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003 wrote:
資源錯配:為什麼央行...(恕刪)
我覺得你的行為跟你的同學沒有什麼分別!!
舉了一堆例子!!老實說!!不就是一個羨慕!忌妒!酸!的行為嗎??
而且!!2400萬!!也沒有很多...
頂多人家就比你好運!!
起碼還能搞個利息維持生活!!沒有亂花的話!一生就是比較輕鬆度過!!
台灣要買個房!!有心要買!!月薪3萬元都買的到!!不到百萬的個人套房!!
兩三百萬的小家庭!!
當然囉!!想買精華地!!還是豪宅!!也只是買不起跟虛榮心而已!!
Q爹爹 wrote:
最根本的原因其實就是資本主義所衍生的各種金錢遊戲,付出一直以來就不跟收穫成正比,
各種貸款類投資類的金錢遊戲其實就是在掠奪別人的付出,因為這類行為完全沒有產出!!
你沒去借錢,錢放在銀行,卻會因為別人借錢投資帶來的通膨而減少價值,何其無辜。
一個人對於社會的真正價值,應該是他付出後讓他人得到所需,自己也換得所需,
整天研究投資借錢買房的人,或許他的確有錢,但對團體社會來說就是無價值的人,
因為他本身沒有產出,你說他把錢花出去帶動金流?,但那些錢是透過金融遊戲掠奪他人付出得來的,
錢花出與否對社會來說並沒有增加社會的價值,沒有產出就能用錢去交換別人的產出,
這就是這個世界的真相,從古時候奴隸制的時代就是如此了,
只是因應社會的進步用了更多更複雜的花樣包裝,
很多時候你以為你很自由,
但其實你大部份的選擇都是被掠奪階層設計出的規則刪減後的結果。
若有制度能把"貢獻" = "收入",社會才有永續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