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早退休從職場離開原本就不是件容易的事,錢是一回事,離開一個長久工作、生活交際的環境,則是更難以下的決定,有時候是想走走不開,身上的責任拋不開,人情問題、責任感問題等等。
提早退休,財務規劃是優先需要完成的,財務搞定之後,剩下來的才是退或不退的問題,做的不愉快當然是最好的囉,可以心安理得的離開,可是事情往往不從人願,當公司看重你的時候,你想要的改變,老闆為了留下你,都會願意配合,不過這時候你反倒不好意思提了,因為一旦提了,公司同意了,那不是欠更多,更離不開了。
最近看了吳若權的新書:重新一個人,裡面很大的篇幅在講"第二人生",我今年也是47歲,退休10年了,我也回想當初為何能這樣毅然的離開,跟錢有關的,至少我放棄了市價千萬被鎖住的股票,真的是要輕鬆幹也是可以,撐個2、3年,至少就是千萬入袋,會毅然的離開,也許就是為了第二人生、第三人生吧,唸書求學的人生、工作的人生、當奶爸的人生,現在小孩終於去上學了,開始他們唸書求學的人生,似乎我也該進行下一段人生了。
獨孤求敗5805 wrote:
(2015-5)
1. 財務部分:原本預計下半年達到資產目標,提前達到還超過了近一百,非上班所得約每年150~200。因為這是職場版,就不說明我的配置了。
2. 心態部分: 改變心態,上班由原本的主要為錢,改為作自己認為對的事和想作的事。以前被要求不得不作的事,現在有所取捨,勇於say no, 實行了大半年,意外的結果反而不錯,還得到老板的尊重,算是無欲則剛,嚐試自我實現吧。當然,我也和老板講明了如果他不能接受,隨時和我講,我知道該如何。
3. 目標:接下來,除了財務自由外,更是追求內心的自由和滿足。算是另一主要課題。
4. 生活:實質還在上班,但心態已退休,加上安排更多的一些活動,生活好像更忙碌了。
5. 還有半年47,現在反而不那麼拘泥何時退,一切水到渠成。一方面不可諱言的口袋的深度決定我的自信和自在。另一方面追求另一個層次的內心自由滿足是我現在的課題。
...(恕刪)
貼上我去年在52樓的發言,大部分沒有改變,但還是負責的更新一下目前進度和心態,各位參考參考。
1. 財務部分:房屋以外的資產接近四千。
2. 生活: 以快樂(享樂)為主的生活觀,東奔西跑,不少臉書朋友和老婆娘家還問我是不是退休了...

3. 目標和職志:現在上班和投資的目的都是興趣大於金錢。投資是為了證明我的眼光 (有時會在理財版發言)。上班嘛!過去一年其實部分都在扮演教練的工作,對下面的人的方法從要求改為幫助和教育。事情他們做,子彈我來擋。對後輩人的正面影響是我工作樂趣。真的講到人生下半場的職志,我想當自己的生活哲學家和經濟學家。這是未來20年會持續做的。
4. 工作: 做到一定位子,上台靠機運,下台講身段和優雅。水到渠成,當後輩的榜樣。退休時程就沒有設時間表,但絕不是60歲也不會是50.
5. 今年目標:除了要玩的,要學的。今年中年大叔在練肌肉。夏天要去海邊秀肌肉。
獨孤求敗5805 wrote:
貼上我去年在52樓的...(恕刪)
很欣賞獨孤求敗前輩的規劃與進度分享,恭喜您離心中的藍圖又前進一步。
晚輩對於前輩的職場心得與資產配置感到由衷的佩服,
行文閱讀下來,您清晰有條理的說明也讓晚輩獲益匪淺。
再次感謝!
也期待日後能夠在您更多的分享中獲得啟發,晚輩努力中!
在下以為人生自由大概分成4個層次。
第一為財務自由,小弟花了20年達到,以我和內人的花錢習慣,說真的這數字兩千萬就夠了,而且不用理財。至於多出來的只是安全邊際和奢侈的消費行為。真的講到退休後的理財的重點,消極面來說是打敗通澎,積極面是固定現金流。而不是多高的收溢。
第二為時間自由,我從一年前改變上班模式,雖然不算是完全的時間自由,但已經是可以接受的情形。
第三為心態的自由,除了自己,人能改變的其他事情真的不多。可是人卻往往看不開,放不下。舉例來說,小孩的發展一定和你期待的不一樣。嚐試去改變只是自找麻煩,彼此都痛苦。不要擔心自己無法改變的事,給自己關心的人最好的建議和支持就夠了。
第四是積極追求人生目標的自由,當已經不用為錢而工作時,那我的人生積極想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呢?是騎單車環遊世界?是爬聖母峰?寫幾本書還是回大學玩玩....。當沒有金錢的誘因時,還有勇氣積極追求人生目標的自由。人生的下半場,就算不上班。自己的自傳內容絕對不是只有活著而已。
但實務面來說,高階工作人佔不到社會全工作人口的幾趴吧
我的認知
這跟學經歷無關
而是每個人的求職過程機運及結果論
40歲來說
高階的少數人,或許能達到樓主說的....千萬存款
人數稍多一些的中高產階級,40歲能有房有車無貸款兼數百萬現金就算很不錯了
現實地獄的重點來了
中產階級及中產階級以下的
才是現實社會的絕大多數
小弟不才,雖本身也算得上是高階工作人
但我對於後輩的建議卻很單純
50歲以前,能有房有車零負債--->這樣就是及格60分了
小孩滿20歲時,手上還有個現金上百萬--->80分了
小孩沒有走岐途,有急事或急病時還能來照料一下--->90分了
死的時候,能一路好走別拖累家人--->100分了
人生很多事情是很難有客觀標準的
自己的水準,拿來當標準給他人借鏡...有時是很殘忍的事
就拿念書來說
我跟我同事剛好都是從小到大一路第一名的那種
他是成天無法接受他小孩笨到連清交都考不上...
我是成天在關心我小孩念書時能否專心、考試要盡力別作弊
這沒什麼絕對的對錯
只是很多人忽略了-->自己眼中的低標,沒自己想像中的低
▂▃▅吾之雙足踏出戰火,吾之雙手緊握毀滅,吾名~羅喉~▅▃▂ 【【羅喉要去的地方~神魔難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