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關於隔壁樓 22k年輕人的問題


蘭陽橋鄉村別墅 wrote:
早上我就有注意到隔壁...(恕刪)



分析得體

其實低薪是雙向性的問題
只能說現在的社會變遷是十幾年前所無法相比的
父母那個年代或許還能出了社會再去思考下一步
但現今的社會當自己墮落一些可要付出的代價就非常大

整體性的低薪或許不能單怪新一代的年輕人
只是新一代的年輕人部份迷失了自我的定位與價值觀

一些人拿著大學文憑就拿蹺
甚到看過員工是研究所出來的,能力到那我是不敢說
但看他成天和人家說
「我是研究所出來」
「我研究生內」
「我花了那麼多時間和金錢去念研究所多領一些是應該的」

該學的沒學、該會的沒會,最後的就是炮別人自己是研究所出來的...

這樣的人或許不是全部,但也不在少數
就是這樣的人在拖累整體的素質

年輕人中厲害的人真的不少
我看他們在開會眉飛色舞的談論新企劃案
在客戶談判間進退得宜、甚至新銳的工程師用著我連聽都沒聽過的新軟體

我相信這些人不是一出生就會
他們是下過苦工、花過時間,一樣大學四年出來的人百百款

學歷文憑是一個加分作用
但試著想想大學四年出來後,自己到底準備了什麼? 有比別人多充實了什麼?
還是說只是拿一些紙來證明自己玩四年花了十幾萬??

就像樓主說的
大學可能就大家都讀所以我也讀
但為什麼讀? 讀了要做什麼? 出來後要做什麼?
這些事可能不是馬上要一個高中生或大學生去拿出答案來
而是好好用這四年或更多的時間去準備好自己的能量

要不然?等畢業後找不到工作或不理想時
背著十幾萬學貸哭訴這社會對他們不公不義?


這社會得是不公不義
黑心老闆黑心企業比比皆是
但在抱怨企業主看不到人才時
怎麼不想想自己為什麼找不到明主?

現實中低薪是一個事實
只能說 不要讓自己甘心於一個低薪的工作
安於現狀(卻只會抱怨)不往上爬那才是最可怕的事


註:
個人覺得有沒有讀大學其實不是那麼重要
重要的還是自己的心態放在那裡、能力又到那裡這才是最重要的
兩篇文章都有不錯的見解 只是那篇射後不理比較討厭
社會上的問題都很難用二分法 所以硬要說是年輕人不對 還是老闆都不對都很難
js720822 wrote:
我也來轉貼:只會給7...(恕刪)


這大至是我最常見的年輕人反駁草莓族一詞的方法
但效果就像狗吠火車一樣,效果其低~~~

我們這樣說好了,我們講一個東西就是"資源"
當一個職場可以分配的資源,成長幅度在減緩甚至已經是萎縮時
已經佔有資源的人會如何面對?
舉一個比較偏激的比方好了
在戰亂時每天都吃不飽,這時你手上握有一塊麵包,而你遇一個跟你一樣飢餓的陌生人
你是會把你手上的麵包分給陌生人,還是會用敵視的眼視看著對方?
我是不知道別人會如何做啦?但我只是一個平凡人,是我 我會快點保護我的麵包
然後用敵視的眼神看著對方,傳達快滾吧,別想來搶我的麵包!!
這不是自私,而是生物原始就會保護自己的本能

所以當經濟在衰退時,職場大家會保護自己的工作資源也就再正常不過~~
而如何保護呢?很簡單就是攻擊剛加入的新血,讓他們趴在地上然後乖一點聽話一點別想來搶食就好了

我們往回來看看歷史(不好意,我真的很愛看歷史)
來聊聊4~5年級生的成長背景,在我爸媽的年代,他們那時大部的家庭都不富有,家裏小孩多可是長輩錢又賺的少,所以從小他們可以配分到的資源就很匱乏,是在一種比較辛苦的生活中成長過來,很多人會說他們那輩很能吃苦,但也可以說很大的原因是當時的環境如果要生存,就不得不吃苦
可是當他們成年後剛好遇到台灣經濟起飛,所以也有不少人致富or提升成中產階級

但在這樣的成長過程中會有一個後遺症,我身邊剛好有一個例子,我有養2隻貓,一隻是我花錢買的名貴金吉拉,另一隻是我在水溝裏撿的流浪貓,雖然他們兩隻都在我細心照顧下,都已雙雙的變成名符其實的"肥貓"
但我的流浪貓因為小時候在外面流浪過吃不飽,所以就算他現在已經是肥滋滋的身材了,他還是會有"護食"行為,常常自己滿滿的飼料不吃,而去搶食金吉拉的飼料,然後等到餓了才不甘心吃著自己的飼料
而這是一種深成的記憶所造成的行為
(所以到了現在我們常會看到一些所謂的資本家,明明身價億來億去,可是卻對員工摳的要死,也就不意外了)

