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認真回覆這一篇 實在有太多東西可以寫了與其有時間在這邊酸資方不如想想,明天遞出辭呈,你的老闆會給你加薪留你嗎?會:恭喜你 ,老闆認為你有存在的價值。不會:也恭喜你,起碼你知道的了你的價值。你可以一直用這招來試試看你到底是價值22k 還是 220k這取決你的可替代性看資方這麼不爽,不如開除他,不要廢話,不做最大你也可以自己是試著去當資方,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當老闆,你會怎麼做,不果千萬記得,當老闆的腦袋要煩惱的就不是只有目前你眼中看到的事情而已
赤焰蒼龍 wrote:因為你不去當老闆,...(恕刪) 我也不是老闆。但前一任和此任老闆都是新創公司。唯有待過這類公司,才知創業的辛苦。有些老闆很想給,但實在給不起,看著前期有一案沒一案的,每個月的成本開銷。難怪有人說,要害一個人,就是叫他去創業。對了。會埋怨的人,通常有2種人。一種對任何事物都會抱怨,永遠都在低階討生存,認為大家都欠他的。另一種對現狀不滿意,所以跳出來創業。不曉得,版主屬於哪一類。
做老闆是很辛苦沒錯,可是認知常有落差,老闆希望員工跟他一樣把他的事業當自己的事業做,多做一點(好處員工常常不會多分一點)但勞方只想做完自己分內事準時上下班(就像租房一樣,把房子弄得再漂亮再溫馨最後還是得還房東,能保持一樣就很不錯了),其實也只是為了那個薪水在幫你做事我覺得也不求多,資方只要能遵守基本的勞基法,薪水大家講好,互享尊重即可,但很多資方連基本的勞基法都做不到這是我最不解的地方
不服氣就自己創業當老闆,沒資本就當幾個月小媳婦熬如果連這點本事沒有,怎麼不乾脆抱怨你沒有含著金湯匙出生?如果怨天尤人就會成功那全世界的老闆整天躺地上哭就好,不用動腦子了新一代年輕人只會羨慕別人的成功卻看不見別人比你好的條件抱怨別人比你高,抱怨別人賺更多,難怪一代不如一代
abollar wrote:媳婦熬成婆後,又欺...(恕刪) 台灣每到年初領完年終,就出現離職潮`跳槽風!殊不知換來換去,台灣老闆還是同一個樣子!簡直在浪費時間`浪費生命! 真的無法忍受,在台也沒後顧之憂,直接找國外工作比較實在!
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論語‧憲問》看到這一類型的討論直接的聯想就是這一句話。與其把氣力放在這裡抱怨資方,不如努力改善自己的待遇。等到自己有能力的時候,不要變成自己以往所厭惡的那種人。好好對待下屬。只花氣力在抱怨上面,什麼都改變不了。而且,不需要用極度偏激的二分法來分類勞資雙方。勞方都是這麼好?資方都是這麼爛嗎?看不慣的話,離開就好;不法的話,檢舉就行。
abollar wrote:媳婦熬成婆後,又欺負...(恕刪) 那是你是勞方有本事成為資方的時候你態度就不一樣了就是惡媳婦欺負好婆婆了台灣這個社會的病就是 多數若是不認清自己弱勢的原因卻拼命去立法 去規範 去用道德來檢視上層的人舉個例子 台灣的教育A媽媽:你的小孩讀哪家高中呢?B媽媽:就一般私立高職A媽媽: 唉呦 這麼差啊 我的小孩讀建中耶當大家都認為高中第一學府就那幾家公立高中的時候有多少人可以進去呢?? 全台大概就1-2%可以進這些高中那剩下的人呢..不去想怎麼進去那個圈圈而是把這個圈圈打掉 讓大家看起來好像都一樣聰明(或者蠢)競爭力就此沒有了因為不需要提升自己來競爭 而是打壓對手就不用競爭了勞方 資方 有好的 也有壞的沒有一定是哪方優勢台灣很多小公司 員工薪水比老闆高上很多業績好員工拿獎金 業績不好老板掏腰包發薪水28K請不起 22K請不到人 沒人公司又做不下去怎麼辦呢?所以就讓時間自然淘汰等到台灣只剩下那幾家公司可以賺錢的時候就跟全台灣只剩下幾所大學的時候一樣進不去 就會認分的去做藍領了而不是現在只想輕鬆幹白領 然後又嫌錢少事多離家遠二十年前台灣很多陸橋下聚集很多藍領勞工沒有固定工作 也沒有勞保每天就在那邊泡茶抽菸聊天 就等著卡車開來卡車一到 總有個人出來喊話誰會XXXX 誰會OOOO 然後就點人頭上車一天薪水就300-500台灣在過十年崩壞後同樣的 陸橋下就會有很多年輕人了雇主開車來 對這群人喊著誰會修電腦 誰會炒青菜 誰會打掃?然後這些年輕人就上車工作領1200了那時候 你就會知道 有工作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你不用擔心你老婆你小孩你爸媽沒有下一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