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絕大部份的公司所擁有的技術,多是淺盤式的技術.
有一點進入障礙,但都不高.
台灣的產業,重在彈性,快速跟隨,與costdown.
這樣的產業特色是:快! 與高性價比.
也就是,享受中or中上的品質,但只要付出很低廉的價格,
也就是"美"物,價"廉" !
但世界已不同於10年前了,人不再只單需要物美價廉了.
人要得更多了. 物不僅要"美",還要"精緻"的美,但價一樣要"廉"!
精緻不是憑空而來,隨著技術的累積,精進.表現出來的就是造"物"的精美.
技術的累積與精進,靠的是人!
技術的進步,拿前面的85分,只要拼,拿新鮮的肝操個10年,即小有所成.這就是我們目前的處境.但要拿到95分,還有一段不短的路,所需付出的人力,成本更是之前的數倍.想繼續存活,研發是唯一的路.
大陸已經追上來了,擅長借力使力,快速追趕.又不斷有外來助力調教,短短10年不到,更快速用我們擅長的"物美價更廉"的方式與我們在市場上爭鋒! TP-LINK, 華為, 中芯, 小米, 聯想 .....
台灣的公司還是只能costdown, 拿資深員工開刀, 不是殺雞取卵嗎?
達成夢想和目標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累積微不足道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