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留學是有錢人玩的東西

這邊很多發言會誤導來美留學的年輕人


首先 獎學金的意思是 學費不用付 每個月還要給你生活費才叫獎學金

雖然有些學校 都會給你學費打折 或貼補一些小錢 但那不是我們定義的獎學金 許多人愛面子 常會對外宣稱拿到獎學金

但其實只是學費折扣 自己還是要付一大筆 生活費也要想辦法


第二 美國很公平 職業含金量很高的學位 都要自費 如 JD 財務工程 MBA 醫科等 都是自費====也許數理工程類碩博士有可能 大學部有TA需求

第三 你出身的國家要夠窮 才會拿到獎學金 台灣和南韓都已排除在美援名單外 中國 印度一定比你先拿到 媒體主流說法是中國學生優秀 但這次錯的 那是中國夠窮 中國學生可能成績比你差 家裡比你有錢 但他有獎學金 你沒有


本人當年 GRE貼近滿分 幾乎所有學校==只是中間等級的學校 都給我學費打折 或幾千塊紅包 但沒有一家給全額 一年都還是要花八十 到一百萬台幣






我個人的想法和樓主一樣,留學投資報酬率太低,因為這樣,所以我不敢送孩子出國,留學是個錢坑。我父母花在我身上花費至少一千萬,這還是幾十年前費用。當時台灣公務員大約八千一個月,我的學費就將近百萬,別說其他開銷。

有沒有賺回來?應該有,以現在的物價而言。

但是,我不鼓勵大家認同樓主

因為人生不是必然,有太多機會,不是每個人都一樣,各有各的意志力,想法和努力。

有時我在想,我的想法是否設限了我孩子的發展。


我看了當年我那些廢材同學,以為他們大概沒希望,但是走到現在,他們也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我的孩子上大學了,他們的孩子才剛出生,只是走得慢,但也走到了五子登科



機會,在於信念,不要相信必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

想做就去做吧

Tony_Yeh wrote:
http://www.cmu.edu/career/about-us/annual-reports/2014-infographic-web-converted.pdf
這邊有連結,可以參考一下,該校大學生畢業生平均薪資是77,063美金,研究所更高. B school的畢業第一年平均薪資,我印象中是11萬鎂. Computer science更高,好像是13萬鎂.十年前的事情,現在景氣可能略有不同(恕刪)


戰力最強的...當推"一畝三分地"(即時留美消息最靈通)
http://www.1point3acres.com/warald-book-preview/

2015年留美現況
http://www.1point3acres.com/diw-2015-report/

Google減招對中國留學生未來申請綠卡的影響之大
http://www.1point3acres.com/google-has-curbed-hiring/

Qualcomm減招
http://www.1point3acres.com/qualcomm-planning-massive-layoffs/

赴加拿大留學的陷阱
http://www.1point3acres.com/finding-jobs-without-usa-degrees-is-getting-harder/

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才有"鍍金"
http://www.1point3acres.com/economics-and-finance-are-not-stem-majors/

CMUSV、USC適合台灣留學生
http://www.1point3acres.com/cmu-msit-programs-admit-over-1100-students-each-year/

Junodidi wrote:
我個人的想法和樓主...(恕刪)


主要還是經濟能力。看過太多留學生,因為強行跑來先進國家。
結果學習沒學好,打工也沒賺多少錢卻賠了健康。
失敗案例是我看到最多的。這也是我在這討論串,一直反覆強調的。

bella123 wrote:
和一般人比,二十萬台幣一個月在美國絕對算是高薪。

報導裡面好幾種職業是要冒生命危險,而且要把加班費通通算進去才有這個待遇。...(恕刪)

在台灣就算冒生命危險
還是領不起眼的薪資

always CoCa Cola wrote:
哪個行業,20萬台幣月薪真的只是起薪? 新人?


在美國新人領這個薪水不誇張,更高的都有。

當然這也是看行業。



澳撕丁 wrote:

首先 獎學金的意思是 學費不用付 每個月還要給你生活費才叫獎學金

第二 美國很公平 職業含金量很高的學位 都要自費 如 JD 財務工程 MBA 醫科等 都是自費====也許數理工程類碩博士有可能 大學部有TA需求...(恕刪)


也許每個人的定義都不一樣,但是依照您的定義很多含金量超高或是傳統定義的獎學金(好比英國的Chevening Scholarship、Louis and Evenlyn Franck Award、和Robert McNamara Fellowship)都未必算得上獎學金了。會特別提到這三個,是因為我身邊就有得主。

別的我不清楚,但是也沒有您說的那麼絕對。我之前的公司就有提供全額獎學金。JD和Finance我認識不只一個拿全額獎學金的,都是全世界前十大畢業的。

Kanyil wrote:
不都說有夢最美嗎,年輕人沒有夢實在很可惜。我們這一代抱著自己的夢想一路走過來,有混得好的也有混得不好的,但一定希望下一代的台灣人能過得比我們更好。我會講這些陳年往事,是因為樓主要求分享,其實只是希望這一代的年輕人不要以為沒錢就沒辦法讀書而已。

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起跑線還沒到就放棄,怎麼可能碰到機會?

