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為了家人放棄自己?

Irene1058 wrote:
<<有錢人都有些自私>> ~至理名言~

越有情有義,

越無法顧到自己 ,往往越容易窮困.(恕刪)


是嗎?
窮人難道就很慷慨?

理財是個人認知問題
一個人可以有情有義,也同時可以理財好

我認為孔子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用在這裡最好不過

朋友、家人、妻子、上司都有各自的禮,

在各自禮的範圍內,你去做就可讓人立於不敗之地,

例如給家人錢,我的認為是理當你應該要給,你理財好後

用自己的經濟條件去試算,

不要完全不給,也不要全部都給,這樣就夠了

因為你可能還要花錢偷茲在自己的未來、買車、買房、讀書..等等

這是中庸之道

否則,人有貪婪之心

如果朋友、家人、上司有這個心,他們往往就會祭出情和義的攻勢

不知道的人,就傻傻的一直被利用

不逾禮的人,就會適可而止,做好自己該做的,這樣就夠了






現在的確就是許多這樣的現象

所以個人每次看到板上許多說買不如租的文章

就覺得很有趣

自己如果沒搞定自己的生活

要把貸款或是生活花費依靠到小孩身上

你的下一代只有苦不堪言可以形容

自己這一代的棒子接到手上就要好好的跑

自己偷懶,下一代就要花更多的努力才能補上從前你落後的進度

這就是自由經濟社會囉

再教你一個話術
跟家人說朋友或同事介紹你跟了一個會
每個月1,2萬隨你說

家人絕對會勸阻,他們會說跟會不安全,現在倒會的很多。。。
你只要挺朋友,勸家人安心
反正你家人也知道,有情有義就是你的弱點

這筆錢拿去零存整付,或其他理財方式。存款單據要藏好,別被發現
你也要當做這筆錢是真的花出去了,只要心軟一切都破功。
存的時間差不多了,某天就哭喪著臉回去宣布:
"我被倒會了"

要虧,要駡,要酸都隨他們。荷包顧好最實在
溝通!
難溝通 就用騙的拐的
痾,應該說是灰色謊言

跟他們說你被裁員或是借朋友錢之類
導致收入減低

所以分配給他們的孝親要減少

人再怎樣為別人著想,也要給自己一點後路

自私一點何妨
還有誰會為你老了後的日子著想?

樓主父母真的頗誇張的..
現在回想自己父母..
我真要好好感激他們
保險+養老金都準備好了,
怕影響我們三兄妹的生活。

如果你是女的就好了

只要脾氣好,又長得有點漂亮

交著金龜婿,生活不但沒壓力,

又可回家跟老哥爭產


無奈,生下來後,多了一塊肉

我們都無法幫你了


Xiga.Azuma wrote:
工作約5~6年了,月...(恕刪)


1.
家人也是自己的一部份
只是有的人佔的比例多
有的人佔的比例少

2.
跟你有血緣關係的
不一定是你最親的人
也不一定會真心對你好
跟你沒血緣關係的
反倒可能成為你最親的人
像老婆就是這樣
孽緣該斷則斷
樓主太傻了,1個月1~2萬的給,急用(?)還要給10萬,是很聽話沒錯,

但這樣並不代表是孝順,你有想過,萬一有一天真的有急用的時候,

你怎麼辦?你有想過你倒的時候,全家會是怎樣?

房子住是他在住,貸款是你在繳?父母說好聽是要給妳們兩兄弟,你有

想過真的要分的時候,你真的分的到嗎?如果是我,我會放棄那間房子,

讓大哥去繳,想要結婚,想要住,就要有那能力去負擔,若你大哥負擔

不起,大不了賣掉去租房子,人有時不自私一點,如何保護自己,如何

保護家人?
lkkhgb888 wrote:
樓主父母真的頗誇張的..
現在回想自己父母..
我真要好好感激他們
保險+養老金都準備好了,
怕影響我們三兄妹的生活。...
(恕刪)

樓主父母真的誇張..
說穿了..這一代薪資有限..即使像樓主55K..也算是有限..
55K養個老婆小孩..如果還想買個房子..非常非常的吃力..
很多大人常說..小孩子不會想..
樓主的案例..卻是大人不會為下一代的想..

雖然我們這一代也很悲情..
要奉養上一代..養育下一代..
因為下一代(30歲左右的世代)所得與物價不成正比..
不能期望下一代(30歲左右的世代)反哺..
只好自備養老金..還要有準備支援下一代的打算..
而我身邊所見的父母..幾乎都是這樣..
就像lkkhgb888版大的父母一樣..

樓主最好早日跟父母溝通好..
問父母..想討老婆要準備多少..養家要多少..
如果父母會算..應該可以理解的..
如果跟父母住..頂多就給吃住補貼..
其他的..要請父母體諒..
投資在小孩身上的..是幫助小孩獨立..
除非有大成就..不要再有反哺的想法..
不是小孩不孝..而是時代使然..




或許篇幅不夠,也或許內心不自覺地又開始不平衡了

本文中好像我都在抱怨父母一樣

其實父母因為急用而拿的錢,都是用在刀口上的

有時候回家,父母總是去外面買好吃的給我,他們自己總是說不餓,或是吃著前晚的飯菜

家裡父母其實都快六十了,應該早就是該退休享福的年紀了

但是理財觀念薄弱,導致目前的窘境

我是真的不忍心看著他們還過得那麼刻苦 ...

想想自己每月給的1~2萬,在物價高漲的年代,對他們的幫助也真的很有限


我總是覺得錢是身外之物,再賺就有

有時忙季拚一點,也是可以到7.80K左右,也有績效獎金可拿

雖永遠趕不上物價及房價的漲幅,但未來薪資水平應該還是有些許的成長空間

但如同很多大大所說的,其實也不知還有幾年能這樣拚

萬一甚麼突發狀況,我也真不知自己跟家裡要怎麼辦

最近也拿自己一小部分的錢開始投資理財,希望可以多少改善自己跟家人的生活

也謝謝各位的建議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