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技職教育失能等於自廢武功,缺工現象雪上加霜

現在高職忙於升學率,搞的有證照不會操作,叫讀公立學校資處科的同學有乙級證照 tqc word excel ppt教我排版,簡報,製作報表,都不是用的很順手
所以最近教育的風向球要偏向技職教育了

那些技職轉科大 被害慘了

裡面理論派高於技職派 而現在招不到生

之後的大學存廢檢討 這種大學或科大將會是第一時間被檢討

除非這些學校技職教育救的起來
現在讀技職的大多也是都直接升學讀科大
每天讀的都是為了升學而讀
技職真的完全被搞爛
與樓主紅字部分見解相同,起薪何來不重要之說?
再說了現在社會現象仍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毒害,還是許多父母看不起這些行業別的工作。

高職現在又不以技職能力為基準,各個學校都只想拚高升學率,又怎麼會注重學生的基本功呢?
課程設計導向都已經完全只為升學考試所備,證照考試也只為了能夠加分,能背就死背,待考過之後便一頭忘了。
藍色宇 wrote:
與樓主紅字部分見解...(恕刪)

說到這個就很感慨
我念高職工科的時候, 升二專或轉考大學, 錄取率都很低
我考聯考那年, 錄取率還不到15%.....
當年丙級檢定也非常難考, 我還考了全國第一
結果有啥屁用, 就算我聯考時術科筆試也非常高分, 但也因為學科分數不好而落榜
看到榜單, 第一次體驗到什麼是心酸..... 眼淚都快流出來 Q.Q
工作的廠長還叫我回去工作不要升學 (嘛的 14~17K, 我擺夜市都賺比這還多)
後來雖然逐漸把學歷補起來, 最後也是台北頗有氣名的國立大學
但一路走來, 學歷掛帥的時代, 真的很辛苦
說到技職教育失能,教育部是始作俑者,我舉一些例子,但不指名道姓,各位鄉民自有公斷。
1. 以某間技職龍頭(基隆路旁)來說,近年來聘請的新老師,大多是以SCI/SSCI論文發表為主的優質老師,因為這樣可以拿到許多國家型計劃。例如: http://www.cctsai.net/cht/publication.html
你可以發現技職的教師發表的SSCI比一般國立大學還多…

2. 以另一個技職龍頭,舊光華商場旁邊那一間,其某位前任校長曾經說過,要升等教授,先發表10篇IEEE Transactions期刊再說。搞得很多以技術為主的副教授大量退休,而新聘許多的教師,也都是以SCI論文掛帥。

3. 技職老師在學校研究技術,帶領學生練技術,出國參與世界技能競賽,搞了老半天沒有i也升不了等(基隆路旁與舊光華商場旁)的龍頭科大裡面有一些教師只能怨嘆:空有一身技術,卻無法升等。有些聰明的老師,趕快改方向搞出很多i,就能升等,但有些老師堅持技術,卻一直被邊緣化,最後只能默默退休。
教育部最大的問題就是,要求技職老師搞技術,專利,產學合作,但最後升等時,這些升等的審核,還是由一般大學教授評審,一般大學教授,自視甚高,視這些技術為雕蟲小技,沒有創新,因此被打回票的比例遠比以SCI論文升等的為高。
所以很多技職的老師都說:教育部是詐騙集團。
表面上跟你說多元升等,實際上卻是要心理有愛(i)才能升等。

4. 去年教育部又做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決策:教育部規定,技職的教師,每6年要到業界實習半年,這樣可以提升技職教師的實務能力,降低學用落差,提升學生就業率。這個決策的問題在於:
(1)只有技職畢業的學生要就業?所以只有技職的老師需要去實習。一般大學的老師就不用去實習嗎?很多一般大學的老師一畢業就回到學校任教,根本沒有實務經驗,而他們所教出來的學生,就比技職的學生有實務經驗,所以一般大學的老師不用去實習?好怪?
有很多技職的老師原來就是從業界來的,而且常與業界合作產學合作計畫,只是近年來因為SCI掛帥,技職才會聘任很多會寫SCI論文的老師,造成技職技術背景的老師比例降低。而這個問題的始作俑者是誰?教育部沒看到技職的問題癥結,又搞一些治標不治本的政策,其實就是要惡整技職,技職衰敗之日不遠矣。
(2)很多技職的科系是有國考的科系,這些老師平日就擔任業界的顧問並指導學生所需要的實務技能,不需要去業界實習這個動作來代表具有實務經驗,反觀一些大學的教師從未進入實務界任職過,難道不需要去實習嗎?
(3)舉例來說,某間科大的護理系老師需要去醫院實習,但一般大學護理系的老師不用去醫院實習,這個邏輯合理嗎?

