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機械系未來出路

其實台灣的外商
也是看台灣便宜的勞工才來的
中階管理幹部還是台灣人
景氣不好外商砍人更狠
直接收掉的都有

機械業就是有做有賺
每分都是血汗錢
好賺的是老闆
This is not an opinion, this is a fact!

史雪薇 wrote:
小弟我目前就讀機械系...(恕刪)


不太瞭解你目前學校教的學科跟術科中有那些內容, 機械, 電機, 電子, 化學這四大基礎工程你是不用怕找不到工作, 但重點是在於你學校給你所學的跟目前現實狀況中所用的是否可聯結得上?? 這是十多年前我出社會工作後碰到最直接的問題, 很多學校教的以及使用的材料可能跟現今的趨勢上會有很大的落差. 若你很怕找不到工作的話, 先去瞭解一下目前就業市場上的需求再去進修學校所沒有教的這樣一畢業找工作會比別人容易很多.

史雪薇 wrote:
感謝大大的分享~PS...(恕刪)


就外資在台設立的公司或辨事處啊~

是不是外商不是重點
重點是公司的層級
如果想在消費性電子或類似產業裡生存
要以頂層的品牌或設計公司為目標
物料及代工只是過程,不要有久留的計劃
不管要花多久的時間,都要盡量往上爬

機械系什麼都可以做
只要和工程類有關的,"幾乎"都可以
活像個萬能科系....

不管做那一行,都建議從底層做起
不是要從作業員開始,底層指的是產品供應鏈的下游公司
通常最底層都是零件及物料等,在裡面當做工程師也不錯
代工算中層,OEM較容易些,負責將客戶設計好的產品能在產線上生產(非廠務或製程工程師這方面)
ODM較困難一些,依客戶產品的規格需求,設計出一個新的產品
品牌公司屬高層,部份會開出產品規格需求,請代工廠設計(ODM)
也有的本身有設計能力,把產品設計好了請代工廠完成開模及生產作業(OEM)

盡量做研發工程師,不管在那一階層,廠務或製程能不碰就不要碰,免得脫不了身
可能做研發工程師和你的喜好或個性會有衝突
但畢竟現實中,研發工程師是技術的中心
有技術總比沒有好,要不然,能勝任FAE也行,只不過學到的幾乎都是嘴上技術
真的不想做工程師,當個PM也可以,最起碼有理工的底
比某些只會外文非理工出身的PM更能了解工程師在說些什麼
不過私心認為,PM比業務累多了,尤其是遇到兇惡的BOSS,真是生不如死啊~
如果你有興趣做研發,那麼在台灣的PC/手機或3C產業鏈裡,工作多得是,去求職網站看看各大3C代工廠(仁寶、廣達等)、品牌廠 (Acer, Asus...)的職缺就知道了。從CAD設計(ME零件、組件、模具),熱流(Thermal)、震動 (Shock/Vibration)、可靠度(reliability),測試等等,都是機械的範疇。別把自己侷限在CAD製圖上面。

3C系統廠以外,供應鏈上當然另外有不計其數的零件、模具廠,多半集中在新北市,五股蘆洲土城一帶都是。對,所以鴻海在土城。
另一大塊,就是以精密機械為主的聚落,多半在台中一帶,產業從精密機械、光學到自行車都有。不在這一行,不敢評論。不妨去圖書館找一下商業週刊1226期。


簡單的說,EE,資工雖然熱門,但是所有的東西都要殼,骨架、連接,機械人的空間就在這裡。把眼光只放在傳統黑手老闆有單有賺才有錢,苦毒員工的角度的話,那大概沒有哪個系能念了。

danielcagi wrote:
盡量做研發工程師,不管在那一階層,廠務或製程能不碰就不要碰,免得脫不了身


我不太認同上面那段話,傳統的研發至上論。在業界這麼多年,研發至上論是讓台灣產業升不了級的原因之一。所有工程科系畢業的,不管行不行、適不適合都要進研發,設計出來的東西有時還真是不食人間煙火。

