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台灣一夕之間全部改不能講其他語言,不然能夠用其他方式溝通為什麼要講英語 ..
如果只是列為之一,大家還是會選擇輕鬆看懂的語言去看。所以會看的還是會看,不會看的還是不會看。
例如數學,從國小學到高中都有必修,為什麼還是有人不會三角函數 ...
單純列為必修沒有意義 ... 這年代資訊取得容易,有需要有想要自己都能找到管道去學。不想學的一樣沒用。
大概會變成下面影片那樣吧 ...
https://youtu.be/2KoKhggKXz4
台灣是南島語族的原鄉, 但是大多數人都沒說南島語了
平埔族巴宰語最後一個使用者, 潘金玉老太太於2010年過世後, 就再也沒有第一語言使用巴宰族語的人了!
巴宰族分佈在臺中豐原、后里、東勢到南投縣埔里鎮等地區。
但是巴宰族都漢化了, 都說台語,說客語而遺忘了巴宰語
但是南島語往東分佈夏威夷,到智利外海的復活節島, 最南到紐西蘭(毛利人),最西跨過印度洋到東非馬達加思加島, 能想到它的來源是台灣嗎?
同樣,台語是閩南語嗎? 來源就是福建嗎? 不是, 是說這種話的這群人搬到福建!
台語/閩南語保存了相當多的古音, 是河洛語,即古時河南洛陽一帶説的話, 是唐朝時的官話(官方語言), 因五胡亂華, 躲避戰亂而搬到福建, 今日的洛陽還在說河洛語嗎? 不是, 現在居住於洛陽的, 是以前住在更北方的人(當時所謂的胡人)
長孫無忌敵視突厥胡人,但他自己就是漢化極深的鮮卑胡人
尉遲敬德(尉遲恭),也是胡人鮮卑族,為傳統門神之一。
隋唐當時各地的方言、文人發音都非雅音, 因而制定有《切韻》一書。若依照《切韻》復原出來的語音系統來讀唐詩, 發音和台語幾乎相同。
《金縷衣》 杜秋娘.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用北京話來唸, 完全不押韻
但是用台語(閩南語/河洛語),客語來唸, 就完全押韻了
同樣, 客語也保存了相當多的古音,是宋朝汴京的官方語言,宋人先因靖康之難,宋帝被擄為奴隸,妃后淪為金人娼妓,被圈繩向金人行「牽羊禮」?宋人大批逃往江西/廣東/福建/浙江(客家聚落最多的地方)
元朝滅金後行殺戮滅絕,一路南下屠城,南宋最終在廣東新會"厓山海戰"大敗, 丞相陸秀夫背負帝昺(在今香港大嶼山梅窩鄉登基的8歲幼帝)跳海,不少皇室大臣士兵亦相繼跳海自殺。《宋史》記載七日後,十餘萬具屍體浮海。宋人再逃往占城(越南)及暹羅(泰國)。
厓山之後, 再無華夏
例如飲茶文化。宋人飲茶要研磨,過程繁複, 但元朝之後失傳,都只用茶葉泡, 茶道要到日本才看得到
唐宋在日本,明朝在韓國,大清在中國,民國在台灣
北京話實則為滿韃語Madarin, 是滿人和韃靼(蒙古)人混合的語言,是滿清政府北京官話。
英語使用人口雖然少於普通話及西班牙語, 但卻是全球最通用的語言
以台灣的英文教育出來的大學生, 頂多能應付出外旅遊, 要談生意,要任職於國外機構,寫英文報告, 在國際上發表英文論文,和英語人爭辯 ,都是非常不足的。
列入官方語言, 英語比較能生活化, 變成經常使用的語言, 英語教育要全盤改革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