5. 兩年前教育部又規定,要進技職教書的老師需要具備1年以上業界實務經驗,這個規定同上述第3項一樣,非常奇怪。
---。進技職護理系的老師就需要有業界實務經驗,進一般大學護理系的教師就不需要有實務經驗。合理嗎?
請問各位,你若是去醫院,你想要給有實務經驗的技職護理系畢業的護理師照顧,還是給一般大學沒有實務經驗的護理系畢業的護理師照顧呢?相信答案已經很明顯。

教育部若是還是老大心態,以一般大學的眼光來對待技職,相信技職的末日已近在眼前。

ronchang wrote:
3. 技職老師在學校研究技術,帶領學生練技術,出國參與世界技能競賽,搞了老半天沒有i也升不了等(基隆路旁與舊光華商場旁)的龍頭科大裡面有一些教師只能怨嘆:空有一身技術,卻無法升等。有些聰明的老師,趕快改方向搞出很多i,就能升等,但有些老師堅持技術,卻一直被邊緣化,最後只能默默退休。
教育部最大的問題就是,要求技職老師搞技術,專利,產學合作,但最後升等時,這些升等的審核,還是由一般大學教授評審,一般大學教授,自視甚高,視這些技術為雕蟲小技,沒有創新,因此被打回票的比例遠比以SCI論文升等的為高。
所以很多技職的老師都說:教育部是詐騙集團。
表面上跟你說多元升等,實際上卻是要心理有愛(i)才能升等。

4. 去年教育部又做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決策:教育部規定,技職的教師,每6年要到業界實習半年,這樣可以提升技職教師的實務能力,降低學用落差,提升學生就業率。這個決策的問題在於:
(1)只有技職畢業的學生要就業?所以只有技職的老師需要去實習。一般大學的老師就不用去實習嗎?很多一般大學的老師一畢業就回到學校任教,根本沒有實務經驗,而他們所教出來的學生,就比技職的學生有實務經驗,所以一般大學的老師不用去實習?好怪?
有很多技職的老師原來就是從業界來的,而且常與業界合作產學合作計畫,只是近年來因為SCI掛帥,技職才會聘任很多會寫SCI論文的老師,造成技職技術背景的老師比例降低。而這個問題的始作俑者是誰?教育部沒看到技職的問題癥結,又搞一些治標不治本的政策,其實就是要惡整技職,技職衰敗之日不遠矣。
(2)很多技職的科系是有國考的科系,這些老師平日就擔任業界的顧問並指導學生所需要的實務技能,不需要去業界實習這個動作來代表具有實務經驗,反觀一些大學的教師從未進入實務界任職過,難道不需要去實習嗎?
(3)舉例來說,某間科大的護理系老師需要去醫院實習,但一般大學護理系的老師不用去醫院實習,這個邏輯合理嗎?

5. 兩年前教育部又規定,要進技職教書的老師需要具備1年以上業界實務經驗,這個規定同上述第3項一樣,非常奇怪。
---。進技職護理系的老師就需要有業界實務經驗,進一般大學護理系的教師就不需要有實務經驗。合理嗎?
請問各位,你若是去醫院,你想要給有實務經驗的技職護理系畢業的護理師照顧,還是給一般大學沒有實務經驗的護理系畢業的護理師照顧呢?相信答案已經很明顯。

教育部若是還是老大心態,以一般大學的眼光來對待技職,相信技職的末日已近在眼前。...(恕刪)



您知道的太多了。。。。。。科科

ronchang wrote:
教育部若是還是老大心態,
以一般大學的眼光來對待技職,
相信技職的末日已近在眼前。(恕刪)

在我心中,
技職的末日是早在台北工專及高雄工專"升格"的那一天。
無所謂阿
反正一定是那個學生爛
對阿
整個教育環境一定都沒問題
一定不是廣設大學門檻又屎低的錯
一定不是家長灌輸你一定要認真念書念大學我這都是為你好的錯
一定不是幹嘛上體育課美術課還不如念主科的錯
一定是那個10多歲的小孩沒把他20歲和30歲的悲劇
在他15歲的時候看的一清二楚的錯

環境氛圍就是這個情況的時候
你們去指責絕大部分在國中時期
就被家長硬丟進升學私校被塞進補習班的小孩
阿不就好棒棒
好像他們真的很有得選擇一樣

"所以我才說讀書讀那麼高幹嘛!
他們的心態就是想做時間少,薪水高的工作"

這種風涼廢話都說的出來
也難怪台灣只會沉淪

shukae wrote:
原文網址 http...李國裕解釋,比起高職生,大學生反而顯得累贅,他直言:「對於大學生,用也不是,不用也不是,大多眼高手低不願屈就,卻又要求較高的薪水待遇。寧願雇用更務實的高職生,也比較願意給他更高的薪水!」(恕刪)


真的有同感! 現在的所謂科大生,技職能力不如以前的高職生,但又自以為是大學生,眼高手低!
幸福很簡單~自我感覺超級良好!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