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升米恩,斗米仇


healer wrote:
從前有一個員外,他樂...(恕刪)








人性

其實人的生活很簡單

食物 , 水 , 一個小房子 和 愛

大多數人都擁有




怎麼看也比這個故事物質生活好的非常非常的多了

可是現在社會案件不斷

每天自殺的新聞真的多到誇張 (我是看AppleDaily APP)


就像員外一樣 , 公司付出薪水

但抱怨和漫罵的大多數是勞工

員外不該走 , 該走的是被施捨那些人吧





屏東空氣好 wrote:
人性其實人的生活很簡...(恕刪)

屏東空氣好 wrote:
就像員外一樣 , 公司付出薪水
但抱怨和漫罵的大多數是勞工
員外不該走 , 該走的是被施捨那些人吧


這個說法就不當嘍~~布施是無償施予,但勞僱關係不同

在勞基法上是以勞務交換薪資,

其實就是種買賣行為唄~~勞工賣出勞力或智力,老闆付出報酬~不是施與受的關係~

這點在國外就蠻明確的,尊重彼此立場~沒有尊卑之別

如果換個角度~你自行開業當老闆賣出商品,顧客不付錢,這樣~~感受是??這樣是要老闆該被顧客fire?

況且,就此例來說,受接濟者都走光對員外是不會有影響; 但若員工都走光,只剩老闆一個人的公司或工廠還能營運??




樓主此例在現在新聞上比較相對能呼應的是類似行天宮的狀況,但其實也不適用,畢竟本文是以布施行為主題,

行天宮周圍攤商雖有依附行天宮而維生,但其實人家也是自己開店做生意,也並非是靠行天宮施捨或接濟過日,硬是套用此例,就有失公允,精確的說,只能說有類似的依附行為唄
說個實例好了…

我親舅舅因經商每下愈況…

數年前跟我媽多次借錢…

每次均數十萬起跳…

我勸我媽,要為自己著想…

她說沒辦法,親情難斷…

我媽有時狠心說沒錢,我舅就會說若這次沒付,黑道就會來砸店…

唉~~唉~~~…

當時他掉下男兒淚,我媽竟然連郵局存摺和印章都交給他….
每次我媽想結束無止境的借款輪迴….

我舅就說要拿田契來抵押…

最後我媽真的說希望他用他的田契,來清償之前的借貸…

親情從此不在了…

到現在快7個年頭…

過年不再一通電話請我媽回去吃飯,平常更不用說有任何連絡…

各位看官看這經不經典….


L. anton wrote:
這個說法就不當嘍~~...(恕刪)


用"布施"來說確實是嚴重了一點,

但是最近新聞上每個店家跟攤販,都是指責行天宮的不是,

沒有絲毫的感恩,吃這麼多年的飯都靠行天宮,

真是可悲


healer wrote:
其實這不只是行天宮這...(恕刪)


套用在任何地方都行


社會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冷漠,很多人不是不想幫,而是不能幫

升米恩,斗米仇

因為太多人少了一顆 感恩的心

三十六隻小熊 wrote:
用"布施"來說確實是...(恕刪)


確實是如此,只能說其情可憫,但行為確實有值得反思的部份~~

套句政治人物不負責的言論:改變總是會有陣痛期

我的人生歷練還淺,但是也看過不少這種事情,所以最後我自己給自己一個人生做事的標準:

沒有期待,就沒有怨恨。

你絕對不要讓別人對你產生了期待,因為這會對自己產生壓力,尤其是有責任感的人,而一旦你無法達成別人的期待,別人就會對你有怨恨。

最重要的是,這個原則是對所有人都適用的,尤其是對最親近的家人。

親戚有金錢上的要求,一概原則拒絕。拒絕久了,他就不會對你有期待。偶爾給他一點幫助,他會感謝你,下一次再要,一定要拒絕,讓他沒有慣性。

財產絕對不可以留給孩子,尤其是更不可以愚蠢到在孩子年輕的時候就說以後要留多少財產給他,因為這是社會上一堆"廢物"被製造出來的標準程序。對於分財產,每個人總是會預期會分到更多,所以如果讓自己的幾個孩子對自己的財產有期待,那是製造兄弟鬩牆的最有效的方法,當然,如果又笨到在生前就全部分出去,那社會上又多了一位流浪的孤獨老人了。

healer wrote:
從前有一個員外,他樂...(恕刪)


這就現實中真的有發生..還上新聞
就有個人長期捐助一位弱勢小孩,好像是沒有父母還什麼的
過了一段時間,捐助者想說孩子已長大,已經可以自立,就不再匯款過去了
這少年仔竟然坐計程車直接殺到捐助人家裡,問說這個月的怎麼沒給?
捐助者無奈還是再給一次錢並說這是最後一次,少年仔錢拿了就走也沒道謝
....
原來說的是行天宮外的攤販呀
我還以為是說退休公務員勒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