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

11.09(更新)給年輕人雖不得志,但不認輸,持續拼鬥的人的一些鼓勵與指導


tracer1000 wrote:
有甚麼好酸的呢? 多看一些別人如何成功的故事,對自己不會是壞事...(恕刪)

+1!

請樓主踹共啦!

喔,不是,是請您繼續分享寶貴的經驗、別理那些酸民啦!
先看看你更新的文

1515151515151515151
Bookmark一下
希望有續集
感謝樓主無私的分享!
期待您之後的文章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剛看前面以為是拉保險,直銷!

最新更新的這段,倒是非常令人啟發與深思!

把財富運用的心理學與人性描述的不錯!

小弟我年輕也賺過點錢,想想當時也是有錢亂花亂買! 休息三年到處吃吃喝喝!

現在想想,若當時能會想一點,應該也可以在40歲財富自由!

不過現在要往後推到50歲才可以輕鬆了! 過有品質且令人滿意的退休生活!

人就是這樣,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自己經歷過才會懂,旁人沒經歷過只會認為你是隨便說說的!

但年少輕狂也不是壞事,畢竟那是記憶與自己生活的經驗!

賺錢輕狂過,又苦過,再想想人生,這時就突然開竅,人生大道理也就通了!

沒苦過,我相信板大或許會依然臭屁,賺的錢多就自以為高人一等,開台雙B,下巴還會不知不覺抬高!

加油! 期待繼續分享!
tracer1000 wrote:
+1我覺得肯分享自己...(恕刪)

薰衣兔耳 wrote:
感謝樓主無私的分享!
期待您之後的文章


感謝大大的分享,期待您的續集。
達叔愛料理
感謝分享經驗給我們
hansw大 加油
希望能學到一些經驗
辛苦你了


hansw wrote:
我一年多前舉家移民到...(恕刪)
hansw wrote:
2013.10.17
本文開始...(恕刪)

其實很多時後,我們說的話、做的事、花的錢,都是在維持我們的社會地位、形象。這些事情有些是必要的,有些是非必要的。比如說當一間公司的老闆,可能不用穿的每件衣服都是精品品牌,但一輛足夠體面的車、一顆一定等級的錶之類的奢侈品,就是必要的花費;當然,主管也有主管該有的基本配備、基層員工有基層員工不能超過太多的配備上限...這些都是必須顧忌到別人眼光的地方。

雖然要做自己,但人畢竟不容易自外於社會,我們都還是要跟別人交流的,別人的眼光多少仍要考慮到。除非今天從事的行業,或是來錢的方式,可以完全不用跟人交流,那就可以像樓主那樣。

只是,為了這個"別人的眼光"需要花費多少的資源,就是需要去拿捏的。樓主之前的花法,很明顯是花了太多在這方面,而且衣服、包包、鞋子、手錶、車這些東西,也沒必要每個月都買,所以如果當月不是有這些大筆開銷,卻還是盈餘不多,那就真的該好好檢討花費項目是否必要。

就我看來,所有花的錢都可以看作是一筆"投資",並會帶來"報酬"或"滿足"。拿樓主的例子來說,他投資了收入的六成在包裝自己上面,但這些投資卻沒有帶來更多的報酬,也就是花了6萬買衣服,但衣服卻沒幫樓主帶來6萬以上的報酬,是筆失敗的投資;但至少帶來了相當程度的滿足。另外花了三成投資在維繫另一半的感情上,報酬是"感情增溫"、"相處更和諧"、最重要的是"帶來成就感"等因素,使自己獲得滿足;值不值得,就看這個滿足的程度是否高過所投資的金錢。

即使是很平常的吃飯,也是用這樣的概念。我錢賺得少能省就省,一頓中餐吃3~50元的滷肉飯、湯麵、肉羹麵之類的可以吃飽,就不要去吃80~130的便當、麥當勞、牛肉麵等。因為我"投資"這筆午餐錢的報酬是吃飽跟滿足感,那我當然是選擇最少的投資額去達成這兩個要件。當然偶爾會吃好一點,去獲得更多滿足感。

同理,人脈的經營也是這樣。如果今天花高檔餐廳的錢,能夠認識到未來可能有幫助的人,那我就覺得是筆"合理的投資";至於這個人的個性是否值得交陪、他可能提供的幫助到什麼程度,決定了這是不是筆"划算的投資"。而如果是跟朋友出去,或者是單純為了交朋友,那就是滿足的需求大過獲取報酬的需求,一樣是看滿足的程度來決定值不值得。

當然,人不能一直在滿足一直在享樂,除非已經像樓主這樣達到財富自由,賺的遠比花的多,才可以考慮一直享樂一直爽

只是由奢返儉難,如果爽過頭後果是很悲慘的,所以滿足的頻率更要依個人能力去拿捏

我想上面這些,應該也是樓主這篇文想談的

對了樓主,我還是很期待你的故事喔,趕快寫到那邊吧

hansw wrote:
我一年多前舉家移民到...(恕刪)



謝謝分享~~~~~
  • 3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