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adiator wrote:
電子業算3K產業嗎?照顧老人算3K產業?線上作業員叫做3K?老太太能做3K?你要不要去瞭解一下何謂3K?...............
...(恕刪)
紡織業和很多傳產你可以去看看,能找到的作業員很多都是40歲以上的媽媽,不想走也走不了,年青人要進去當作業員幾乎都是建教生,時候到了全部就閃了,作業員要能夠繼續當作終身志願,很難的,在台灣是這樣,在日本是這樣,在美國是這樣,任何已開發國家的年青人誰愛跟你當作業員?
製造業的作業員跟3k行業的確不能夠畫上等號,我承認,這是定義上的大錯誤。只是我待過產線,在我眼中作業員的單調恐怖環境太嚇人了,不由自主當他是3k行業的一種,請見諒
我沒有胸部 wrote:
你的論點套錯對象了
目前從樓主的15K開始
這種薪資所討論的是非人才的非技術性工作
培養人才?
你要作業員學習接生管算不算培養人才
很抱歉
他會選擇做為作業員就是無一技之長
而且希望的工作就是制式化的作業流程
起碼在我看過的員工來說
沒有一個願意扛責任的
也許你會說我公司爛
但是如果你有一個機會去學習
你卻不打算學會之後去找更好公司的
那你一定比老闆更爛
投資買設備?
設備的目的在哪裡
1.提高效率
2.節省人事
如果這個效率是你需要的
而且可以節省人事費用
你真的把老闆都當傻瓜了
誰會不要買設備啊
如果有人研發的設備是無法提高效率不能節省人事
那是老闆笨還是研發蠢?
你說的東西不是沒有道理
但是沒有搞清楚討論的標的
薪資偏低是事實
需要改進是事實
但是立論錯誤只會找錯方法
對事實於事無補
作業員是要訓練的,那是大公司有制式的訓練計畫,還有非常固定的工位,才可以簡化人才訓練,台灣有幾間公司有這種本事的?幾乎都是人治而非法治,所以熟練的作業員反而顯得重要,另外一點則是,老闆不捨得花錢整修機器與聘僱優秀技術員,結果就是生產線機器經常性出現小故障,許多熟練的作業員其實都知道故障點在那邊,可以輕易的排除故障,他們願不願意排除故障,就在於公司對他們的態度~
你覺得我的論述有問題,但我只能說我跟你的差距,在於我對於生產線管理是很有實際經驗的,而你是屬於理論派的,每個員工都是需要培養的,並非像你說的作業員就無一技之長,作業員優秀的也會變領班,也可能升課長與經理,在於你公司懂不懂得去把每個人發揮到極致~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