那我們再來聊草莓七年級生的成長過好了,在我們的小時候大部份的人家庭生計隨著經濟轉好,物質生活都已改善不少,所以從小我們就是在一種比較安逸舒服的背景下成長,自然在生存戰鬥力上就完全無法和上一代相比

如果說上一代是艱苦世代生存在下來的狼,那我們就是安逸世代的羊
羊遇到狼,沒被啃光骨頭就要偷笑了,自然趴在地上也就很正常

唯一的差別是上一代是小時候苦,可是長大入職場後剛好搭上經濟起飛的階梯
而七年級是小時候過的舒服,然後長大後入職場剛好遇到台灣經濟開始下降的環境

不過我覺得這沒啥好吵的~~
每個年代的人都有不同要面對的環境困難,就看你能不能找到出口,生存下來就是了

我覺得一直環繞在22k的話題...怪怪的...

其實22k大家都有錯誤觀念存在...
我遇過老闆,要給我助理,第一個就問要給多少薪資...
我其實回答都很直接,老闆開多少,我就找多少,能力跟薪資有絕對關係...
如果你開30k的標準給我,我有可能找到27k,也偶可能找到30k的

現在的雇主忽略了能力的薪資給我考量,用齊頭式的評等給薪方式...
如果你找一個助理,他多會了一些美工軟體,你會幫他加薪嗎??
答案大家都知道,老闆一定用22k聘請,還把原來35k的設計人員趕走...
然後晚上作夢都在笑...

這是大部分的雇主心態...

而求職者也忽略了雇主的能力
如果你開了30k起薪,老闆給的起嗎??
如果老闆跟你說35k起薪,你會跟老闆說你承受不起嗎??
我看求職者晚上作夢也會笑吧...

這是互信的問題,我到現在找工作,我還是一口價,不會有區間給老闆砍價,你覺得我值得,就用吧,不值得,那你一定可以遇到更好的人才...

我不喜歡開的高高的給人家砍薪水,我又不是賣豬肉的...
我也遇過我開了薪水,老闆二話不說加了3k上去的,這就是老闆有自己的主見,也跟我談完之後有所想法...

這是互相的,也需要從雇主、求職者心態都改變的狀況下才有可能改變的
否則,無解...
蘭陽橋鄉村別墅 wrote:
我們再回到"高中"這個人生中的時期來做討論
我想問,大部份的人高中都在做啥?
有多少人當年高中時就在考慮,5年10年後的職場會是怎樣?
10年後的台灣經濟會是如何?10年後全球的主流又是什麼?
我想會這麼老成去思考這些問題的高中生,大概不到一成
有九成的高中生都跟我一樣,每想著就是要把妹,打電動和朋友出去玩
那為什麼去讀大學??
因為大家都去讀大學了,所以我也跟著去讀大學了
老師跟我說萬班皆下品 惟有讀書高,so我就去讀大學了
沒啥原因哩,因為媽媽叫我去讀大學我就去讀了
我相信,這是不少人當年會去讀大學的原因
要一個心智都還未成熟的高中生,像一個30歲40歲已經在職場上打混數年的成年人一樣思考
原本就是一件奇怪的事~~


自問自答XDD

其實一個人的生長環境,跟他往後的生活,也有著極大的正相關。
再加上如今大學的學閥(變相世襲),能上台清交、出國留學、留美英法的人,哪個是窮人?
(雖然有,但那佔了極少數。)

而就如你說,要讓那些窮人家的家庭環境,要給那些小孩什麼國際視野、獨立思考?
還不就是好好讀書,長大了找個好工作、結婚生子、存點錢、然後養老、死亡。

窮人家的家庭教育大部分都是如此,因為父母那輩的人,甘願汲汲營營的生活,所以也害怕失敗,也間接地害怕小孩失敗,而當那些孩子想要改變些什麼(思考),則會被冠上叛逆、不知長進、偏激等等的非典型的社會價值觀。

所以這些事情,都是像環套一樣,一套環一套,環環相扣。
並非可以以單一面向來討論的,而是要從教育、經濟、社會、家庭等等面向來討論。


-

另外如果讓天之子回到這時代,不知道他還會不會當上2000的某個官職。



人生就像玩大富翁遊戲,越晚加入遊戲就越沒有機會翻身,只能永遠踩在別人的土地上且付出自己微薄的金錢。

蘭陽橋鄉村別墅 wrote:
早上我就有注意到隔壁...(恕刪)


以前都覺得22K好像是很嚴重的事情,可是拿22K的不是依舊活的好好的嗎?

