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關於科技業無法做到退休一事


sam96207 wrote:
很多人都說科技業(尤...(恕刪)


我們就以職場黃金十年來看:剛畢業的前10~15年就是年輕耐操,學習力又好。

起薪低,老闆當然會這段時間給您年年調薪...讓您好好享受黃金十年。

但過了這一段時間,您的薪水也來到一定水準了。當然老闆心會有點痛了。

他就會開始要求績效。您總不能到了40 歲,經年年加薪到一定的水準還想跟小伙子一樣好混吧?

更何況台灣科技業素以 Cost Down 為經營最高宗旨。

當您到了40 歲所領的薪水待遇,根本就是跟這個宗旨背道而馳。

更何況科技業講求日新月異,您還有辦法跟年輕小伙子天天熬夜學新技術?

就算一樣是學,老闆不會用薪水低,新鮮肝來學嗎?

回想您當年不就是這樣子才有黃金十年的工作機會嗎?

"有一天,你會的,別人也都會了,所以你會的也就没什麼希奇了!

但是,遲早有一天,別人會的,你卻不會,你就死定了~

時間是關鍵,就像小孩的黃金生長期一樣,錯過了就不再有......"

---
您也不要老是舉那個資深的有其經驗上的優勢,那您可以回頭看一下:

當年跟您同梯的同事或同學,有多少人可以爬到只要動動嘴巴就可以領高薪的人?

更何況:高處不勝寒啊!...早一點認清事實對您是比較好的啦!

---
所以每次聽到台廠科技業要推出那一種超低價的產品時,我就很替那些員工與產業擔心。

還是一直在玩Cost down 的遊戲

誠實棒棒糖 wrote:
台灣的職場對中高齡很不友善,不知政府注意到這個問題了沒有


個人認為這跟政府已經沒有太大的關係

是跟企業主有絕大部分的關係

誠如樓上大大所說的,台灣企業大多數都在玩Cost-Down的遊戲

用新鮮的肝換取利潤

你說這樣企業在經營甚麼?不就只是錢進老闆口袋而已
『 在山的面前,我永遠謙卑;不敢言征服,只願山仁慈 』
以台灣電子業在全球電子產品供應鍊的定位就是做製造與生產, 現在只進步到抄線路兜線路兼玩設備,
少數幾家能做到研發產品, 但真的要比技術還差國外大廠十萬八千里, 講白一點就是撿人家不要玩的來做,
cost down 只是基本功,

chamberplus wrote:
我們就以職場黃金十年來看:剛畢業的前10~15年就是年輕耐操,學習力又好。

起薪低,老闆當然會這段時間給您年年調薪...讓您好好享受黃金十年。

但過了這一段時間,您的薪水也來到一定水準了。當然老闆心會有點痛了。

他就會開始要求績效。您總不能到了40 歲,經年年加薪到一定的水準還想跟小伙子一樣好混吧?

更何況台灣科技業素以 Cost Down 為經營最高宗旨。

當您到了40 歲所領的薪水待遇,根本就是跟這個宗旨背道而馳。

更何況科技業講求日新月異,您還有辦法跟年輕小伙子天天熬夜學新技術?

就算一樣是學,老闆不會用薪水低,新鮮肝來學嗎?

回想您當年不就是這樣子才有黃金十年的工作機會嗎?

"有一天,你會的,別人也都會了,所以你會的也就没什麼希奇了!

但是,遲早有一天,別人會的,你卻不會,你就死定了~

時間是關鍵,就像小孩的黃金生長期一樣,錯過了就不再有......"

---
您也不要老是舉那個資深的有其經驗上的優勢,那您可以回頭看一下:

當年跟您同梯的同事或同學,有多少人可以爬到只要動動嘴巴就可以領高薪的人?

更何況:高處不勝寒啊!...早一點認清事實對您是比較好的啦!

---
所以每次聽到台廠科技業要推出那一種超低價的產品時,我就很替那些員工與產業擔心。

還是一直在玩Cost down 的遊戲...(恕刪)


+1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只會cost down

要的是年輕的肝

做不到退休很正常

台灣的"科技業"(應該說硬體產業)要的是便宜的工人 (說好聽是工程師)

老的多半都是高薪又不耐操

所以年齡歧視很普遍

這並不是好事

因為大家都會老

如果四十多歲就要被淘汰,那其實是台灣人才的流失 

科技業又不是做苦力,不需要經驗? 

問題是人家要的是沒天沒夜的加班跟低薪

資深的工程師有家有小,雖不需做苦力,也不能一天十幾二十個鐘頭在公司







還真的沒聽過科技業能待到退休的
反而聽過不少人最後跑去當保全...
或是去傳統工廠繼續穩穩做~
誠實棒棒糖 wrote:
我也待在科技...(恕刪)
沒有。

leftsurvivor wrote:
台灣的科技業大都是淺...(恕刪)




Sales 很強滴


leftsurvivor wrote:
台灣的科技業大都是淺盤式的技術,根基紮不深,自然也不需要資深的專業技術人員.
我在美國打工時,看過不少40~50歲的資深工程師,經驗豐富,對各種技術如數家珍,還會分析優劣與適合場合給你聽. 活像百科全書!

回到台灣,發現大部分資深的工程師昇上主管後,技術每下愈況, 還曾遇過被 Sales 嘲笑,笑說會那麼多有屁用! 賺不到錢的.

還曾遇過一個 Sales, 曾在 USA 的 Tektronix 待過10年, 做過 oscilloscope 的研發, 回到台灣就轉做 sales (不是賣scope), 對我說: 台灣大部分的公司研發做得不深, 做研發工程師的路走不久,也走不遠!

10年後, 我覺得他說得對...(恕刪)


+
近來透過關係有幸到蘋果總部的內部參觀及用餐
蘋果餐廳可真謂豪氣十足
世界各國道地美食應有盡有
以滿足來自各方高手的胃
不過還真不便宜
不像在台灣刷個卡公司付
與來自全球各地上千位科技精英齊聚一堂共用午餐
搞不好坐的位置賈柏斯以前也坐過
但我也注意到了這些世界頂級的精英都是20-30幾歲的年輕人
我沒看到過任何一位超過45或年紀較長的人士
蘋果創始至今也30幾年過去了
照理說早期進去的都5,60歲了
如果說國外比較注重"人"這項資產
怎麼全球科技最高殿堂放眼所及都是年輕人呢
或許全球科技人都有著相同的宿命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