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業務人員的獎金其實是不能苛扣的
公司設定好毛利目標,業務人員只要按照公司規定的價格售出物品,獎金一毛都不能少給。利潤夠不夠,公司是不是有太多冗員拖垮財政,產品夠不夠競爭力...etc。這些問題是老闆的責任不是業務人員的責任,業務人員達到銷售門檻,公司要立即的發于獎金。至於賺夠多錢老闆佛心來的要分紅、那是後話,不要將獎金與分紅混回一談。倘若公司設定的門檻都達到了,公司還虧錢導致要扣除業務人員的獎金,這個生意其實也撐不久的。一般業務除非是主管很少會開到5萬元的底薪的,假設之後獎金真的被苛扣,其實這樣的薪水要養一家其實會很辛苦。總之,企業家因為需承擔更多的風險與養活一整個公司的壓力,所以拿高報酬是應該的。假設風險要下放給員工,要員工共體時艱、卻要領高於員工十倍百倍的收入...那這種老闆不值得跟。
2.有能力的人為何不挑戰看看?
在台灣大家都知道財富主要是來自於你的DNA,沒有正確的DNA,再怎麼努力到年薪百萬也比不上富二代一個晚上開幾瓶紅酒。買個海景第一排吹海風的房子房貸還要吃掉年薪一半以上,此時我們的政府和媒體還在吹捧小確幸來麻痺大家。如何脫貧? 唯有讓你的DNA也變成正確的...出去闖闖吧! 去大陸不要只想著那份2萬RMB的薪水,就算2千人家也是說不給就不給。全世界的東西在中國你都找的到,不然也找的到工廠幫你生產,給自己幾年的時間,把貨品從源頭--管理--客戶,這一端看清楚。有機會當老闆就當個好老闆...
3.老婆小孩
去到內地你就知道多少人帶著老婆小孩一起在這裡打拼...小弟先前也是...還越生越多。內地沒有想像中的可怕,自己嚇自己而已。
PS.男人一生最精華的部分都奉獻給工作了,上班賣的不是時間,是生命阿...
PS.台大校園徵才.大學生才3萬5...還敢新聞吹捧,一個家庭培養小孩到台大畢業需要花多少社會成本,才賣3萬5。生一個虧一個,不如花張衛生紙幾毛錢搞定還少虧一點
90年代,肯拚,在中國一定可以存一桶金,
但隨著中國逐漸開放, 很多"海歸派"陸續學成歸"國",
台灣人的種種優勢再也不在.
以往外派過去,薪水翻好幾番,包吃包住甚至每個月還有免費機票讓你回台度周末
這種事情早就沒了,
原先比中國員工的薪水差距也越來越少.
甚至還要更低.
如同上面很多前輩提到的,當作去見見世面還好,
最好是偶爾出差就好,
如果要去常駐...
坦白說要有"高不成低不就"的打算.
如果還年輕,沒有家累,
那可以過去1~2年,體驗不同的風土人情,假日還可以玩遍中國.
如果有家累... 那還是在台灣好好找個工作比較好,
除非你的另一半與子女願意一起過去打拼.
Uber輸入介紹碼5120b搭車享優惠. https://www.uber.com/invite/5120b
我昨天是有跟我小舅子碰面並聊了一下
他的想法是
雖說大陸很競爭
但在台灣...也沒比較好做
而且感覺台灣的狀況未來並不會更好
我小舅子是已經40歲了
雖說台灣的工作目前還算穩定
但是他認為公司的獎金付的不阿莎力
以後可能會變成領固定薪的業務
那還不如過去大陸試看看
就算只工作幾年
薪資待遇還是要比台灣高一些
但我有跟他提到前面有人提到黑工的問題
這部份他也是很傷腦筋
工作合同可能還是可以要求簽立
但是工作證的問題就比較麻煩
再來就是台灣勞健保
他也還沒想到要去哪裡加保?
我是聽說工會可以加
但就不知好不好辦
前面大家很多人都提供了各自的建議
我也都提供給我小舅子看了
他現在反而陷入苦惱了
畢竟...他家裡是支持他過去的
可是他年紀已不小
如果去大陸工作不盡如意
回台灣有可能找不到工作
但就這樣留在台灣領這樣的薪水
他也覺得不甘心
唉~
這還是只能讓他自己去傷腦筋了~~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