不甘願拿22K的人就會想拼,認命拿22K的人就會繼續拿。

不管開到幾K永遠都會有這問題,

若干年後 "年輕人,100K不是台灣的問題,是你的問題"


逆流人生 wrote:
窮人家的家庭教育大部分都是如此,因為父母那輩的人,甘願汲汲營營的生活,所以也害怕失敗,也間接地害怕小孩失敗,而當那些孩子想要改變些什麼(思考),則會被冠上叛逆、不知長進、偏激等等的非典型的社會價值觀。

所以這些事情,都是像環套一樣,一套環一套,環環相扣


完全同意...

但就是因為是這樣的情況, 如果當今的20多歲年輕人不好好努力打下基礎, 那這個貧窮輪迴就只會繼續

今天如你所說, 出國留學, 或讀台政清交的, 家裡狀況都不錯..

但這些人的上一代, 上上代難倒不是他們打拼來的嗎?

因為自己的上一代, 上上代甘願汲汲營營的生活, 害怕失敗, 所以經濟基礎落後其他有打拼過的, 也導致這一代沒錢出國留學, 沒錢補習上台政清交...

這輪迴如果要改變, 不從自己做起? 不趕快多努力多拼給自己的下一代嗎?

當然如果還是要繼續汲汲營營的過, 讓自己下一代更慘....那就繼續囉
看了樓主的文章之後,我想到當時求學時期的自己
我是大學聯考廢除前的末班車,同學們也幾乎都考上了學
當然我也不例外,只是....考上的不是我喜歡的科系
所以....沒去註冊放棄了,然後去當兵....
當完兵後從21k起薪的工作做起,努力在社會中學習和爬升
雖然沒到年薪很高~但至少快要比22k多一倍了...(以週休二日朝八晚五的在南部算很不錯了)
在公司中看到很多員工短期間內來來去去,(我們公司南部23k起跳~北部27k起跳
,表現不用太好一年後大都會有30k起跳),上班時間排班9小時正常不會凹免費加班
但還是常留不住人,雖然現在很多給香蕉的老闆,但也很多只要肯短時間學習,之後也會有不錯的薪資
但大部分的年輕人都不肯撐過那過渡時期,當然誰都想薪資多,但沒付出怎會有收穫...
22k企業主是一個問題,但自己觀念真的也是問題之一...

蘭陽橋鄉村別墅 wrote:

我們再回到"高中"這個人生中的時期來做討論
我想問,大部份的人高中都在做啥?

有多少人當年高中時就在考慮,5年10年後的職場會是怎樣?

10年後的台灣經濟會是如何?10年後全球的主流又是什麼?

我想會這麼老成去思考這些問題的高中生,大概不到一成
有九成的高中生都跟我一樣,每想著就是要把妹,打電動和朋友出去玩
那為什麼去讀大學??...(恕刪)

有本書叫 " 拒絕聯考的小子 "民國64年/1975年出版,買來看看.

過去年代讀完初中就學技術當黑手,讀軍校,家境可以的再讀高中,
高一入學老師就說了,這三年好好想想以後畢業要做什麼,
之後每年都有同學轉讀軍校,也有當工讀生,一年只約12萬人去擠大學聯考的窄門,
錄取率約18-20%,2萬2千人左右,這裡不少重考生,聯考補習班專修班學生,
(沒考上不需交全年度補習費,吃住都在補習班,可以說軍事化管教)

現在呢?

樓主對於年輕人的就業市場看法和我相去不遠..

但是22K真的是只有對年輕人開嗎??

我想很多人都會遇到,有經驗開22K甚至更低..
不止南部,台北也有,前一陣子有位鹹酥雞老闆娘,不也是受不了那些22K才決定自行創業??
這位老闆娘的出身可不差,大公司經驗8年...

還有被刪文,剛剛又貼感謝文的大大..不也是22K??

加上我本身,朋友..學經歷,還有技能應該都不差,但是也是遇到22K一大堆...

這個現象應該要比年輕人領22K來得嚴重,但是都沒人討論

30幾歲當啃老族,應該是一件很悲哀的事,為什麼大家只關心年輕人,不關心一下大叔阿姨??

22K..30幾歲,敢結婚嗎,敢生孩子嗎??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