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是一個很棒的國家,
國家自給自足,民主且自由,
人口約兩千三百多萬,跟台灣一樣,
土地約台灣兩百二十倍大,
主要行業除了基本的觀光業、服務業、金融業外,
還有強大的漁牧業、農業、礦產業等等自然產業,
因為人口少,土地大,
所以急需外來人口年輕勞動人口幫忙,
一般老外自己年輕人不喜歡做的產業,
所以稱自己是台勞並不為過,
只是澳洲人很聰明給你灌了一個旅遊打工的名號,
既可以讓年輕人願意前來工作,
也可以促進澳洲整體旅遊發展與消費,
完全是一個百利而無一害的政策,
這樣良好的政策為什麼跟擦鞋童理論扯上關係呢?
當初我去澳洲老實說也有一點點想去存金的想法,
但到了澳洲你會發現,老天爺啊,
那裡除了台灣人,
更有多到爆的菲律賓、新加坡、泰國、中東、阿富汗、
越南、香港、中國、日本、韓國、印度、各種歐美國籍的
旅遊打工人材,
基本上第一階層的好工作,會被
德國、英國、美國、加拿大、法國的歐美年輕人拿到,
除了外語溝通與生活習慣外,有一部分來自於膚色,
為什麼是膚色自己猜!
第二層好工作可能是某些特殊專才技能,
如建築、水電、木工、運氣超好、好朋友幫忙、
好朋友承接、好朋友說好話!
最下面的工作就是各種黑黑、黃黃的人種去爭搶,
我曾經在印度人底下工作,
那是一個靠北!印度人輪廓深,滿多都滿帥的,
所以身邊有些女生也都被勾去,恩喔!~幹嘛自己猜!
在澳洲算是一個很大的族群,
我當初英文也是很不好,雖然會基本的how are you,
但老外說太快,我常常會聽不懂,但配上口氣跟比手畫腳,
可以猜個兩、三成,
因此之後也有在華人底下工作,
我個人建議,現在去澳洲的人實在太多,
完全是標準的聯合國,比你聰明有創造力的人很多,
比你吃苦耐勞、奮發圖強的人也很多,
但這些人一多,除了壓縮到工作機會,
也會影響到工資,我們常常說,
華人的工作是八九不離十,
意思是一小時只有八塊、九塊澳幣,絕對不超過十塊,
(我自己是15,但正常的工作都有18~25退稅,只是你碰不到)
大部份都是黑工,沒有保障,
要自己小心,
合法的工作除了英文要好以外,強運更是重要!
所以好好的整理好心態,不要有太大的使命,
覺得自己去一定要存多少錢,
如果十年二十年前,我覺得ok!
現在我覺得真的有難度!
我是2011年去的,去八個月,工作三個月,
玩了五個月,回來台灣,coco打平,不賺不賠,
一樣的錢去,一樣的錢回來台灣,
但是我從西澳伯斯一直玩到南澳阿德、墨爾本、
坎培拉、雪梨,基本上一大半都玩過,
這是一個三十歲前很棒的經驗!
畢竟人生沒有幾次有機會這樣長時間呆在國外,
真的滿想移民的,老實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