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wu0531 wrote:
喔這倒未必 ~台灣大...(恕刪)
PIWU0531大大所言的前提是台灣廠商大多是做些低毛利的產品,而這些東西若台灣因提高成本(自廢武功)而會喪失訂單進而倒閉,其實這已經在發生了
低毛利訂單台商願意做而陸資廠利潤更低它也願意搶單,而台商願意跟進壓縮毛利或是不敢跟客戶要求漲價,相對的損失就是員工的薪資,所以這也就會輪迴成公司利潤不好所以薪資沒辦法提升,
從別的方向來看,若公司有辦法突破提升產品價值,進而提高單價,而把公司利潤提高分享給員工,相對薪資就會緩步上升,我知這不容易,不是進步就是死守本身那一塊,說真的只是緩步邁向終結,
在這全球化時代,大陸和東協已經可以做出很多低階台灣廠商能做的產品,而且利潤更低他們也接單,而台灣為了保有訂單必須忍受低毛利,相對就會影響薪資待遇,而產業的趨勢台商又不具有主導權,以中小企業唯一生存的價值就是在關鍵零件上著墨,若台灣上百萬家中小企業的10%能重視這一部分,相信10年後也許會看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