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

我終於爬到十幾年前訂立的目標階段(真實故事)


someonepoor wrote:
老實說讀完第一篇我想...(恕刪)


這位大大 您再說我啥程度嗎?

那些只是比喻 有些人會因為當下的言語及舉動而造成錯誤 千萬不要禍從口出

畢竟我也衝動過 結果都是自己受傷 能力再好也沒用 因為上頭就是可以把自己搞掉

如果我能在中間位子 就是拋開舊有思維及接受新的做法罷了

從您言語 您應該馬來西亞人吧 我猜的


此篇我只能表達我當下而已 如果要寫真的寫不完

很多作法 要考慮當下 畢竟一個團體 有比您資深與資淺

總是希望從中取得平衡 帶人會比較好帶

我也有嘗試過西方帶法 只是效果更是不好

我這行業 幾乎都是自己照顧自己居多 如果我花了十幾年

希望新人進來 更可以五年就可以完成


還有這一篇只是跟大家說 我自己經驗 薪水不夠同時 我又要負擔家裡

很多人會選擇放棄 我只為了自己開了另外一條道路 兼差

someonepoor wrote:
Anyway, 這個...(恕刪)

大大請先受小弟一拜

懂這道理的人,真的很少

每每談到這種議題,總是會有一群人圍繞在個人努不努力有沒有能力上打轉

可是卻往往忽略了一個蘿蔔一個坑,"好坑"的數量絕對遠遠少過於"壞坑"的數量

人類社會恆古不變的金字塔型階級

上位者永遠是絕對少數,可卻往往掌握了絕對多數的資源和權力

而屬於絕對多數的社會底層,如果沒有各種"社會福利制度"去安撫去保護其生存權利

最終結果就是社會動亂/戰爭

不要說扯太遠,歷史多看點自然就明白,各朝各代幾乎所有社會經濟的問題往往到最後是以戰爭大洗牌收尾

人啊,科技文明這工具再進步,但人性卻依然沒有改變過,說穿了就是追求一個字而已

厚黑點來說,是說今天幾領K根本不是重點,能不能讓大部分人生活就算領少少也能覺得"爽"才是最重要的

"爽"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複雜,而最基本的起始點就是互相尊重

台灣今天有很大層面的問題在於,上位者和你說景氣不好沒有獲利請百姓共體時艱不然大家都沒飯吃,但話才說完餘音繞樑還不過三日,轉瞬間就看到一個個上位者購入豪宅美酒名車,佳人才子左擁右抱生活好不逍遙,這時百姓質疑時卻又用"沒有不景氣 只有不爭氣"的論述去調侃,看到這景象尋常百姓接下來誰會想和你共體時艱??沒掄起傢伙爆打你一頓就算不錯了!!

再來就是今天很多篇文章往往都是有些"聖賢"想拿自己當例子教導芸芸眾生 像我一樣努力,你也可以和我一樣"爽"

可很不巧的,其論點往往卻是虛無飄渺成王敗寇論的"態度"

這就像,古有 晉惠帝 為了鼓勵在大旱時期無糧可食的百姓子民端正自身"態度"來度過大荒 曰: 何不食肉糜?

態度正確論述正確,但很不巧依時局不同,這種論述"有時"會讓人覺得不爽罷了

而現在呢!?請各位自行解答吧.... 言盡於此

沒有喜悅或悲傷,也沒有昨天明天的差別,時光無限地延續下去,只能四處漂泊 Forevermore....

someonepoor wrote:
我覺得問題不在這裡,...(恕刪)

"因為都和Jump系的漫畫講的東西差不多"
太中肯了

someonepoor wrote:
要求一般人有成功者的特質是不合實際的...(恕刪)


剛剛在隔壁樓看到有人抱怨老闆/主管. 就想到您講的這句話.

把它換成:要求一般主管/老板有成功者的特質是不合實際的.
不也很貼切嗎?

如果所有人都是成功者,那還會這樣的狀況嗎?
所以現在狀況是,勞資雙方互相對立.

沒用的,環境已經變成這樣,一群人在01上嘴砲又改變了什麼?
這又是誰造成的?怪東怪西怪政府,有誰會想到自己又做了什麼?

"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
對這句話而言,往負面想當然就是認為這只是屁話.
但有幾個人會往正面想?

有幾個人會認真思考過:當你要跳起來時,為什麼要先蹲下來? (ps.殭屍例外吧)

或許台灣下一步真的會走到您所提的那些國家的狀況吧.

風之網 wrote:
我越看你的發言越有內容越覺成熟圓融,之前語氣若有得罪莫怪!


