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己大概有個解決方法了, 謝謝大家! [真的, 最好你應徵工作什麼都不用準備]


看起來像25心智像18實際快40 wrote:
我寫過中英文的 但面...(恕刪)


會不會那邊出錯了?

例如,可能是服裝或言談,還是你只是用一張A4紙繳交履歷?

因為你的資訊太少,我無法給予正確的判斷,總之,大環境不好的狀況下,又要養家,也要生活下去,我真是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工作在選人,人也在選工作呀。

多點耐心,如果那麼容易契合,人資部門就可以裁掉了... ...


其實可以用筆試來刷掉一些人,如果語意不清還能期待談吐多順嗎?
(至於筆試的分數就不要在意了。)

奴性也很重要,另一個名詞叫"配合度",更學術的說法叫"服從性",
不過站前檯可能需要更多的"影響性"。
i7454088 wrote:
3.按對方公司的規定填寫或繳交資料, 如果有疑慮可現場提出, 並在二次面試時(簽約繳交)
4.準備一份自己的屨歷, 如果對方公司沒有要求要交時, 可繳交一份自己的屨歷, 但千萬不要一張A4紙或直接用一般的屨歷紙來填寫


我都是自己準備"一張"履歷給面試官(後面附件就是證照之類的)
如果有強調需要英文能力,那我會再附上一張英文版的
格式就是 cover letter 格式,裡面包含重要學經歷
可以讓面試官在短時間內得知個人能力的訊息

我實在不相信短短面試時間內我給你三四張(包含自傳)你會看完
更何況如果是透過求職網,那上面該有的資料都有了
而且大部分公司都會自己從求職網印求職者資料

另外我真的很討厭還沒錄取就要求職者填一些個人資料的公司
錄取後再來填不是很好?

badday wrote:
另外我真的很討驗還沒錄取就要求職者填一些個人資料的公司
錄取後再來填不是很好?


和您分享一下不同的觀點!

錄取後,一切資料肯定照實填;
錄取前,會試著"美化"歷史。
但若你知道這份資料是錄取後記錄在個人檔案的,那就不敢過度美化了!

"拆掉包裝紙"大概是人資最累的事情吧...
Howard_Z wrote:
和您分享一下不同的...(恕刪)


我所謂的個人資料是家庭成員血型生日生份證字號那一些跟工作沒關係的
很多公司都要求填這一些,但沒錄取這一些都是沒用的,更沒啥美化問題

我錄取過的工作都是面試時填寫簡易式的個人資料
不過其實這一些都包含在我準備的那"一張"個人履歷內了

badday wrote:
我所謂的個人資料是...(恕刪)





建議你再仔細看一次

Howard_Z 大大所說的內容,再仔細看一次,我相信你就會瞭解他在說什麼,

很多人在多次應徵或找多次工作後,依然沒有得到經驗,也沒辦法順利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

其實,找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內含的問題很多,但Howard_Z大所說的觀念,其實是個重要的細節喔!

看樣子H大,應該是個成熟或有經驗的HR級以上的主管
同意

本人服務的公司也是久久才有職缺出現,前陣子要應徵新的國貿業務助理,兩大數字人力網站都PO了,應徵信是很多,但是仔細過濾之後,光是履歷完整的大概只剩下20%...

有的實在是會讓人有點無奈,履歷簡短不到十句話,OMG你的人生有這麼無言嗎

有的二度就業的還只打一句,請老闆給我一次機會...WTF你應該要檢討一下履歷吧...這種的我真的無法請他來面試,怕會忍不住念他幾句

有的人請他英文自我介紹竟然還講到笑場...還是外文系畢..唉~台灣的競爭力呢?
i7454088 wrote:
總之,近期開放104履歷後都遇到一些怪人,看樣子這家人力銀行應該沒有人才登錄了,準備要換別家人力銀行了!另外就是把薪資水平公開來,看看會不會找到比較好的人才了!
i7454088 wrote:
建議你再仔細看一次Howard...(恕刪)


喔我只是解釋他quate我的那部份裡面所提到的個人資料是那一些
畢竟我提到的那一些個人資料是無法美化的

另外預設點也不同,他是預設求職者可能會美化履歷
但我預設美不美化不就是在面試談話中要排除得不是嗎

看著求職網印下來的履歷或者求職者所提供的履歷去問求職者問題(專業學歷經歷)
就知道他有沒有美化履歷,要不然面試官的工作是啥?

================================================

補充

H大的意思應該是求職網上寫得很漂亮
但真正面試一開始填得卻跟求職網上不同
很多人會這樣嗎? 拿石頭砸自己腳?
i7454088 wrote:
求職表上面明明告知一式三份...(恕刪)

這好像是最基本,就是把表格裡需要的欄位確實填好,我被問過說
,有人會附上自傳,為什麼我沒有把自己的經歷寫成自傳?我想知
道的是,當你看完這份自傳,你相信他裡面寫的內容嗎?我真的寫
出來,你可能也不會太相信吧!

badday wrote:
家庭成員血型生日生份證字號


你知道日本最多的血型是A型嗎?
比較起來,O型較勇敢,B型較有創意,A型服從性較高,當然這些不一定完全準,但是個參考。

你知道921那年出生的孩子、龍年、2013 2014出生的孩子有什麼不同嗎?
當然都是取較大機率的推理,但也是個參考。

有些東西是我們不知該怎麼整理出模型,但這些資料是有他的價值的。


(我只是工程師而已,和那些正牌的HR相比差一大節....)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