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績獎金算是待遇的一部分,
也是單位裡每個人辛苦工作一年所期待的。
很有趣的,
就有老人可以只做例行性業務就可以年年拿甲等,
上班摸回家做副業、打麻將的一堆(包括主管級),
有些老人被打乙等還會向主管嗆聲,
年輕人總是逆來順受。
真正打仗還記功的年輕人拿乙等(例行性業務一樣要處理),
向主管反映還被酸,
整天向上面報怨留不住人才,
為績效不好找理由。
在這種氛圍,
各位的熱情能持續幾年?
我堅持了6年多,
最後身心俱疲離開。
他們把我逼走了還想回頭找我幫忙,
當然是「免談」。
不要怪年輕人現實,
是這個社會有夠變態,
有樣學樣剛好而已。
我現在的主管真正落實責任制(大多數講責任制是為了凹員工),
彈性上下班,
雖然有時礙於制度不能給我們金錢,
但他願意給我們時間與自由,
願大家早日找到好工作。
ShanJK wrote:
最後拿香蕉請的就是猴子
這句話已經有公証的下聯:
『請先證明你不是猴子』

這種文章,其重點就是兩者的「認知落差太大」。
「三四年級與五六年級之間」的落差,沒有現在「五六年級與七八年級之間」的落差來得大。
換言之,
「五六年級」太過於輕視年輕的一代。
「七八年級」則是過度高估自己的實力。
而這種「認知落差」的形成,就是經驗與知識的結合。
簡單來說,就是「教育」。
當然,七八年級生的素質,在某些程度上來說,的確是下滑的。
有如常說的「大學生是高中程度」,「碩士班是學士程度」,「博士班是碩士程度」...
無論是抗壓性,耐性,創造力,成熟度,積極度,野心... 真的比不上許多同年齡的外國學生。
但是... 這真的是單方面的過錯嗎?
對我而言,再仔細觀察台灣這幾年的變化,與親身和台灣學生的交流...
我只能很沈重的說,
現在的「三四五六年級」的前輩,幾乎沒有立場與資格來指責「七八年級」的後輩。
台灣的教育要負起很大的責任,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長的家庭教育。
當這兩樣都有顯著的問題的時候,請問認為年輕人要怎麼成長?
台灣社會現在最大的問題,
就是「不允許年輕人犯錯」,或「對於年輕人犯錯的忍受度很低」。
所謂「犯錯」,指的不是殺人放火,所以不用扯到那邊去。
這裏指的犯錯,就是「失敗」,「失誤」。
年輕人經驗不足,思慮不足,會經歷「失敗」也是剛好。
而這也是他們在成長階段中,最需要經歷的一環。
有失敗,你才知道要怎麼反省,
有反省,你才知道下次要注意什麼。
事前會注意,你才懂得「計畫未來」的重要性。
這就是「經驗」,千金難買的經驗。
這也是三四五六年級的人都有的體驗,但是七八年級幾乎沒有的經歷。
台灣教育整天提倡「創新」「創造」...
但是有多少人知道「創新」「創造」的另一面是什麼?
沒錯,就是「失敗」。
當你無法忍受無數失敗的idea,你怎麼可能激發出一個成功的idea?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的,就是一群人一窩蜂的抄襲別人的idea...
從早期的葡式蛋塔,到現在常見的商業習慣,就是這樣來的。
當社會無法接受「年輕人經歷失敗」,
你要他們怎麼學習「再出發」的本領?
你要他們怎麼培養「抗壓性」?
你要他們去哪裡學習「積極度」?
你要他們如何增加自己的「野心」?
所以三四五六年級的,你們能怪誰?
這群平庸的七八年級,也是你們一手培育出來的。
這些眼高手低的七八年級,也是你們在溫室中養出來的。
怪誰?
但是,我也必須說,
「七八年級」的晚輩,也沒有資格去指責「三四五六年級」的前輩。
你們如果覺得現在的日子難過,那將來會有你們受的。
因為「九年級」開始長大了。
你們將要面對「三四五六年級」的生命歷程,要開始培植屬於你們的「九年級」
你們準備好了嗎?
因為如果你們還沒準備好,甚至沒有意願準備好,那將來的「九年級」只會比現在更糟。
而到時候,「九十年級」對你們的辱罵,將會比你們怪罪前輩只會更厲害...
反手刀 wrote:
我是一個公司二...(恕刪)
你有在外面工作個幾年才回家接公司嗎?
你第1段的話說得那麼理所當然
這只是一些基本的
難道可以說生意沒以前的好就可以扣薪 延遲發薪嗎?
只是我在勞方角度看
這是應該要給人家的
人家遲到你也可以扣錢
員工幫你把公司的工作做好這也是正常的
難道你還在奢望什麼嗎?
你給人家多少薪水人家就給你什麼樣的工作表現
我想問問,有多少員工會把公司當成自己的事業在認真工作,在我看來,現在的社會給大家太過安逸的環境了。
家長對子女的寵愛近乎為溺愛,深怕孩子吃苦,殊不知,現在人因為要太早上班影響睡眠而拒絕,因為路途遙遠而拒絕,因為公司福利比朋友的公司差不做,等等的理由,都是理由!在批評公司前,先摸著自己的良心,是不是為公司帶來了業績,是不是在職場上盡心盡力了?有的話,再來批評。
而很多的老闆,也很奇怪,無法留住好員工,應徵不到新血,就讓那些爛蘋果繼續留任,造成什麼問題?爛蘋果會擴散!好的人才走光了,當有新人進來,跟這些爛蘋果混熟了,自然也成了爛蘋果!
為了搶生意,削價競爭,這點我發現很多都是業務員本身能力不夠,就回頭跟公司說價格是問題,當然有的客戶就是要便宜,但真的便宜給客戶了,就能成交了嗎?你就能好好的經營起這個客戶了嗎?還是每次都要低於行情才能成交?
當公司賺不到該有的利潤時,自然就不會有太多獎金發放了,如果公司硬給,那也準備再見了。
所以,如果你待的公司不好,就離開吧,自己當老闆,去體會當老闆的壓力。
眾老闆啊,想想怎麼提升員工的向心力,怎麼提升員工的能力,爛員工該請走就請走,還擔心要給遣散費?!當老闆你知道員工有抱怨聲時,你還默不吭聲?公司繼續爛下去吧。
這篇文沒有要跟大家筆戰嘴砲,希望你我都能先自省,是公司的錯,還是自己不夠好。
peggydoggy wrote:跑報表要10幾分鐘,真的很誇張
我有個朋友在一間公司當行政人員,雖然公司氣氛很快樂,但是電腦很老舊,他跑個報表就要等十幾分鐘,這段時間只能無所事事,別說什麼他可以想想公司的發展之類的,干他(以及你員工)屁事呢?老闆要求效率,但是給的工具夠好嗎?如果換台新電腦,可能一兩分鐘跑完,就可以繼續作正事,但是公司老闆根本沒有這種思維,結果只會當成員工偷懶。
不過,也常看到做文書處理的,或是只做簡報的業務
要求公司配Apple Mac或是i7以上的電腦
是要i7才跑得動powerpoint嗎?



老電腦,在跑報表這段時間只能無所事事?
沒其他工作能做?這也太好笑了吧
這樣的心態,換電腦,正好可以多工看FB,玩Line,看片子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