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IT 就是一個國際語言


Smarter wrote:
上個禮拜天跟上海朋...(恕刪)


挨踢
略懂略懂 
IT只是工具,"人"才是重點!

IT人最常犯的錯誤思維 ~~ IT可以解決一切,IT最偉大!!

聽的懂的就懂,聽不懂的就聽聽就算了!!

kevinwu6778 wrote:
美國員工不到公司上班,某些情況下,意味著你有可能再也不需要來上班了。


work from home這在美國許多大公司 是很常見的情況吧

特別是電腦軟體開發方面的公司,在家工作很正常

人家重視的是工作效率,是目標導向,台灣則是超高工時=員工有努力工作,更不可能接受work from home這種觀念

結果就是超高的工時與極低的工作效率,也賠上了家庭生活,並成就了台灣低生育率的現實情況

長期在家工作的條件在台灣未必適合. 美國因為幅員廣大, 大公司如果不採用這種制度就很難僱到所有需要的人才. 另外一個着眼點是讓人才平均分布在美國各地. 這樣碰到地區性的重大災難時, 公司仍能保持營運. 32% 也許太誇張了一點. 不過我想 15% 大概差不多.

這種風氣在十年前開始大行其道. 但這幾年似乎又開始式微. Yahoo 不久前曾經做過一項統計. 那些長期在家工作的人每天平均只花兩個半小時在工作上. 去年開始全面停止這種制度. 我們工作團隊裡就有很多住在外州的. 從回復郵件和簡訊的速度來看, 他們常常根本不在線上. 再者美國東西兩岸時差三小時, 加州總部開始上班的時候東岸的員工已經要吃中飯了. 要是反過來更慘. 紐約總部上班的時候, 西海岸的員工還在披星戴月, 必須起個大早.

雇用這些長期在家工作者乍看對公司來講, 好像省不少錢. 在大城市裏員工工作空間的開銷就佔掉薪水的三分之一. 可是公司往往忽略了溝通上的障礙及效能上的損失. 另外每當公司有重大會議的時候, 還要負擔這些人的機票與旅館住宿. 那些老闆長期在外地的工作團隊很明顯地看出工作的效能就比較渙散. 員工遲到早退是很平常的事.

我覺得人還是群體社交的動物. 長期在家工作對自己也沒有好處. 可是偶爾在家工作調適一下, 我倒覺得是非常好的構想.


大嘴盧魚 wrote:
長期在家工作的條件在台灣未必適合. 美國因為幅員廣大, 大公司如果不採用這種制度就很難僱到所有需要的人才. 另外一個着眼點是讓人才平均分布在美國各地. 這樣碰到地區性的重大災難時, 公司仍能保持營運. 32% 也許太誇張了一點. 不過我想 15% 大概差不多.

這種風氣在十年前開始大行其道. 但這幾年似乎又開始式微. Yahoo 不久前曾經做過一項統計. 那些長期在家工作的人每天平均只花兩個半小時在工作上. 去年開始全面停止這種制度. 我們工作團隊裡就有很多住在外州的. 從回復郵件和簡訊的速度來看, 他們常常根本不在線上. 再者美國東西兩岸時差三小時, 加州總部開始上班的時候東岸的員工已經要吃中飯了. 要是反過來更慘. 紐約總部上班的時候, 西海岸的員工還在披星戴月, 必須起個大早.

雇用這些長期在家工作者乍看對公司來講, 好像省不少錢. 在大城市裏員工工作空間的開銷就佔掉薪水的三分之一. 可是公司往往忽略了溝通上的障礙及效能上的損失. 另外每當公司有重大會議的時候, 還要負擔這些人的機票與旅館住宿. 那些老闆長期在外地的工作團隊很明顯地看出工作的效能就比較渙散. 員工遲到早退是很平常的事.


不見得要跨州才會work from home

矽谷不少大公司經常會有那種一周會准你有一兩天work from home,並不是長期在家工作

而哪一天在家工作,你自行決定,通常要配合公司有沒有要開會之類的

並不是長期在家工作那種,

在家工作也不代表效能就會損失,主要是主管怎麼盯工作效率

work from home一樣要能準時完成工作,為何會有效能損失

我work from home有時反而比較累

因為在家工作,你得讓老闆清楚知道你在家做了哪些事,有明顯的東西,上司或同仁也會經常IM

但是如果你整天待在公司,就算大半天只做一點點,老闆可能也不太在意,反正都在公司裡

基本上要敢讓你work from home,公司管理階層就要有本事能衡量員工的效率

如果主管只是沒有專業衡量員工工作效率的大外行,當然還是把員工們栓在邊上比較好,就算打混摸魚至少是在公司
(台灣工時長的邏輯, 工時長=做的事很多)

work from home對於矽谷很多有孩子的雙薪家庭是有很大幫助的

特別是如果小孩子學校有活動的時候,一周一到兩天的work from home就能讓父母有彈性去參加學校的活動

又能兼顧公司的工作效率,其實是兩全其美的作法

Smarter wrote:
其實, IT 就是一個國際性的語言。


不懂樓主的意思, 除非你是用01010101010 在跟外國人溝通,

要不搞我真不懂什麼是"國際語言" ?

而且IT只是一個資訊軟硬體的泛稱, 哪來的國際語言 ?

照這樣說, 電視機也是一樣的"國際語言",

因為全世界電視操作都是 切換頻道, 音量大小聲, 電源開關鍵.....我能拿我家的電視遙控器跟外國人溝通嗎?

Smarter wrote:
其實, IT 就是一個國際性的語言。
你在紐約、上海、馬尼拉,設定 router 都是用同一個方式。...(恕刪)


這是什麼理論?
在紐約、上海、馬尼拉賣淫都是同一個方式,所以援交就是一個國際性的語言?

moriarty1 wrote:
這是什麼理論?在紐...(恕刪)



tracer1000 wrote:
work from home這在美國許多大公司 是很常見的情況吧

特別是電腦軟體開發方面的公司,在家工作很正常

人家重視的是工作效率,是目標導向,台灣則是超高工時=員工有努力工作,更不可能接受work from home這種觀念

結果就是超高的工時與極低的工作效率,也賠上了家庭生活,並成就了台灣低生育率的現實情況


不只軟體,一些不需看到人的產業,外包到別的國家也是很正常了。

樓上有網友說一星期一天,我覺得是有點像福利了。

如果說多數工作時間都可以在家的話,除非是那種高層主管,不然真的要擔心下波裁員名單,自己會不會在裡面。

kevinwu6778 wrote:
不只軟體,一些不需看到人的產業,外包到別的國家也是很正常了。

樓上有網友說一星期一天,我覺得是有點像福利了。

如果說多數工作時間都可以在家的話,除非是那種高層主管,不然真的要擔心下波裁員名單,自己會不會在裡面。


說真的,真要裁員,不會差你在不在work from home

矽谷的裁員,有的是不景氣,整個project都砍掉,整個team都掰掰,你努不努力都沒差

至於在家工作,其實你如果真的做出東西,這種"時間"老闆並不見得多在意

我下屬工程師也經常說他女兒明天要表演,他要去學校當志工

OK啊,你晚上加班把工作做好,我不在乎你在家還是在公司,我也不會因為他work from home比較多,就看成表現比較差

因為工程師真的實力有高低,困難的案子能被高手搞定,我根本不在乎這高手在哪邊工作

公司做performance review,也沒有一個項目叫做work from home的分數

只有列出你今年的豐功偉業來評分

當然這要看工作性質,不是所有都能work from home

也確實, 這類work from home像是福利,這在矽谷很多公司很普遍,當然有的公司不准,這不是絕對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