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40歲以前還搞得有聲有色但之後就很慘烈的
10年前看到一篇理財的文章 覺得很受用就把這篇文章的內容當作人生的目標
20-30歲的收入 正常工作收入100% 其他投資/副業/被動等收入 0%
30-40歲的收入 比例分別應為 80% 與 20%
40-50歲的收入 比例則須調整為 60% 與 40%
50-60歲的收入 比例則須為 40% 與 60% 才是最恰當
如果真的能在60歲以上工作 比例應該為 20% 與 80% 才有好的晚年生活品質
有正常工作收入又如何? 或是這個收入有多高又如何?
如果就只有這個101個工作的話但失去了這個工作
或是失去這個高薪水工作的技能或能力
亦或是失去這個工作以後 新的工作只有原先很少比例的薪水的話
能夠賺多少是一回事 但是千萬不能把自己的收入都來自固定一個地方
要問我自己的狀況 本來是按進度來走 只是工作生涯發生變化
過了40歲以後就直奔別人60歲的比例 但如果沒有事先準備也不可能為之
樓上嘴砲多 聽聽就好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過了40歲以後 聽到這種問題 覺得太過膚淺了
認識40歲以前還搞得有聲有色但之後就很慘烈的
10年前看到一篇理財的文章 覺得很受用就把這篇文章的內容當作人生的目標
20-30歲的收入 正常工作收入100% 其他投資/副業/被動等收入 0%
30-40歲的收入 比例分別應為 80% 與 20%
40-50歲的收入 比例則須調整為 60% 與 40%
50-60歲的收入 比例則須為 40% 與 60% 才是最恰當
如果真的能在60歲以上工作 比例應該為 20% 與 80% 才有好的晚年生活品質
很不錯的回答
而且我要補充一點,收入薪水雖然是人生成年後一個重要的東西
但人生合不合格,也不只單單只考量到錢而已
如果到了40歲,就算年收入2百,資產破5千萬
但如果老婆跟人跑了,又跟小孩親子關係不好
回到家冷冰冰自己吃飯自己看電視
那我覺得年收入60萬,家庭幸福快樂的人,還比較成功~~
蘭陽橋鄉村別墅 wrote:
很不錯的回答而且我要...
如果到了40歲,就算年收入2百,資產破5千萬
但如果老婆跟人跑了,又跟小孩親子關係不好
回到家冷冰冰自己吃飯自己看電視
那我覺得年收入60萬,家庭幸福快樂的人,還比較成功~~
(恕刪)

很多人只用一個面向(錢或貨幣價值)來衡量人生(的成功與否)
那才是人生真正的悲哀
人生其實還有很多意義可以去追尋
套句大家的話「不要窮的只剩下錢」
浪漫狂狠亦仁亦俠 wrote:
30 120 上班+加班+通勤
14hr/D 50-60 hr/W 不用管人
上下班打卡,不用應酬
覺得薪水不錯,還好小孩還少也還小
除了工時長,其餘工作相關的算及格
35 140+每月油費,手機等 上班+責任制+通勤
14hr/D 50-60 hr/w 直接管15人,間接管1xx人
上下班不用打卡,需應酬
除了薪水和長官的充分授權外,
生活幾乎毫無品質
40 預估 60-70 上班+通勤,不用加班
8.5hr/D 40-42 hr/w
上下班打卡,不用應酬
這才是工作,生活平衡的及格人生
我跟您有點類似,30多歲是工作最累收入最高的時候,發現身體心裡狀況都越來越差,真不知道這麼累幹嘛. 後來決定放棄一些,但同時也得回了不少.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