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去一趟香港後,憂鬱到現在.........


慕清流 wrote: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恕刪)

你的觀點很可笑~ 香港在當時只是因為英屬, 只是因為大陸封閉等條件, 使得它能夠有發展的機會, 畢竟絕大部份的港人都會英文, 這點優勢是台灣難以比擬的; 你的這種思維邏輯就跟加泰隆尼亞那些人的差不多, 但可笑的是香港的經濟實力從來不曾贏過大陸 (畢竟它曾是殖民地).

你又扯到什麼政經偏向大陸, 最終淪為大陸城市… 更是可笑! 香港本來就是中國領土之一, 你怎不去問問上海, 問問廣東有沒有你這種類似可笑的想法?!

而中華民國, 以前的強盛不是你能理解的, 而現在的衰敗, 更不是你所看得清的. 比香港機場更快捷… 我看你連香港機場世界排名及吞吐量排名都不知道吧, 才會拿它跟台灣比.
看到目前,我最有感覺的一個說法是

台灣經濟飛升本來就不正常,因為大陸還未發展起來。
前陣子我剛好有這想法。
如果給經國先生活100年,會一直像80年代嗎?好像也很難說對不對?

這就要扯到二戰結束了。打完仗大家一樣窮,國共還在續攤。所以台灣的經濟發展慢於日本是這原因。
而台灣從經國先生開始做時,大陸忙著清洗....清洗東西,所以台灣又比大陸先發展。

而大陸發展起來後,磁吸效應出來了,難免會影響到周圍地區。
地大人多是主因
氣候帶也是主因(太熱太冷人都不想動,而且地上長不出東西,有礙發展)
天然資源是主因
當然了,政策與政府怎麼做是最後一個主要原因。

也就是說台灣強,但不見得會強很久,政府怎麼帶頭做,可以決定延續多久。

嘿喲嘿 wrote:
看到目前,我最有感覺的一個說法是

台灣經濟飛升本來就不正常,因為大陸還未發展起來。
前陣子我剛好有這想法。
如果給經國先生活100年,會一直像80年代嗎?好像也很難說對不對?

這就要扯到二戰結束了。打完仗大家一樣窮,國共還在續攤。所以台灣的經濟發展慢於日本是這原因。
而台灣從經國先生開始做時,大陸忙著清洗....清洗東西,所以台灣又比大陸先發展。

而大陸發展起來後,磁吸效應出來了,難免會影響到周圍地區。
地大人多是主因
氣候帶也是主因(太熱太冷人都不想動,而且地上長不出東西,有礙發展)
天然資源是主因
當然了,政策與政府怎麼做是最後一個主要原因。

也就是說台灣強,但不見得會強很久,政府怎麼帶頭做,可以決定延續多久。


你可能有所誤解
大陸現在怎麼經濟起飛,當年台灣就是怎麼經濟起飛。因為大陸就是吸取台灣的經驗,簡單講就是:吸引外資投資。台灣當年勞力便宜,如飛利浦到加工出口區開工廠,養活蓋房子工人,然後招工,養活一堆閒置勞力人口,然後飛利浦的利基是,便宜勞力、出口免稅金(但要全部出口)。外資養活勞工外,也帶來管理知識及工業技術。----這是不是跟大陸很像,其實是大陸跟台灣很像。
台灣人有錢了,出國觀光,低水準受人唾棄---大陸現在也很像
台灣工資提高,外資投資減少,經濟開始放緩-----大陸現在也是

吸引外資投資台灣養活台灣人之後,第二階段是 進口替代,就是想辦法將原本需要進口的產品,想辦法自己做,提高工業水準----就是大陸現在加足馬力做的事情

當外資投資放緩後,經濟成長腳步放緩,台灣如何提高經濟成長?-增加公共投資----大陸也是這樣搞

台灣當年看對了趨勢,早一步進入半導體市場,成就台灣數十年的榮景,與科技強國,我們對大陸仍然有優勢,大陸有市場,用市場換技術,要低稅就到大陸設廠,設廠後就等於培養大陸人員技術,不來設廠就課高關稅。甚至像高鐵,下一筆訂單隨帶要求技術移轉,你要或不要?不要還有別人要喔!---這台灣都用過,包括汽車到台灣設廠,設廠條件是必須與國內汽車廠合作---這大陸也是這樣搞

