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教育教知識.西方的教育教思考.我們教出來的孩子也許滿腦子知識, 但不懂得思考, 也不懂得做決定. 其實人的一生一直都是不斷地在做決定. 成功的人其實就是不斷地在選擇正確的決定.如果不懂得思考選擇, 你的命運就是接受別人給你的一切.
社會腥鮮人 wrote:沒辦法光是教育連我...(恕刪) 這些也還好,最可悲的是畢業後,收入只有歐美人的三分之一,工時卻是歐美人的兩倍,加班操到死,跪領22k,嫌薪水少工時長,去歐美澳洲打工,做歐美人不要的底層工作,笑說終於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了!
社會腥鮮人 wrote:沒辦法光是教育連我這個台灣人也認為國外比較好 以上的圖完全虎爛吧。我認識台灣移民美國的,他們要考好的大學的學生,一樣操到死。只是他們只要學好英語,我們要學好兩種語言。以逸待勞爽多了。至少爛大學,一樣大家都是爽爽過。只是人家有美金印鈔機,鍵盤一打,帳戶就可以憑空多幾兆美金。連紙都不用準備。你台灣想學還沒得學,因為你照樣幹也沒用,因為幣值瞬間貶值。所以人家低學歷能爽,台灣低學歷沒那麼爽。
abollar wrote:這些也還好,最可悲...(恕刪) 不是去打工還要外加被歐美人丟雞蛋丟石頭,才能通過考驗拿到人生的第一桶金....電影是虎爛的,但也演出一部分的真實面,原來人家也是會套關係,出外是要培養人脈的,自己一個人走,走到底還是改變不了什麼東西...
不然為何 亞洲人 都埋頭苦幹的工作 為何歐美人寫程式這麼強,開了一堆大企業公司 如知名的 IBM 微軟 AMD INTEL這幾年用的FB 都是歐美那邊的人弄得亞洲最近也才開始學習歐美,不過.......教育制度真的還是比不上歐美就是= = 難怪我們學校很多老師都是到國外留學後回來教書
社會太多方面不同了, 但是文化與考試並沒有佔很大的部分, 反而經濟的力量是佔大部分.很多東方的考試機器其實後來都出國服務, 問題不是考試不考試, 而是頂尖人才會被大市場吸引. 未來的中國, 印度也是這樣, 大市場對人才有磁吸效應. 你說為什麼以前不會? 那是政治問題和工業化比較慢, 後來還是回到市場軌道, 因為大市場提供更多機會可以賺更多錢. 只要走的是資本主義.老外聰明的人很多, 但是魯蛇也很多, 以美國來說, 如果把頂尖人士中的印度人和中國人扣掉, 其實高科技人手會少很多. 這又帶出第二點, 就是除了大市場有磁吸效應, 而且該社會要有多族群融合的本事. 美國是這樣, 現在的德國也是這樣, 德國人在二戰之後深切反省, 現在很多的東方人在德國工作, 都是優秀人才, 也很多是東方的考試機器. 而德國是歐陸大市場最強國家.所以並不是考試機器沒用, 而是人才已經被吸走了, 學歷往往代表是學習力和專注力, 對研究和高科技工作是絕對的有利. 你也可以說很多人學歷不好還能做生意或者貿易致富, 但是國家進步的最後本身還是科學人才, 數學人才. 研發突破向前邁進是生存的根本.台灣如果不能在族群融合上進步, 包容外國高階人才進入社會, 以台灣的市場規模沒落是正常的, 要想逆市場很難. 逆市場代表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