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C1 wrote:
雖然我也贊同閣下的理念,但這完全是理想狀態下的想像罷了。
原因很簡單,亂搞到一個極致之後才會改善,那這亂搞期間的代價誰要來承擔?
淘汰不好的人員就叫亂搞嗎?
來看以下兩則新聞:
2016-04-02
http://enews.com.tw/article/719884
郭台銘:全力留夏普人才 但每年仍維持淘汰3-5%
2017-02-04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204002343-260410
夏普賺錢了!郭董3招神救援 讓日本人驚呆
淘汰不好的人對公司的競爭力絕對有正面的幫助
我工作這麼多年,最深刻領會的事情就是
不處理打混摸魚的員工,才是對公司對部門最大的傷害
因為某些員工打混摸魚卻不處理,會進一步影響到其他人
認真的人會不平說為什麼打混摸魚的人薪水照領、日子過的很爽
於是認真的人要嘛也跟著降低自己的產出、要嘛就跳槽走了
然後公司的競爭力就會變差
GDC1 wrote:
還有很重要的一個關鍵:台灣官場。在台灣的官場,有甚麼計畫不是「圓滿達成目標」的?虛偽造假說謊騙人也要完全達成「上意」所要的結果,才能顯示上級長官的英明啊!上級要是真的這樣亂搞,你知道要多少年才會終於到一個極致而有人受不了嗎?民間公司上頭亂搞都不見得立刻會倒了,公家機關呢?幾十年都會一直保持「計畫圓滿達成」的!這期間要付出多少代價?
所以為什麼我們還要忍受這種現象?
就是缺乏公正客觀的評鑑機制,所以虛偽造假才得以大行其道
這種現象可以自欺欺人,但騙不過現實世界中殘酷卻真實的競爭力
現在亞洲國家中最有競爭力的國家就是新加坡了
我們來看看新加坡是怎麼做的
http://hottopic.chinatimes.com/20151024002070-260804
外國公務人員也是「鐵飯碗」嗎?
總體來說,新加坡公務員薪資水準原則上是與市場水準看齊。資料顯示,無論是剛加入公務員隊伍的大學畢業生,還是工作5到10年後的公務員,他們的月薪都與市場平均水準不相上下。
新加坡很多政府部門還採用企業化管理,每年有評鑑,評分排在後面的人要被掃地出門,還有許多監督機制和鼓勵政策確保公務員的工作效率。此外,對公務員的紀律和財務約束極嚴:公車使用、公務宴請都有嚴格規定,個人的財務狀況也要嚴格申報。
http://www.hi-on.org.tw/bulletins.jsp?b_ID=157557
新加坡公務員退休所得替代率三成....
把公務人員有尊嚴、肯為國貢獻,與優厚的退休條件畫上等號,省省吧。就拿副理事長所舉新加坡為例,一般來講,新加坡公務員的待遇與民間相當,也「沒有」因為身分特殊而享有特別的退休待遇,他們不論哪一個行業,皆一視同仁,全部使用公積金;退休金一概來自員工每月薪資被政府強制扣繳一部分而存下的「公積金」。至於替代率,兩年前商業周刊「戳破神話!一個台灣人在新加坡當公務員的告白」撰文者梁展嘉指出,新加坡絕大多數人退休金的所得替代率就是接近三成,包括公務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