從研發設計測試完成,到組裝成品出廠進入市場,從製程、組裝、品管、包裝,機械專長的人發揮空間更多,或該說,工程科系背景的工程師不管你是EE或ME,走上這條路的發展就寬了。脫不脫得了身?呵呵,好的製程、品管、FAE工程師難找啊(研發至上論的後果),因為要懂怎麼跟上游研發talk, 也要懂怎麼跟作業員、供應商或客戶talk。哪是那麼簡單誰做都行。

樓上也提到動手的重要,就算你想走CAD設計,不懂車、銑、沖壓等加工,怎麼設計得好?固然現代CAD像ProE的設計角度都是以加工為出發點,呵呵,沒動過手不會動手還是有差。

就引下面這段話做結尾吧,真的是深有同感。
danielcagi wrote:
機械系什麼都可以做
只要和工程類有關的,"幾乎"都可以
活像個萬能科系....


英文最重要..

其他進公司再看需要加強啥..

因為機械的領域實在太廣了..

多看看多摸摸吧..
ryan0831 wrote:
...脫不脫得了身?...(恕刪)


只是經驗談,滿讚同你文中所說"研發至上論是讓台灣產業升不了級的原因之一"
但台灣做了那麼多年的代工,"真正"的研發工程師沒幾個
充其量只是會把設計者的概念想法實現而已
怎麼設計出來的,個中好手少之又少
老闆們只知道接單,反正客戶都設計的好好的,所以只需要廠務及製程,變成只會"做",不知道為何這樣做
一直到現在,台灣還是擺脫不了代工業的型態,需求最多的仍是廠務或製程
但有的選,我還是建議不要選廠務或製程
或許,在某些國家制度健全下,廠務及製程的出路會很好,但起碼在台灣,只有看不到天又有做不完的工作
既要背負產品的良率,又要維持產線的運作,一但已正式生產的產品,出了問題只能自己解決
比較起來,跟Q有關的工作反而比廠務或製程輕鬆許多

只是想表達,在台灣的代工業中,廠務及製程比較容易被定型
變成只要會"做"就可以的一種工作
做久了,會變規律,容易擺脫不了
等到清醒的那一天,才發現,已經過頭走不了了

另外看到你那句"不食人間煙火",想到最近工作上的事
坐我旁邊的機構工程師,最近和公司的ID部門因新案子不停的"溝通"
ID畫出來的外觀,被他打槍,因為有些地方做不出來
一來一往了好一陣子,終於差不多了,輪到PM上場
PM表示這樣做,單價太高,有沒有可以省錢的方式
又一來一往好一陣子,結論是,如果要省錢改掉部份設計,會不符當初立案時的規格需求
到這裡時,已經總共花了4個月左右的時間
就因為價格問題,最後變成"依前一個機型外觀來增加部份設計"
因為,模具已經開好了,共用的物件越多,單價可以越好控制
機構工程師說,之前那幾個月算什麼......
每變更一次構想,他就要重畫一次圖,有時還要加樣品模的試作
結果,都變白工....
但是沒辦法,公司有不同的部門合作,就會有這種既是損失又是必要的浪費

史雪薇 wrote:
小弟我目前就讀機械系...(恕刪)

學無止境.....
出道6年....
從零件加工(CNC/傳統)→組裝維修→繪圖設計→採購發包→一手包
要懂得真得很多...材料選用、表面處理(電鍍)或熱處理等
E04!學不完~也玩不透....只為了...學以致用

史雪薇 wrote:
小弟我目前就讀機械系...(恕刪)


等全部學會了 你會了解到

什麼觀念都比不上 阿SIR的一句話 (可以便宜一點的設計嗎? )

怎麼簽名

xxxooow wrote:
等全部學會了 你會了...(恕刪)


這個就是最棒的語言

沒有降低成本就被當作亂花錢了

要檢討的

ryan0831 wrote:

frame_wang wrote:
盡量做研發工程師,不管在那一階層,廠務或製程能不碰就不要碰,免得脫不了身


我不太認同上面那段話,傳統的研發至上論。在業界這麼多年,研發至上論是讓台灣產業升不了級的原因之一。所有工程科系畢業的,不管行不行、適不適合都要進研發,設計出來的東西有時還真是不食人間煙火。


這是"danielcagi"說的
請不要張冠李戴

我相信不論你做什麼階層行業
100人你贏了95人
你就成功了
你要不賺錢也很難

This is not an opinion, this is a fact!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