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an0120 wrote:
年薪百萬在很多300大的企業像家常便飯, 政府的資料都是依繳稅及投保薪資下去算的, 一堆人都比實際報出的數字少太多, 造成台灣低薪的假象, 年薪百萬很多人在出社會工作5年內就達到了, 像電子五哥人家是年薪200/300起跳, 所以不用期待政府會幫每個人都變成電子五哥, 好好努力, 看能不能落在50%就很不錯了..
既然政府的資料是依稅收去計算的,怎麼可能會有你說的假象?
有誰每年打開報稅軟體,上面列舉的薪資所得比自己實際領到的薪資所得要低很多的?
只要是通過銀行匯款的"薪資",每一塊錢都無所遁形
除非你是做那種領現金(日薪或周薪)的短期勞務
所謂高薪低報
是雇主把本薪壓低,剩餘數字掛伙食津貼等名目,這部分不用報勞保
這樣做可以降低企業的勞保勞退等人事成本
但在政府那裏,仍能清楚地看到你領的總額(本薪+其他名目),報稅也是依總額去報的
政府現在抓企業高薪低報也是用報稅資料去比對的
所以用稅收去估算受薪階級的平均薪資是很準的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