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是什麼造就低薪?

其實這樣的想法有點誤區,月薪是計算30天的薪資

時薪則是有做有錢 沒做沒錢,

時薪就是加班費很不錯,133、178、222元這樣算

月薪加班費呢?(月薪/30天/8小時)才等於你的時薪

Leonarka wrote:
台灣神奇的矛盾來了...(恕刪)
老實說吧,造就出台灣目前的低薪環境,是每一個台灣人造成的.

不信?隨便舉幾個我見過的例子.

既便是台灣人當了外商manager,想的第一件事就是cost down.
有沒見過外派到大陸,結果被大陸人事說你的薪水太低?
直接就加到符合大陸的薪水.(大陸人比台灣人佛心?)

台灣企業更是cost down老祖宗,要找有經驗的赴大陸常駐,
結果十幾年經驗的只開出個兩百萬年薪,要你去大陸拚搏.
(其實在台灣,天天準時上下班就已經領差不多這薪水了,還去大陸幹嘛?)

耶,你說一個台灣人造成的,看起來不是啊?你明明說得都是企業!
好,那我們就回來看看一般民眾是不是一樣吧!
看人家領得多,想的不是怎麼跟老闆拿到那樣多的薪水,
多數人想的卻是把這些搞下來,大家一起過過小確幸的日子.
於是乎,政府也好做,想不出方法要企業加薪,
那就把軍公教拉出來鬥一鬥,轉移轉移注意力囉.
結果是?一些名教授,已經被高薪挖角到對岸去了,
別說人家往錢看,不愛呆丸,事實上,這就叫現實.
與其在這邊被鬥?那不如找個更好發揮的地方,至少不被罵.
但長此以往,台灣的教育水準越來越低,你自己想吧.

而政府更是順應"民意",順勢推行一些政策.
搞出了股票分紅費用化=>這下電子新貴變成新跪了.斷了你到M型另一邊的路.
勞保只承認你最高薪資不到五萬=>健保卻承認你的薪資最高到18萬.(政府博穩贏的?)
再搞出了勞保退休帳戶制=>這下大家都6%,連以前十幾20%的外商都只要6%.(企業好開心?)
(不過,這個制度確實保護了一些低階勞力領不到退休金的問題,也算是還好.)
凡此種種,都是把中高階白領勞工打回去中低階,
也就因為這樣,台灣才會一直流失中高階白領.

你?看懂了嗎?
還在想CP值嗎?世界上沒有所謂物超所值的產品,但高價卻也不一定就能買得到好產品.
依照自由市場經濟
低毛利,造就了低薪

舉個例子,一間公司或工廠,產品毛利率5%~10%,員工薪水30K
假設下個月接單量加倍,這時候老闆會請更多30K員工,或是現有的員工加班(加班費不算加薪)
但不會提高單位薪資。

除非這家公司有項新的產品,毛利率20%~30%,當然不可能讓現有的產品提高售價,而是全新的產品,
智慧及技術成分更高的產品,老闆就請來50K~60K的新員工來做(或是現有的員工會做)

放大到一個國家來看,低薪問題就是產業該轉型了(換個產品做)
低毛利的訂單接的再多,其意義是降低失業率、提高就業率,無法提高平均薪資。
所以你會發現,低毛利產業 人力密集的國家,失業率低,但所得低;高毛利的 智慧密集的國家,所得高,但失業率也高。
(當然失業率也跟勞工法令有關,法律越保護勞工的 失業率越高)

早在30年前台灣也發生過一樣的事,傳統代工產業達到所謂的經濟奇蹟,台灣錢淹腳目,但是房價也慢慢提高,
孫運璿發現,當人民買不起房子,表示產業應該轉型了,所以建立了工研院,引進半導體產業。

另外就是附加價值的問題,品牌、產地,這些都是附加價值,很多東西台灣不是做不出來,
但同一樣產品,德國製造跟台灣製造,哪個可以賣比較高價(高毛利)?自己建立品牌跟代工,何者毛利比較好?


