業後到LV工作,發現自己外語太差,二話不說進補習班苦讀,摸索出獨到的英語學習法。後來在流通業擔任中階主管,深感專業知識不足,有長達幾年的時間,週末他都泡在公共圖書館,博覽各種商管書籍與雜書。
初中學歷的「鬍鬚張」董事長張永昌,喜歡透過聽演講、主動請益、異業觀摩等方式學習。柯朝祥不止閱讀,還勤作讀書心得筆記,甚至錄音反覆重聽,自修不計其數的企管課程。高職畢業、被譽為台灣「期貨天王」的張松允,自從擔任上櫃公司力武電機董事長後,為學習如何經營企業,也特別回去念大學。
社會狀元特質5
尊重專業,借用智慧
郭台銘有一句名言:「每一隻公雞都以為太陽是牠叫出來的」,暗喻人不可自大。許多社會狀元老闆,因為自知沒學問,所以懂得尊重專業,願意聆聽與接納雅言,借用別人的智慧,幫助自己成功,如此自然吸引更多好手效力,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笑稱自己是「全公司學歷最低」的保險行銷集團董事長梁天龍說,雖然在保險業界打滾30幾年了,但是自覺書念得不夠多,思考會有盲點,所以他很樂於傾聽同仁的意見。
張永昌亦是如此,為了讓鬍鬚張的品牌年輕化,與潮流設計公司Pizza Cut Five合作了10款鬍鬚張T恤,其中一款骷顱頭樣式太前衛,起先張永昌有點抗拒,但最後還是尊重設計師的創作理念。結果證明,那款「爭議性」T恤,果然最有市場話題與銷售力。
選擇不重視學歷的行職業
在這些「低學歷高成就」的社會狀元中,有些人的成功,確實有其特殊的時空背景,不見得都能複製。尤其現在大學生、碩士滿街跑,學歷不出色者要克服劣勢,不可諱言比從前困難許多。
難道沒有出頭的希望嗎?當然不是。邱光隆認為,選擇行職業很重要,學歷不漂亮的人,最好選擇「讓數字說話」的工作,例如零售業、保險業、房仲業的業務銷售職。他以自身為例,當年進光泉擔任業務儲備幹部時,他的二專學歷顯然比同儕矮了一截,而公司的升遷制度,又對不同學歷者設有「差別待遇」。好勝心強的他,自告奮勇請調到偏遠地區,很快地就因為「漂亮的業績數字」讓主管眼睛一亮,獲得拔擢機會。
Nerduke wrote:
一樣是會計,一樣在會計師事務所爆肝n年
我朋友國外學歷
未滿30在外商年薪百萬
朝九晚五
但一個東吳大學會計等級的同梯,出去賺70萬,而且月初爆肝
一樣是化工
長春藤等級的化工畢業生,畢業到外商,未滿30年薪150萬,朝九晚五
另一個臺大化工,在台廠工作,年薪加分紅150up萬,天天爆肝到跟奴隸一樣慘
一樣是電機
UC系列電機系畢業,在外商,目前200萬up(沒透露)朝九晚五,在台北市爽爽活
一個是臺大電機,在台積電,目前200up(也是不透露),在竹科當宅女男爆肝到死
總之,很多人說啥經歷最重要
我個人認為,經歷決定你薪水,但學歷決定你職場爽度
為什麼,學歷高讓你成為面試界的霸主
可以一直跳槽,跳到爽爽的公司朝九晚五
但爛學歷,讓你跳槽困難度大增,容易被爛公司壓榨
當然,空有學歷是沒屁用的
在事務所看多了跟我朋友一樣國外名校畢業的
在事務所做個一兩年就撐不下去,在外商當個會計小姐
但沒有學歷,永遠爆肝(至少到30歲,再久我尚未經歷)
只是22k爆肝、44k爆肝、88k爆肝、176k爆肝的差別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