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學化工的。說說我到商學院上選修課的經歷吧,某些同學坐在椅子上,連坐著聽課都坐不住,動來動去,聊天吃東西,跟老師一句來一句去,美其名是勇於互動,其實就是抬槓。如果在我們化工這邊上實驗課,以上行為是很危險的,也許會沾到腐蝕藥品,也許會打破燒杯試管之類的,我們實驗還要隨手拍照作記錄,要注意老師的指示,還要觀察別組的進度,有些器材等別組的用完換我們,注意別組的數據,看自己有無偏差太多。我想要是商學院的來我們這,應該都愣在原地不會動吧,甚至坐不到一小時就被老師轟出去,因為不知道要準備器材開始實驗,覺得老師都會準備好擺桌上之類的,可能還停在小學上生物的經驗吧。基本上我覺得商學院的真的是實作比較不行,不是計算,就是坐久了,懶的起身動手作事,久而久之,能力就會變弱,甚至跟本不知道理工科為什麼比較耐操,坐井觀天。以上是我兩邊學院都上過課的經驗。分享一下,謝謝
內衣 wrote:商科顧名思義就是在研...(恕刪) 簡單講⋯理工科進入門檻高,從國中就要開始打底,但進階"相對"單純!商管科進入門檻低,但要作得好⋯難!由一堆理工可轉商管所,而幾乎沒有商管轉理工所就可看出⋯以上指通例,不論特例
商科誰說不如理工,真的很賺的,比理工還賺,理工的只能死板的直條式思考,商科學的好都是做老闆的料,而且誰說理工用不到高深的數學,ai人工智慧就是用到很多數學,你講設備工程師或是製程工程師根本是以偏概全,而且硬體電路有一堆要考慮的東西,不是像你講的那麼簡單,那些都是要經驗,工科數學就要唸這堆,微積分,工程數學,線性代數,機率統計,離散數學,商科的數學真的沒那麼難,Smith電子學到現在都嘛還在改版,你知道電子學是越念越多,越改版是越多,科技的東西是永無止境的要學習.
各行各業都需要各式的人才,商業沒有比較好,比較差,工科也同基層的小助工一樣22~25K,會計或許有20K的,但是這是基層,縱觀各大高層,多是商科出身的..會不會高薪,端看你的學經歷我的一個表姐,私校企管畢,會計師事務所--證券業輔導上市上櫃--現在不愁找不到工作,都七八萬起跳
台灣一直認為數理能力差的人,都該去唸商科或商學系,殊不知真的商場上厲害的人,不止只有計算機按的好,更是所有的財務與經濟模型都要有能力去解讀,甚至設計。數字的邏輯並不一定就比理工簡單,看看華爾街那些操控世界金融的人就知道了。可惜台灣人把財經人才都一直擺在會計、財務這些比較基本的東西,真正高階的金融經濟人力,還是要數理能力強的人才行,可惜數理強的人都去唸理工了,所以經濟愈來愈差,不是沒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