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為什麼台灣對農業沒興趣? 我覺得農業極重要



台灣現在很多人轉作精緻農業

成效收益都很好

很多農產品 都要用搶的才買的到

例 :雲林香瓜

我自己的經驗是想訂某家小番茄 要排半年

台湾土地资源很少,要做农业大概只能玩精致农业、特色农业吧。不过,精致农业和特色农业都必须在种业研发上不断砸银子的。

台湾的精细化工和工具机行业的基础,似乎还可以在农业机械、恒温种植大棚、化肥农药方面有所作为。未来随着人口增加,全世界对粮食的需求会越来越高。在全球土地的总量不会增加很多的前提下,只能依靠增加亩产产量来解决问题,这样对于农业机械和恒温种植大棚、化肥农药的需求会增加很多,全世界在这方面的潜力、市场非常大。
半年前我記得在鬧牛肉進口問題時
寶傑有報過農業的問題

重點就在於自給率

自給率就是, 當所有東西都無法再進口時
國內的糧食可以讓多少人吃的飽
→ 未來的戰爭是糧食的戰爭,
沒有糧食就看誰的武力強


所以....
那時美國自給率是近70多%(他們自己還會進口), 這麼多的糧食沒戰爭誰吃..
當然是賣出來 →這個就是為什麼硬要台灣吃牛肉的原因
這是另一件事, 先不講

那...自給率既然這麼重要,
那台灣是多少呢..
從之前60多%, 到現在好像只剩40還是30%(拍謝太久了, 忘記了)
還在下降中.. (接到原PO打的, 已經低於30%了)

而現在農地還是一直在消失中...
所以..
當全世界的國家都不賣食物時, 台灣會先死一半的人(搶食物)

metta-sati wrote:
我個人跟農業無關 也...(恕刪)

首先, 在工業化資本大國的農業, 基本上是工業規模的企業, 那應該算農業還是算工業?

沒有對外擴張的客觀條件, 更沒有禁運封鎖的主觀基礎

戰略上台灣要自產糧達100%不是作不到, 而是沒有必要

台灣是島鏈上各大國運輸必經之地, 地理上的必然, 也造成了產業發展的必然

在運輸的必經之路上, 來的船順道把能源, 原物料, 半成品運來台灣

台灣把它變成有用的東西, 讓要離開的船順道載走運到世界各國, 說穿了就是省運費

這樣的地方只好發展輕工業, 也只能發展輕工業, 如此而已
台灣農業是沒辦法衝自給率的,畢竟平地太少,農地更少,所以只能發展精緻農業,然後用得到的利潤來換取糧食
而且上至政府下至一般老百姓都把房價地價看得比甚麼還重要
農地轉建地馬上就可以看到現金,何樂而不為?

metta-sati wrote:
我個人跟農業無關 也...(恕刪)


我也不是務農的...

1. 台灣平原不多, 人口又多.
農作一年三期好了, 能養活的人不多.

2. 種稻米需要大量水資源;
養殖漁業超抽地下水, 地層下陷;
種茶, 水果又破壞山坡地水土保持;
養豬雞鴨又有汙染問題.

3. 穀賤傷農. 大家都自己種稻,
那稻米還會值錢嗎?
還記得那些一元的香蕉, 柳丁嗎?

4. 並非所有年輕人都嚮往都市.
有很多年輕人回鄉經營農業非常成功.
也有很多學校單位機構,
不斷的在發展農漁業技術.





農業真正很重要阿
每個人都要吃飯
大家都覺得電子業是高科技

農業不是高科技嗎?
個人覺得劉寶傑整天在講的美國孟山都就是高科技阿
只是這家公司爭議頗大就是了

metta-sati wrote:
我個人跟農業無關 也...(恕刪)


地少加上政府短視~~~他們忙的搞別人的地來給建商賺~~~

結果就是這樣囉~~~~

總之希臘~~的下場不遠了~~

PO文最怕是一些腦x,明明都做人身攻擊了~還說沒EQ 動不動就提告~~~你父母教的嗎??那我問候他們你有沒有意見呢~
因為農地太貴。

小弟認真算過,如果你有1千萬,放在銀行,利息在低,一年好歹有12萬左右的利息收入。
如果拿來買農地耕作,一坪農地要低於6000,你的農作收入才有機會等於利息收入。
如果還要考慮你自己的薪水,那一坪農地要低於3000台幣,才有搞頭。

問題是整個西半部,找不出低於6000農地。東半部要找低於3000也幾乎找不到。

除非政府全面禁止農舍新建,把農地壓下來,或者是蔬菜、水果、稻米立刻上漲3倍價格。
不然我還是把錢放銀行比較有利,更不用說剛出社會年輕人,還要貸款買農地。

chipdale1 wrote:
因為農地太貴。小弟認...(恕刪)



真是麻煩...

不知道 美國農地多少錢?
看新聞說美國農地這幾年大漲

他們農產品真便宜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