台灣是經濟奇蹟,因為有原創性,大陸不叫經濟奇蹟,但是大陸有廣大市場,用關稅及市場就可以讓你就範,以成就其進口替代。

台灣有很多隱形冠軍,不要妄自菲薄,跟大陸比大,那怎麼都比不上,我們只要賺5千萬,就勝過大陸賺13億,拚人民生活,而不是比大,我們不是也嫌新加坡鼻屎大? 不要流於自卑而自大,人家所得可是妳台灣的2倍以上
香港光至各景點四通八達多樣的交通,台灣或其他城市都有得追了。
engcalvin wrote:
大陸現在怎麼經濟起飛,當年台灣就是怎麼經濟起飛。因為大陸就是吸取台灣的經驗,簡單講就是:吸引外資投資。台灣當年勞力便宜,如飛利浦到加工出口區開工廠,養活蓋房子工人,然後招工,養活一堆閒置勞力人口,然後飛利浦的利基是,便宜勞力、出口免稅金(但要全部出口)。外資養活勞工外,也帶來管理知識及工業技術。----這是不是跟大陸很像,其實是大陸跟台灣很像。
台灣人有錢了,出國觀光,低水準受人唾棄---大陸現在也很像
台灣工資提高,外資投資減少,經濟開始放緩-----大陸現在也是

吸引外資投資台灣養活台灣人之後,第二階段是 進口替代,就是想辦法將原本需要進口的產品,想辦法自己做,提高工業水準----就是大陸現在加足馬力做的事情

當外資投資放緩後,經濟成長腳步放緩,台灣如何提高經濟成長?-增加公共投資----大陸也是這樣搞

台灣當年看對了趨勢,早一步進入半導體市場,成就台灣數十年的榮景,與科技強國,我們對大陸仍然有優勢,大陸有市場,用市場換技術,要低稅就到大陸設廠,設廠後就等於培養大陸人員技術,不來設廠就課高關稅。甚至像高鐵,下一筆訂單隨帶要求技術移轉,你要或不要?不要還有別人要喔!---這台灣都用過,包括汽車到台灣設廠,設廠條件是必須與國內汽車廠合作---這大陸也是這樣搞

台灣是經濟奇蹟,因為有原創性,大陸不叫經濟奇蹟,但是大陸有廣大市場,用關稅及市場就可以讓你就範,以成就其進口替代。

台灣有很多隱形冠軍,不要妄自菲薄,跟大陸比大,那怎麼都比不上,我們只要賺5千萬,就勝過大陸賺13億,拚人民生活,而不是比大,我們不是也嫌新加坡鼻屎大? 不要流於自卑而自大,人家所得可是妳台灣的2倍以上...(恕刪)

完全正確,有些人自卑到無法想像的程度,我實在搞不懂
跟香港朋友吃完一餐飯,我覺得可以住在台灣真好。薪水少點,但是日子過得舒服多了。我們三年多以前同時從國外回來,她在香港這幾年過得很辛苦,而我在台灣就賺得不多但過得算容易。
vip 那個制度我覺得很棒 如果我有去也會考慮買一個

一萬多而已不是嘛

每次看別人說迪士尼一個設施就要排多久我都覺得腳軟

坐飛機還不是花錢買舒適

看人家搭頭等商務艙 不知樓主會不會也很憂鬱
我經常因為公私事務需要去香港,最想做的事就是儘快把事情做完,然後一刻也不停留地逃離香港。
香港現在對於美元帳戶和外籍人士設立的公司的各種麻煩事,才讓我憂鬱咧,
以前有許多東西可以買,許多形形色色的商店可以逛,又便宜方便的茶餐廳吃,
現在到處都是人,尖沙咀,中環,銅鑼灣,旺角這些地方, 以自己為中心劃一個兩米直徑的圓圈,
除了廁所,大概裡面都有別人,街道上到處都是同質性很高的商店,香港的吸引力大不如前,真懷念以前的香港。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