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在科技業工作可以做到幾歲呢?

應該要考量自己的身體是否可以撐幾年
台灣的法規不嚴格,工會組織薄弱
科技業壓根就沒有工會,無法形成力量去抵擋資方
因此工作壓力會讓你沒法撐到像國外的年齡

外國人是把技術職跟管理職分得很清楚的, 所以在國外可以看到很老的工程師, 但是不代表他在公司的薪水地位比經理低. 可是這在台灣就行不通了, 工程師幹久了一定要升主任經理協理, 不然就很沒面子!!
管理職的不多..還要練嘴功

很多看到, 大概40幾就跑出去創業了

最近聽到一個例子,去創業之後幾年, 被大陸挖角...把股分賣了

妻小帶去大陸
再10來年

很多公司都有一堆50+的各類工程師

因為這批人都是科技業好的時候大量進來的

目前都大約30多歲,也是薪水不錯的時候,若公司穩定就會一直待到自己想退為止

以後真的是高齡化了~~~未來公司可能要加聘護理人員來照顧這些老人了

andy52017 wrote:
那50就要自己退休那...(恕刪)
這個問題我也常常問自己,睡到半夜要司

andy52017 wrote:
各位在科技業工作的R...(恕刪)

就算自己不走人
上頭也是找個方法及理由
將其逼退
45歲吧(自己對自己設限)
現在開始找副業及日後第二春準備
國外資深工程師能幹到20年,多半是非常有實務經驗與熱愛自己的工作,
這種人各種奇奇怪怪的case都碰過,簡直是活字典!
從他们身上,才能看到技術鑽研之深與廣!

台灣的技術多是淺盤式的"消費性"技術,根都紮不深
(PS: tsmc 除外)
當技術改朝換代,輕輕一拔就起來,本身又沒有關鍵技術.又不想曠日費時(費錢)投入關鍵研發,
如何能產業升級?

-------------------------------------------------------------------
為什麼台灣科技業一定要爆肝

臺灣我不清楚,我不是臺灣人,但我覺得我在香港科技業所見所聞應該都能反映到底是發生了
甚麼問題。畢竟我認為這些是華人世界的通病。
在華人科技世界當中,經常出現的問題是「外行指揮內行」。擁有決定開發方向權力的,可能
出身銷售、可能是二世祖三世祖,可能是空降過來的主管、可能是學校教授。我發覺,開發方
向的實權很少掌握在有技術背景的人身上,並不是沒有技術背景的人就一定做不了事。但是天
才沒那麼多,常見的情況是,技術者欠缺權, 非技術者權力太大。
這往往就產生了成本的問題。華人世界普遍對於技術人員的觀點,就是「可有可無、可以替補」
的「人力」, 相信自己的感覺多於技術人員的專業,輕視技術人員和技術本身;再加上絕對專
權的華人式權力架構,產生的就是嚴重效率折損和成本大升。
問題歸根的原因,在於技術這種事情不是技術出身的人,是很難估量裡面的成本的。非技術出
身者,憑藉感覺去衡量成本,再以這個成本去推斷需要多少人力、多少時間、多少裝備去完成
一件事。舉個例子吧,我以前上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對答:
權力者: 「你們可不可以在半天內完成A看看? 」
工程師: 「半天不可能. 」
權力者: 「怎會不可能呢? 我看別人的軟體也有A這個功能. 」
工程師: 「是的, 但這要做到不容易. 我也沒試過A. 」
權力者: 「看起來不像嘛, 不就只是XXX嗎? 」
工程師: 「看起來是很簡單但做起上來要測試才行. 」
權力者: 「別人也做得到了, 應該很簡單, 你先試試吧. 」
因為權力者有權力,所以即使工程師說這成本很高,權力者的態度都是懷疑。很簡單的理由是,
他們對於成本有一個既成的估計,而這個估計離事實甚遠,工程師的答案就是在說「你估計錯誤
」,權力者對於別人指他說錯覺得會不會是你太懶,然後下個命令就迫沒權力的人工作了。
在對技術有尊重的地方,雖然權力架構上工程師的地位比較低,可是在專業意見上,工程師應該
有權阻止不合理的命令執行。但華人社會地位權力就是一切,所以工程師反對,照樣執行。
最終會產生三種結果:
1. 工程師不滿足其需求,權力者對工程師的信任更降低,甚至將工程師裁換。
2. 工程師以有漏洞的方式(例如沒測試)滿足其需求,結果權力者就認為「技術像乳溝一樣,擠
一擠就可以弄出來」,並覺得自己那個命令正確,變本加厲。
3. 工程師把人力成本過高的要求,爆肝去完成。
這就產生了同樣結果,就是無論怎發展,工作量都一定增加。
第一種情況中,有經驗的技術人員被換成沒經驗的技術人員,技術隨之而去;第二種情況中,前
期有漏洞的工作方式,後期會成為除蟲的地獄;第三種情況則不用說,就是用命去填一個錯誤的
決策。
這是中心問題的所在,非技術人員指揮技術人員,兩者的權力完全失衡,這完全是繼承自我們整
個社會對專業、對技術、對工作的態度。我們看得起有錢人、有權力的人,認為他們是精英;至
於那些不能賺錢的技術人員,我們看不起他們。那結果就是,「專業」在「精英」面前全線崩潰