很多鄉民喜歡情緒性發言,低薪都是因為有慣老闆,歸咎於個人人格問題,那好巧喔~台灣有150萬家公司,剛好就有150萬個慣老闆!
怎麼人格高尚的都在上網,愛錢貪婪的傢伙都去創業拚經濟?
創業賺錢講那麼簡單,怎麼不去開間公司然後養他幾百個員工,人人買車買房?

經濟部統計新創事業80%一年後消失,95%五年後消失,你要靠立法、強制 來解決低薪問題?那結果就是企業能走的走、不能走的倒,
台灣徹底成為鬼島,回到未開發時代

LightKnight wrote:
其實這樣的想法有點...(恕刪)


這個由來我知道
因為我有經歷那年代

會造成時薪跟月薪的矛盾
主要就是因為法律上的漏洞

法律明明規定 工作一定天數 要給員工休息 且為有薪假
這是工作之後得到的福利 怎麼能算在總合薪資裡?
早期都是說好 一天多少就是多少 然後乘以天數去算薪水
這樣 假日就真的是個福利 是額外多出來的薪水
但現在就是直接給你包月 管你30還31天 管你最低薪資多少

你可以算算 133*9*22 是多少錢
跟基本的22K 是不是頗有差距? 這樣假日 還真的有給薪嗎?
為什麼中間乘以9 因為算時薪的工作 就算你吃飯一樣有給錢!
而算月薪的中午休息 反而是沒錢....明明法律就是規定 工作4小時得給員工休息
可是卻不算在薪水裡面 那規定形同笑話了 休息本來就該給錢
全台都遊走法律邊緣 久了大家就覺得合理 應該的 中午休息不給錢

Molonlabe wrote:
當你開始講究C/P值的時候,你的老闆不能講究C/P值嗎?
...(恕刪)


請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很多東西是共業
我在越南經營個小本生意,越南政府目前最低薪資大約400萬越盾,

但是我們公司的員工底薪就已經2倍的最低薪資,

再加上每個月的獎金又將近底薪的一倍,每年又會固定的調薪約10%,

基本上到現在2年多,我沒讓員工加過班,每天準時下班,

下班我也不會再去打擾員工的休息時間,連LINE都不傳。

我想說的是,經營者不是不願意付出,有好的員工,

我們當然奮力的想留住,勞務市場也是種供需。

若是每個人都很低薪22k,那豪華車年銷量也不會有3個品牌進前十。


油飯柯 wrote:
所以說政府要制定基本薪資.
可惜要看財團臉色



當然得看, 政商密不可分, 算原罪
選舉的時候企業主有政治獻金, 你沒有...呷郎一口 報郎一斗~~
看某貪汙前元首還能在外趴趴走便知, 執政黨過去吃了多少奶水
很明顯現在漲的是老闆賺的錢,還物價
很多名電老闆都開好車住豪宅,員工一樣苦哈哈
不是不讓物價漲,是在漲下去大家都別活了
只剩下金字塔上面的人能活
派遣 開始 .... 最低薪資
企業主 不用自己養人
不喜歡 .. 換一批
永遠都有 最低價 可以選
底層要翻身 ... 只能 靠實力了!
Tom.Chang
我覺得CONA24大大說得不錯,轉述:

低薪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我認為政府應該要建立洽當的生活環境,就以薪資中位數來做物價/房價的生活考量。
讓大部分的人住得起自己的房子,過非貧窮的生活,讓薪資每個階層的人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向上。
以薪資中位數做規劃我覺得很合理了,政府不能想說大部分的人都是前百分之十的菁英,而是比須考量群體的智慧能力就在那裏。


很多人覺得公司賺100萬就要回饋員工80萬,
我很納悶的是,
業主的產銷成本、週轉金、經營風險、做品牌,風險、資金是誰負擔呢?
薪資跟公司的利潤息息相關,以目前讓各位生活非常便利的物流業來講,物流業的毛利不過2%~5%,
薪資是能好看到哪裡去? 你願意接受超商(45cm*30cm*30cm)包裹一次300元嗎?

ChrisKang wrote:
依照自由市場經濟低...(恕刪)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