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y99999 wrote:哦~在中國,滴滴打...(恕刪) 認同,去年到義烏出差,幾乎是用滴滴在搭車的,一趟平均車資在8~12塊人民幣,意外的便宜~上車下車都是用手機叫車付款,都會留下記錄,不見得比在路上隨便叫台小黃不安全!記得好幾年前政府不也在推共乘制度,那時沒有這麼方便的網路跟平台,UBER不就類似當時共乘的構想加上計程車的方式,與其一昧的阻擋這世界的潮流,還不如把它納入管理才實際~
iqlover wrote:改天會不會詐騙集團...(恕刪) UBER 應該不是雇用的概念, 比較像加盟, 漲價跌價很正常, 像加盟泡沫紅茶店位吸引客人常舉行特價,成本也是加盟廠商吸收,合約應該都有寫我相信UBER有一套讓利潤極大化的演算法在作定價的工作, 沒有uber 司機對他們也沒好處, 開uber的進入退出障礙很低,所以總公司會用更彈性的方法調整
狂之宙斯 wrote:請問小黃有繳什麼稅...(恕刪) 你怎麼不去問警察為何要抓UBER你怎麼不問政府為何不收計程車的牌燃稅人家照政府規矩考試,車子也去改色現在說為何計程車不收牌燃稅,有事嗎喜歡您也可以去考試,車子去改色嘛
資本方的敵人永遠不是消費者而是另一個資本方,你說的奴性真的奏效,被奴役也是自己選擇的有何不對,透過網路未來這種資源共享經濟體會不斷的生長,老舊的社會制度讓新冒頭事物看起來在法律的灰色地帶,被既得利益的工會團體施壓的政府顯得更為無能
有些人真的就是老古板,『你就是違法我不管』,這種觀念存在難怪不會進步。這件事很明顯就是交通部便宜行事,只會開罰開罰有用嗎?新型態的交通模式出現,就對其立相關的法規,迫使他們納入體系並跟著納稅,甚至調整計程車的經營模式,讓其有足夠的競爭力跟Uber類型競爭,還可以增加國庫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