不敢不敢,我以前講話也不是這樣,主要原因是我失業過,所以對這些事情的體會比一路走來順遂的人多一點,幹電子資訊這行的缺點就是這樣,一旦主流技術改變你之前學的東西全部都會變垃圾,然後就要和年輕人一起競爭,好在我以前學歷不錯,現在還有機會轉個領域混個飯吃。
冰淇淋賣十年 wrote:
那些只是比喻 有些人會因為當下的言語及舉動而造成錯誤 千萬不要禍從口出

畢竟我也衝動過 結果都是自己受傷 能力再好也沒用 因為上頭就是可以把自己搞掉

如果我能在中間位子 就是拋開舊有思維及接受新的做法罷了

從您言語 您應該馬來西亞人吧 我猜的


我是台灣人。

冰淇淋賣十年 wrote:
此篇我只能表達我當下而已 如果要寫真的寫不完

很多作法 要考慮當下 畢竟一個團體 有比您資深與資淺

總是希望從中取得平衡 帶人會比較好帶

我也有嘗試過西方帶法 只是效果更是不好

我這行業 幾乎都是自己照顧自己居多 如果我花了十幾年

希望新人進來 更可以五年就可以完成


我稍微看了一下你前面寫的東西,其實大概就是一般台灣管理階層的標準想法,沒有什麼讓人意外的東西。簡而言之你提出的就是你的經驗希望底下的照著做就能獲得職場上的優勢之類。

不過我要提出來一個看法,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對的東西並不是那麼理所當然,比如你說菜鳥要認命,我就不覺得是這樣,我也不覺得自動加班是好事。客觀上來看,如果這些招數真的有用台灣的電子產業不會是現在這種鳥樣。我們以前的做法能成,現在照搬的成功率事一樣嗎?尤其是每個時代的員工的想法和需求都和前面的人會有不同,這樣照搬真的合適嗎? 人和環境都是動態的,觀念也是一直在變的,管理方式也要一直更新才行。也許因為現實的限制你不得不做某些事,但是可以思考有沒有更好的做法,並教菜鳥什麼是對的,這就是觀念的傳承,除此之外,更應該鼓勵年輕人看了這些事情之後能有自己的想法。

簡言之,也許在這一輪因為現實沒辦法讓環境改變,但是我們要知道事情未必一定是這樣做,有更好的做法,只是現在時機不對不能實施,這樣等時間到來的時候才有機會改變。我看過很多職場上混很久的老鳥或是主管都習慣於它們之前的經驗,因為沒有人教過他們是不是有更好的辦法辦事情,所以很多事都"啊本來就這樣不然呢?"其實這樣很多時候會錯失改善組織體質的機會。

所以我的希望是,就算是因為我能力限制辦不到,也要把正確的觀念傳授給下面的,等到機會到了才有機會改變,而不是像台灣大部分的管理因為觀念都沒有改一直陷在某個輪迴,而這也是目前台灣大部份企業面臨到的問題。

someonepoor wrote:
我是台灣人。我稍微看...(恕刪)


從頭看到尾,每個人立場不同,角度不同,看法不同,

我認為找工作行業跟買股票一樣,只是股票用錢去買,工作用生命時間去換

能夠經過幾次股市崩盤,還能成功獲利的,才是真本事

台灣失業率高,基層勞工議價能力就薄弱!這個是不可控制的,無需多著墨!
至於能否努力上進,還是多少與個性及天份有些關係
不然人人都當主管,基層工作誰去做?

someonepoor大
您說的不一定對,但是您講出我心裡想說的話

someonepoor wrote:
我覺得問題不在這裡,...
順序是 產業->公司->個人能力。挑選對的產業或是方向才是就業的保證。(恕刪)


受教了,感謝。
但就部分而言,本人認為我們在討論的是不同角度的問題。
如果所有的人都加入了特定的產業,結果在供需的平衡下,又會是不同的風景。

本人想表達的是,在平均物價過高的情況下,甚至高過最低薪資的生存線;過往,天嬌的才氣,亦能以努力來補足;如今,不止努力的效果難以顯現,人的思考方式也會有偏差。謹此而已。

kitch wrote:
妳還少算了水、電費
平均大概一個月700左右吧(恕刪)


我原本是想說已經把水電費包含在租屋費用裡面了
租屋是抓6000~7000的雅房加上水電費等於8000來算
不過這樣算好像太可憐了

其實只是覺得現在企業給的薪水至少要讓員工可以安心的過著"基本"的生活
而不是給一個每個月幾乎打平的薪水

如果每天都要擔心月底的開銷會不會爆表
真不知道員工是要怎麼靜下心來工作
我覺得起薪多少其實不是太需要計較的, 但是基本工作的權利義務要明白.
責任制應該是限制在某個權力階級以上, 比如說經理以上, 或是年薪兩百萬以上; 一般員工, 一周三十五/四十個小時工作時間, 多的加班費 150% 應該要老老實實地給. 這部分政府應該是要嚴厲監督執行, 有讓企業警覺的罰責.
努力應該是要被鼓勵的.
  • 2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