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想找CNC銑床學徒刊登2個多月就是請不到人!!


flybo wrote:
痾... 我不是神人...(恕刪)


可是要去哪裡借CNC銑床...

我想要做一根槍機

PS:不須車銑複合機

fnf2000 wrote:
可是要去哪裡借CNC...(恕刪)


如不需要太大的強度
去買台3D列印機吧

flybo wrote:
如不需要太大的強度去...(恕刪)


GBB這種暴力的東西我怕會斷

殘翼 wrote:
大膽!兩天就會CNC...(恕刪)


失敬!失敬!
小弟不才 該來面壁反省
神人越扯越多
話說繪圖轉CAM以現在環境來說都要會的東西何足掛齒
你覺得待遇那麼好,那你自己怎麼不去做阿...以前的錢很好用,樓主我問你現在22k能幹什麼?,22k能娶妻生子買樓買車享受嗎?
殘翼 wrote:
大膽!

兩天就會CNC的神人,豈是你可以這樣回話的
有製圖底而且只花兩天就學會CNC開始加工了

沒唬爛,這種等級確實是其他師傅該跪下來拜的
只是不知道是加工何種零件,還請神人出示
以服其它井底之人



如果材料只是鋁合金或是s45c中碳鋼
加工精度沒要求或是面粗度沒要求
用MASTERCAM 學2天是能寫出簡單的CAM程式

挖孔 挖槽 鑽孔 銑台階 銑溝 學這些簡單的很快..............



*******************************************
不過如果改成鑽直徑0.20mm 深度1.2mm的盲孔 真圓度要0.005mm~ 垂直度0.005mm~ 正位度0.005mm
材料是 NAK80 ASP23 這時要如何寫程式參數勒? 連鑽100孔 又要如何配刀選刀勒?

如果覺得材料有的太軟 有的太硬 那換成 PEEK~ PEI~ PAI~ 電木~ 塑鋼~
鑽直徑0.25mm 深度4mm的穿孔 真圓度要0.005mm~ 垂直度0.01mm~ 正位度0.01mm
每種不同的料 連鑽300孔程式參數又要如何調整?

如果認為孔太小 那我們換加工大一點的孔 和把加工孔數改少一點 10孔就好
材料用SKD11 厚度25mm HRC 58~~62度
盲孔孔徑6.88mm 單向公差+0.005
深度24.5mm 公差0.01mm
垂直度0.01mm~ 正位度0.006mm

或是簡單點的 來加工厚度吧 PEEK或 PEI~ 長350mm 寬200mm 把"厚度"加工到4mm 平行度公差0.02mm就可
這如果太簡單了 那我們來銑溝
0.2mm溝寬 長度15mm就可 深度2.5mm pitch 0.3連續100條溝 平行度0.01mm 就可

如果又嫌溝太小不好銑 那換成銑大溝槽 材料用純W或是純MO 溝長50MM 溝寬30MM 深度30MM 材料不可崩裂
公差0.03mm就好
*************************************************************
以上沒有複雜到2.5D或是3D 更沒難到4軸或5軸 加工
都是簡單到不行的2D加工 保證學2天MASTERCAM 就能畫出來和把程式寫出來

但是依我說的材料 和要加工出的精度 可以考倒很多水準不高的加工廠
這是我做過的訂單 裡面的局部尺寸
我認為難度因該有到中等難度吧.........
Do not pass by like a dream
flybo wrote:

還有
我說專人教學兩天學會CNC
是兩天學會CNC機台操作 沒說2天學會繪圖
繪圖部份還是要看個人的領悟力啦


一些人說什麼做十幾年才出師
~先問看看那些師傅會不會3D繪圖??
師傅會控制成本幫公司省錢?
一隻刀具才多少錢 還要磨刀嗎? 換拋棄式的比較快吧
降低你的薪水就是幫公司省錢啦


會繪圖有什麼好說的!
如果刀具研磨不會,是不是代表刀具的基本性質也不懂
就算轉出來的程序再好,也容易讓刀具磨耗,增加成本
怎麼選刀,配刀程式不會跟你說.

刀真的很貴,會不會磨差很多
同樣身為製造業的經營者,我只能說....你夠狠!!

我公司送貨的外務都領快四萬了...
E見鍾情,獨E無二,The Best or Nothing, Only Mercedes-Benz!
很多傳產業界都用22k概念徵op,
每次都會反問老闆們你自己親朋好友來做這個你ok!?更何況很多還3k產業

找不到人。剛好

flybo wrote:
痾... 我不是神人...(恕刪)


其實大大不必跟某些人計較
很多自認為是技術的工作
你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去學
不代表其他人也和你一樣
小弟是學電力系統出身的
以前剛到業界時
也是有很多前輩在屁他plc學了好幾年才有現在的實力
我有工業配線及組合語言底子
花個2.3個月程度就超過你所謂累積了好幾年的實力
說穿了你和我的的差別只是多背了幾個指令而已
你需要從0開始
不代表我也需要從0開始

套句我剛到業界一個前輩對我講的話 我到現在仍然記得
他說:這世界上99%的工作都是"死工作",所謂的技術只不過是經驗的差別罷了,
而你本職學能的好壞,取決於你要花多少時間去得到這個經驗。

舉個例子 今天你英文好 設備不懂 還能直接去翻原文書查資料
一堆自稱老師傅不會英文花了1.2年才從眾多的錯誤中得到一個正確的結論
他花了1.2年累積的經驗對我來說大概1.2小時吧

不要認為不可能我在業界就碰過好幾次這種例子了.....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