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yhtl wrote:這真是一個很差的風氣如果面試者開出的希待不合公司標準就看這人值不值這個錢,問到前公司或要拿薪資證明是很要不得的...(恕刪) 你誤會了.....有些是....原公司跟本付不出我要的薪水....我每天輕鬆就做完了....結果去面試下一個公司時要求 40K沒錄取...只因為我前個公司薪資 30K 報太低??結果我前同事去另一家面試 謊報 前公司 40K, 結果就 40K 錄取了....
我都不寫的,一來讓對方不知道你的之前一些經歷的薪資,才不會有個參考值把你的薪資額限定,二來我只寫這份工作想要的最低薪資,但我都利用談判學裡面的方式,將自己過往的薪資或是預期想要的薪資範圍加個幾千上去喊價跟他慢慢殺,當然這薪資範圍不是隨便漫天喊價,是要先去調查這個薪資的市場平均行情在哪才開出這個價格,在你的資歷上面也要剛好跟現在這個職缺有相關才等於有"經驗值"可以喊價,例如你上一份工作是做服務業外場的,結果你應徵一個坐辦公室的文書內勤,這時候你就要說服對方你過去的外場經驗有哪些可以在目前要應徵的工作可以cover銜接上的,這樣你開出來的預期薪資才有說服力,剩下的就是市場行情和公司覺得願意花多少去請你,當然要先做好調查,不要開個低於原本公司想要請的薪資還沾沾自喜,不然很容易被看破手腳跟殺價.........我這份工作做了半年,底薪差不多35K而已,前幾份工作都沒寫薪資,連最低期望的薪資我都不寫,也有很多面試主管問我怎麼沒寫到期望薪資,我告訴他們我都等到面試談完後,對這份工作內容有些許認知之後,依照過往的經驗,以及事先做好的簡單市場調查,才去開出一個對公司及對我個人的合理的理想薪資,這招我做過三次了,每次的主管都很認同我的做法,也被我不寫過去薪資跟期望薪資的方式給注意到,面談完後來我寫48K上去,最後核薪是開了56K給我,我就是運用書上教我的談判學概念,其實還滿有效的,把它當作在跟人家談合約價一樣去面對就可以,但前提是在面試過程中,要充分表現出自信和你的經歷去說服引導對方認為你適合這個職位,在談薪水時才有利基點,當然不寫過往薪資也是我個人在測試面談的公司,願意花多少請這個職缺的人才來公司,這也是個可以判斷自己在市場上價位行情的一個方法,這樣去應徵下個公司時你就比較有底可以開薪資,反而應徵者不用太過於去糾結過往薪資寫不寫、寫多少的問題,我個人認為把每次應徵新公司都當作是一次新的開始,當場面談時見招拆招,當作在演戲給對方看一般,越表現出自信跟與其他應徵者的不同,反而更能誘使公司開出高於你期望的薪資,當你把底牌都掀出來在應徵的履歷上,反而是給對方了解你的底線在哪,到時候對方都有底了,既定觀念已形成後,你要談薪水反而就不太容易。這是我的一點小小經驗,給你參考看看。
分享我這邊的資訊,通常金融業大多是會要求提供前一份的薪資證明的,說是人資弄你薪資也不是主要原因;主要目的是只是確定誠信問題(你說你有領到,我們確定一下真的是這樣),至於薪水,很多人都說都是前一份加3成(業界挖角常規/低標,除非有特殊原因);然而,取決於面談狀況或是本土外商本身的差異性問題,我看過幅度很不一定;而保障薪資也要看。Anyway, 在金融業這塊,只要敢談;能力不要太差,基本上前份薪水都只是參考;如果公司發現你水準未到你所講的或公司要求的;最多就是試用期不過回家吃自己;倒不太建議在過去薪資上動太多手腳
Dear Wessley你好~ 幹我是沒有用的喔~ (還幹三次,是有這樣重要嗎?)我是不知道你的狀況,但是就我這邊分享一下給薪資單是一回事,你要多少是另外一回事;有鑑於同一職稱在各公司做的loading或是內容都不一定相同;所以通常金融業薪資大多會是參考為主;當然老闆喜不喜歡你也是一個影響關鍵。基本上我一直認為,要求3成幅度的調薪算是合理的(假設前一份工作有3年以上經驗,且應徵同職位職等);原因在於對新環境的(員工間與系統間)調整,新工作內容的不確定性;以及跳槽後Bonus的變化,還有過去的經驗曲線已達高峰。另外,在面試上常常會有陪榜的狀況,就是為了湊面試人數/面試時間去找很多人;但是實際上從一開始就已經差不多篤定會是哪個人來做這個工作了。最後,這個薪資虛報有無風險真的是要看運氣,這種就好像在履歷表上說自己會一狗票技能但是實際上不會一樣,最後要證明拿不出來時就要看老闆會不會開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