結果出現的常見情況是:
1. 欠缺計劃。對技術有不切實際的想法者,往往輕視計劃、藍腦的重要性,認為計劃是浪費時
間;結果在中後期所有問題都跑出來。
2. 為了不值得的理由,浪費大量技術人力。例如開發軟體時,為了一些奇怪的喜好花上以月計的
人力。其實不執行這些也對軟體的成敗無礙。
3. 左搖右擺,隨意改變方向。因為低估了技術成本,所以把做好的東西取消,重新再造;這樣之
前做的自然是白花了。
4. 人力過度透支,導致技術人員損耗嚴重。
5. 在技術成熟可以推出時,為了一些官僚問題、政治問題、或者個人喜好,把產品和技術一再拖
延。使市場時機被錯過,最後技術價值大降,效益大幅降低。
可見成本是怎樣被拉上去的,多數都是源自不幸的指揮和權力;這些的損失都可以直接換算成時
間和錢。換句話說就是低效率,而低效率是源自架構上權力的不平衡。技術的背後需要的是權力
合理的分配,架構的健康,這些我們似乎都做得很差。
權力架構的不健康引致了成本提升,成本提升,要降低成本,唯有用人力去填。人力很多時都是
消耗在一些不必要的好大喜功,左搖右擺、不自量力之上,而不是研究和開發上。
達成夢想和目標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累積微不足道的小事.

leftsurvivor wrote:
在華人科技世界當中,經常出現的問題是「外行指揮內行」。擁有決定開發方向權力的,可能
出身銷售、可能是二世祖三世祖,可能是空降過來的主管、可能是學校教授。


有同感

華人的老闆直接充內行叫你怎麼做怎麼做,工程師夾著卵蛋被外行上司痛電根本是家常便飯

國外感覺比較受到尊重,老闆反過來問你,能不能做到,需要多少時間與資源,你做完project,老闆會謝謝你,請整個team出去吃頓大餐也是稀鬆平常的事
在科技業裡... 因為一般公司都喜歡搶短線,要的都是能馬上變現的產品或技術。

當您年紀大了,有了家累,您就不可能還可以每一天加班賣肝或學新產品,新技術...

慢慢的您就會落伍了。...長官就覺得您是個累贅。

就算您技術純熟,觀念不錯,您若不升官,那老闆長官久了也會覺得是威脅,那怕您自己不想升官。

他們有時也會覺得您會倚老賣老。會有很多意見,很難溝通。

升您的官,一來可以作表面功夫,鼓勵其他員工,二來藉由轉任管理職之後,

也可以慢慢磨頓您的技術,消消您的氣焰。不用幾年,那裡一天到晚幫老闆處理管理鳥事,

您自然就會慢慢被磨得一點鬥志都沒了...屆時公司可以再藉由組織改組,您可能就被發配邊疆了。

因為台灣科技業沒有像人家老美公司有所謂的專業的貝爾實驗室,可以讓專職研發到老...

----

去年我一個在園區的老同事,也是剛滿五十歲(也是主管),公司就藉由公司組織改造(與別的公司合併),

就在過年前把他資遣了(還不優退耶!)。他跟我說:他想去清大夜市擺攤子,我還勸他別這樣子吧!

這樣子只是讓家人一起受牽累而已!

所以啦...科技業從業人員還是得提早為自己的後半輩子作打算吧!

平常除了搞技術以外,還是多累積一下外面的資源吧。

mobile3803 wrote:
再10來年很多公司都...(恕刪)


這行變化太快了, 2-3年市場可以改變很多. 30應該算慘吧, 已經投入幾年, 要砍掉重練的成本也是算高. 我覺得以現況來說, 如果現在沒到45左右, 會有安然過到50+機會很低.
“You create the world that you know” - Seth Speaks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