我說野雞大學是謙虛,其實也是個一般人會聽過的大學,只不過後來的大學更好。我因為SAT成績和英文成績和之前的高中成績相比反差太大,所以他們選擇給了我一個機會。我也不知道這種挖角是不是常見,也許人家是看到我的經歷有意思,或是成績比較好,或是有野心,又或者可能是可憐我,反正碰到了機會就是了。這些細節我不願多說,你也不用放在心上。網上嘴砲,我完全可能是個15歲的宅男自己一邊打PS一邊腦埔編出來唬人的。


你跟樓主的想法綜合平均後,就比較合理了。

相信你當初跟家裡拿的錢,不是只夠買巧克力而已吧。

不需要一定要有錢人(看如何定義有錢人),但至少家裡經濟要有一定的基礎。

至少基本的1、2百萬家裡可以負擔。這筆錢算多或算少,各位有自己的想法。

就算你讀哈佛,也是你本事,講出來也沒人會覺得你在炫耀。

讀一般大學,講成野雞大學,是謙虛?

K大應該也是知道野雞大學的定義為何,你的這種解釋,是造成一種滿大的誤解。

如果K大願意分享,就分享,不願意分享也是個人意願。

關於薪資,我說的是: "人家一年平均請幾十個菜鳥,東京同等級公司至少幾十家,這還只是一個行業而已。" 也許是我沒說清楚,但我這個說法,算一算不一定得出3~5000個職位。重點是不是每個人讀完書都得拿低薪。


你前面講菜鳥一個月20萬台幣,接著就是上面這段。

通常用"幾十"來表達數字概念,大概會落在30以上,70以下,又或者完全不知有多少,就隨便講幾十。

10幾、20幾太小,80幾、90幾又太大,假設已知道大約數量是前述那幾項時,用"幾十"來表達就不太適合。

我假設這種高薪職位,"幾十"應該是落在一半以下,即50以下。

所以我才會假設一年平均請30-50個菜鳥,符合你講的"幾十"概念。

"東京同等級公司至少幾十家","至少"也是用來強調"相對很多"的概念,"幾十"解釋跟上述同。

"這還只是一個行業而已",這句中的"只是"又是一種用來強調"相對很多"的概念。

但出的起這種薪水的行業可能不多,所以我假設3-5種不同的行業可以提供這種薪水。

所以我以最小假設來判斷你說的這句話。幾十 X 幾十 X 行業 = 30 X 30 X (3 OR 5) = 3-5000個職位。

你看看!我需要如此假設,才能去對應你可能想表達的意思。

越看越覺得,版上太多人都有很特別的經歷。

比某些DOS就存在的版,好太多了。


kevinwu6778 wrote:
你跟樓主的想法綜合平均後,就比較合理了。...(恕刪)


我的思考方式可能和您不一樣,讓您見笑了(笑)。

您說的沒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自己的想法。樓主的經歷,一定對有些人有幫助,我也希望我的想法對有些人有幫助。

總結兩個看法,也許可以說一句: "關於留學,年輕人要有膽追夢,不要被現實壓垮,但是也要懂得衡量自己的能力,要腳踏實地"。

就像之前另一位大大,GRE能考將近滿分,有這種能力,無論家裡有沒有錢,自然會有出路。但如果是出國讀個真的野雞大學的雜牌系,對未來的工作就未必有太大的幫助。

我沒上過PTT,但據我了解,和PTT相比,Mobile01普遍年齡層好像比較高,發文人的社會經歷也比較廣,在這裡閒聊的確蠻有意思的。
kevinwu6778 wrote:
就算你讀哈佛,也是你本事,講出來也沒人會覺得你在炫耀。
讀一般大學,講成野雞大學,是謙虛?
K大應該也是知道野雞大學的定義為何,你的這種解釋,是造成一種滿大的誤解。


是不是叫謙虛,我想大家都分辨的出來,還是中文不太好?

分享了一個故事,努力就能從40分-->90分

結果事實是75-->90分,膨風的有點過頭....



kevinwu6778 wrote:
不需要一定要有錢人(看如何定義有錢人),但至少家裡經濟要有一定的基礎。
至少基本的1、2百萬家裡可以負擔。這筆錢算多或算少,各位有自己的想法。


澳撕丁 wrote:
本人當年 GRE貼近滿分 幾乎所有學校==只是中間等級的學校 都給我學費打折 或幾千塊紅包 但沒有一家給全額 一年都還是要花八十 到一百萬台幣


事實上,不是頂尖份子,就是乖乖掏錢啊!

薪資倒退十年的現在台灣社會,難道不用考慮出國回來賺不賺的回本嗎?

看到隔壁班有人連研究所都考不上的人,去美國拿學歷回來... 就覺得各人有各的命


  • 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