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一個中年大叔的逆襲-(最新更新至9/26)


NYC5618 wrote:
我是屬於5年級生 有...(恕刪)


我比較好奇,請問足夠是有多少現金存款??
shhsup wrote:
我比較好奇,請問足夠是有多少現金存款??
)


我幫忙回答一下,
最沒志氣的方案(簡配):
1.有間40坪以上無貸款的台北市房
2.有部無貸款的進口新車(好讓你舒服的到各地玩樂,退休,目的當然就是要玩樂,現在新車都無限里程保固3年,退休後天天開車全省玩透透,當計程車用,故新車才適合)
3.以上兩點必備後,再有個2000萬母錢,等5000點時分散買10檔基優股,隨便都固定有6~8%現金殖利率,
等於每年有120萬~160萬現金,(一個月10萬以上是算上還要活30年的通膨,及退休吃喝玩樂的消費)

60歲後勞保沒倒的話政府會給你一個月多2萬,這時就有最少12萬~18萬/月

另外2000萬母錢是一個人的預算,若加老婆,請再加1000萬母錢下去生股利.
以上是比較沒志氣的退休金額.

能幾歲退休,就看各人的能力了,小弟身邊有人30歲就退休了.他現在就是早上看盤,下午騎重機,或去健身中心,賞賞壽山石,晚上找朋友泡茶聊是非或泡夜店.每月出國一次,吃美食,玩名錶樣樣來,過的比我上班還忙.日子爽歪歪到我都快看不下企.羨慕啊,

他的座右銘:賺的大家都輸郭台銘很多很多,所以退休過爽爽就一定要贏郭台銘很多很多

david chen wrote:
起:當年我們在唸書的...(恕刪)


合:

有聽過安麗嗎?
既然不婚不子,又有實力

為何屈就於鬼島?
我的現金幾乎放在電信股 加上少數兆豐金 0050 台塑 總共約600萬的資金都放在股票上每年股息平均約30萬多. 身邊還有50多萬用來玩短線消磨時間. 自有住家是30年的老透天房屋在高雄 不用繳貸款.

一間小工廠出租廠租每月2萬可收(父親有兩間工廠出租 一間˙租金給我收有2萬 另一間廠房出租1萬6他自己收). 廠租+30萬的股息 等於我不用工作每個月平均就有約4萬5千現金可花用. 我的開銷包括所有保險費和生活開支 一個月大概2萬塊就夠了,我每個月還多出2萬5的現金.

除了國內旅行 我是常出國自助旅行 而且都是當背包客 省省的玩 去年出國玩3次. 今年已經去日本 泰國各一趟了 10月底準備來一趟2,3個星期的巴黎自助.

不過我是單身 結婚的人就不適用 我想結婚有小孩的人要退休比較難. 太早退休剛開始會無聊 但可以找事情做 家有農田 我有種種水果 蔬菜 花盆 養小鳥怡心 每天花好幾小時在咖啡店看書報雜誌 每天花好幾個小時在家上上網 下午做做運動健身. 我這輩子不要再工作了 早早退休享清福才是幸福人生. 其實只要有足夠的被動財就可以退休了不用存到1,000萬或2,000萬. 有利息 股息 固定報酬基金 房租 廠租 退休金等等被動財 比擁有千萬現金還可靠 給你參考.

david chen wrote:
起:當年我們在唸書的...(恕刪)

是啊~現在還挺有鬥志的

想說好好在職場上磨一磨,以後搞不好還可以創業..

但,如果到了40,這種想法會不會退卻了呢?

我自己都不敢保證。


E93KING wrote:
我幫忙回答一下,最沒...(恕刪)

我必須說你這沒志氣的方案要達成,是大約80-90%的人很有志氣的工作一輩子也達不到的目標。

NYC5618 wrote:
我的現金都放在電信股...(恕刪)

600這個數字我應該超過,股票之前虧太多不敢再碰,只敢研究0050,因為除了0050應該所有股票都有可能變壁紙。
另外0050殖利率大約有3.5%,也很難保證年年有。600萬資金大約也只有21萬股利,要高手才能每年領有30幾萬股利,小弟這方面真的不才,請指導。
david chen wrote:
當我我一再壓低自己的物質欲望,抹煞對將來的夢想,過著「忍辱負重」的生活時,卻發現以前五年級跟我們講的許多定律已經發生質變了!!一場金融風暴可以把絕大部分的美國銀行吹得東倒西歪,甚至破產,通用汽車竟然要政府紓困!
那麼大的國際級公司都如此了,我開始懷疑我這間不到10人的小公司真的可以保障我的下半輩子嗎?是否會「忍辱負重」到最後卻是一場空?
我開始思索,是否應該要拿回我人生的主導權?如果這個世界的舊規則已然崩壞,我是否可以創造出屬於我自己的新規則?
...(恕刪)



David講的正是發生在我身上的事.....進入這家大公司前也從未想到會有倒閉的一天......

我與太太也都在職場工作近20年,所幸平時不太亂花錢,大部份賺的錢都有存下,所以日後退休生活尚稱無虞

現在公司過陣子結束後,如果找不到合適的機會,就再找份part-time工作打發白天時光,雖然經濟上不在像過去拿樣優渥,但傍晚

可以接小孩放學/補習,退休生活一樣可以很愜意,不用再被工作壓榨

看得出版主的無奈,不過小公司靈活性高,也未必不能保障下半輩子,應該還是看經營者是否有遠見吧~

有興趣可以pm聊聊


david chen wrote:
起:當年我們在唸書的...(恕刪)


六年中段
一家三口
固定每月些許透支
有做到老的覺悟了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