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是老闆大口吃肉喝湯 , 員工吃湯裡的渣。就像薪資賺100塊,老闆就拿了90塊像大部分五星級飯店 , 一個房間一晚7000多,但訂房掃房和其他人力等成本不到400塊,房務員的薪水少的可憐,老闆賺的很少會分給員工
台灣最大的問題是,國家並沒有以"提升人民薪資"做為方向.大陸薪資三級跳是因每年都不斷地有政策來提升人民的薪資.反觀台灣,只要工商界經營者出來喊一喊,就全縮回去了.目前為止有看到哪個政策想辦法逼迫業主幫勞工加薪?這些工商界哪一個不是透過本地的金融機構融資而去海外蓋廠蓋公司?台灣因而本地跟著蕭條也是想當然.有人說工廠本來就不適合在台灣,工廠不在台灣做,那幹嘛出口只要衰退一點政府就緊張得要死?資本家的立場當然是廠, 公司都盡量外移到便宜勞力的地方.但一般人民本該與資本家持相反的意見.而且, 不要說一般台灣人民,賈伯斯還沒昇天的那一年春天,歐巴馬招集科技業大老的會談上,就直接問賈伯斯,何時Iphone可以回美國生產?連美國都希望美國可以生產iphone,台灣有甚麼條件可以說我們這個不做, 那個不需要?況且電子業再怎麼差,薪資水準還是高於一般服務很多.這幾年人均收入下降,或許是勞動人口往服務業移動的原因.台灣不要因為有大陸人來台灣觀光消費,就覺的慶幸.服務業裡僅有少數的附加性價值高,多數是薪資不怎麼高的工作.應發展高附加性價值的產業,想辦法提升優秀人才的薪資而避免人才外流,我們的產業模式跟香港,新加坡不同,國家大小與人力不一樣,故不能循著他們的模式.反而跟韓國比較接近.韓國在電子業的競爭性贏過我們,電子業的薪資水準高於台灣一大截,並沒有因為這樣企業就活不下去,三星的本土員工超過20萬人,三星的員工薪資還更高於韓國本土的其他企業,人家並沒有因薪資太高而影響競爭及生存.反而是給更高的薪資,吸引更優秀的人才,來贏得更競爭的產業.
achii8086 wrote:奇怪!寧可失業,不肯找個2萬五的工作先作著?這是什麼心態?抱這樣心態的人那個企業主敢一開始就給五萬?在台灣減薪才是會被告的...(恕刪) 問題是就算剛進去2.5W , 過了5年也還是不到2.8W ,台灣企業主就是這樣搞員工..
CROCKETT wrote:問題是就算剛進去2....(恕刪) 問題很簡單,就是你付出的生命換得的薪水,比外商還不如假使你沒有立即性的需要金錢,選擇投資自己或許是更好的方式再者極度缺人的公司,很多老闆都會洗腦,說兩萬五和外面比起來怎樣怎樣工作內容和外面比起來怎樣怎樣,但問題是,這個世界很大,不是說了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