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佬 wrote:標準確實很難訂,(恕刪) 我去美國考察時,發現他們教授各種膚色都有,大學教授時常跑到民間企業去任職,所以算是教授輪流做,我問他們這樣教授流動好嗎?他們說是要鼓勵教授出去創業,比較大的實驗室還設有產學經理,專門接企業專案合作。美國有很好的平台,有標準可以自由競爭。台灣目前也有參考把這套平台搬來台灣,只是沒有認真在執行罷了。
iemdc2005 wrote:我去美國考察時,發現...(恕刪) 不要推銷不合國情的制度以前有個助理教授在技職大學教書為了響應"產學合作"政策自己拿出五十萬元請產商聘自己擔任產學合作計畫執行人學術評鑑及內部升等審查可以加分被譏為"自得其樂"
樓主應該沒讀過私立中小學吧~私立中小學有很多老師是在公立明星學校挖角過來的但是私校的老師如果做不好~被家長投訴...很快就會被解聘~所以一般來說私立的老師比公立的認真太多了....產學案....這不都是大學拿來賺錢跟塞評鑑的一項工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