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line Pocket wrote:我這個月只進過公司一次去換我辦公室裏的 switch,這樣算不算福利?我們公司有健身房,馬殺雞,球場,每一層都有電視,浴室... 那你去換switch時,有去健身房運動一下嗎? 有去看看電視嗎? 我比較喜歡多一點假,這比較實際點
kuanlin wrote:大家不一定一樣,除非...(恕刪) 我的說一樣的意思是大家都要等4年, 10, 20年才能享有特別的福利. 而不是有人一進去就有通常20年才有的福利而其它人從最基本的福利開始. 我也有聽過有人negotiate福利的, 那就會跟公司規定的不一樣. 但要是不negotiate大家應該還是差不多.
每個人的人生階段不同,考量點就會不同。應該很難有個標準答案。在剛開始工作時,會考慮公司的發展,工作內容,還有產品的未來性等...不一而足。慢慢有了家庭,養兒生女後,對生活重心的安排,也會有工時與休假的取捨。這應該要問樓主自己的先後順序才能知道該如何選擇了..
ntstellar wrote:我這個公司沒福利沒三...(恕刪) 可以試著問老闆你的表現怎麼樣, 有哪裡做的好, 還有哪裡可以改進的. 要是他說還不錯的, 就要求加薪. 如果他說還可以, 就要求跟著通貨膨脹的幅度加薪.
會!!!有多少能力拿多少薪水,能力夠的人才有機會享有福利更好的企業,企業的格局也可以從對員工福利看出,而員工的格局將締造更好的企業格局!Aznsilvrboy wrote:看了很多篇文章都是討...(恕刪)
Aznsilvrboy wrote:可以試著問老闆你的表現怎麼樣, 有哪裡做的好, 還有哪裡可以改進的. 要是他說還不錯的, 就要求加薪. 如果他說還可以, 就要求跟著通貨膨脹的幅度加薪....(恕刪) 我在美國,台灣,新加坡,德國各工作過幾年,也在外國公司營運總部帶領跨歐,美,亞洲及中東的工作團隊,你所寫的,在西方都完全成立,但如果你想要用這樣的思維方式回台灣工作,最好保佑你有個外籍老闆,因為,就算是台灣外商,也沒有多少人有這樣的思維方式。此外,台灣大環境差,資方吃死勞方,多的是Title Pomotion. 如果你想回台灣工作,最好轉換你的心態,不然你的熱情很快就會被這樣的文化抹煞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