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奧運金牌選手可月領12.5萬,領一輩子,未來恐引起其他族群的忌妒,仇恨,並造成對立.

iamaminimalist wrote:
我贊成二千萬一次發放(恕刪)


什麼時候對選手算得這麼精準了

可以幫忙算一下總統禮遇和18%嗎?

台灣的總統才是真正的錢坑啊......

而選手拿到奧運金牌是非常困難的~

10年寒窗無人問啊,去比賽還搭經濟艙就知道了~

一舉得名天下知,居然就有幻象戰機伴飛回國....

人情冷暖,只有選手知道......
一看就是要偷渡18%的政治文

兩個時空背景還有人數完全不同

硬要拿來比
我覺得可以啦,奧運金牌這麼難拿,人家有這個實力合情合理
Ha琳老爸 wrote:
運動明星代言業配所得繳稅也很高,會不會有25趴以上的級距,不用我這個5%或免稅的國家米蟲擔心

而且才幾個人...

所以你認為是人數的問題,個人獎金多寡不是問題,
那如果是棒球隊拿冠軍的話, 每個球員都月領12.5萬, 這樣你覺得算多嗎?
等哪一天人民或政府翻臉不認帳的時候, 嘿嘿嘿.
ProphetOne wrote:
奧運金牌拿2000萬(恕刪)

............給兩千萬都嫌少了= =
我們打的是世界盃國外一個頂級運動員一年的約多少錢?

美國職棒大聯盟MLB本季開幕日902名在註冊名單上的球員,平均薪資不到417萬美元,和上一個完整球季,即2019年球季相比,下滑了4.8%,薪資排行前50名球員就賺走總額的1/3。

根據美聯社對MLB合約的研究,2017年球季,MLB球員的平均薪資達到高峰,來到445萬美元。在那之後,平均薪資下降6.4%。此事恐將是棒球界再現勞資糾紛的徵兆,2022年可能停工。

薪資下滑首當其衝的是中產階級球員,他們的薪資中位數是115萬美元(台幣3000萬一年),較兩年前的140萬美元減少18%,和2015年史上最高的165萬美元相比,更是下滑了30%。中位數是指一組數字的中間數字,亦即有一半大於該數字,而另一半則小於該數字。

開幕日902名球員中,有417人(62%)的薪資不到100萬美元,其中包括316人(35%)的薪資甚至不到60萬美元。

前50名最高薪球員占薪資總和的33.4%,比2017年的28.6%高;前100名最高薪球員占薪資總和的52.4%,也高於2017年的42.5%。

洛杉磯道奇右投包爾(Trevor Bauer)2021年球季薪資達3800萬美元,全大聯盟最高薪;洛杉磯天使外野手楚勞特(Mike Trout)以3710萬美元位居第2。排名第3的是紐約洋基年薪3600萬美元的右投柯爾(GerritCole),接下來則是從科羅拉多洛磯轉到聖路易紅雀的三壘手亞瑞納多(Nolan Arenado),他今年的薪資是3500萬美元。

本季團隊薪資最高的是去年拿下世界大賽冠軍的道奇最高,總額高達2.41億美元,洋基以2.01億美元排第2;在新老闆柯恩(Steve Cohen)買下球隊後,紐約大都會今年團隊薪資總額達到1.86億美元,位居第3。

史上團隊薪資最高的紀錄,是道奇2015年創下的2.7億美元。

眼界小了= =
幻月冰靈 wrote:
............給兩千萬都嫌少了= =
我們打的是世界盃國外一個頂級運動員一年的約多少錢?

不倫不類的亂比,
國外頂級運動員的薪資是市場給的,因為那些運動有觀眾願意花大錢買門票來觀賞, 門票及轉播帶來收入, 還有代言收入.

2021 富比士 10位「最高收入運動員」

近10年最高收入前10名運動員梅威瑟第1

反觀台灣的奧運冠軍, 像是女子舉重,女子拳擊, 有觀眾會想買門票看她們比賽嗎?
有廠商願意花錢找她們代言產品? 花多少錢?

這些冷門項目沒有市場, 所以在國際上無法吸引人才投入, 幾乎沒有多少競爭性, 和熱門項目奪冠的難度相比是天差地遠,你怎麼會拿來比較? 未免太沒有常識了吧.

全世界只有少數國家,會覺得運動員的生計要靠政府及人民納稅來維持, 外國幾乎都是靠個人的表現, 要是你覺得某個運動項目沒收入, 那你就選擇比較熱門的運動項目, 沒有人逼你去參加這些冷門比賽, 像是女子拳擊,女子舉重 拿到奧運冠軍又如何? 國外根本沒幾個人參加, 這算哪門子的世界冠軍?

最賺錢的拳擊手,梅威瑟, 除了努力訓練自己, 將戰績維持到不敗, 他還會想辦法製造話題, 吸引人觀眾看他的拳賽, 這才是運動員的生財之道. 一場拳賽的收入就超過2億美金.

為何台灣會有這種要人民納稅去養運動員的怪異想法?
幻月冰靈

因為冷門才只有2000萬阿...你覺得他們60歲的時候,如果不會投資能有多少購買力?

2021-08-07 13:48
月領12.5萬,活到8x,領9000萬

我認為一個奧運金牌絕對有那個價值

不論是月退還是一次領
台灣養一個能拿奧運金牌的選手花個一億嫌多嗎?
台灣企業贊助選手太少 本來就該靠政府幫忙
版主想太多了 還引起對立 製造仇恨.....
ProphetOne wrote:
所以你認為是人數的問(恕刪)


我認為12萬並不多,人數也不多,不至於動搖國本,甚至還太少,再來要擔心,就等自己是當事人再擔心,沒必要假裝愛國,憂國憂民態,真要關心這件事,是要替社會謀求更高福祉,而不是仇富心態

我想表達的是,稅都繳的沒人家多,年輕時也沒比國手努力,對國家貢獻比別人少,那就別湊熱鬧了,跟我一樣繼續當米蟲。
金牌 不是那麼好拿 而且 全球第一名 能有幾個? 全球第三名 一個月2萬5 投資報酬率太低了
而且4年一次 人的一生可以參加幾次 而且不是說想參加就參加


未來恐引起其他族群的忌妒,仇恨,並造成對立. 不會 他們應得的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