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mobile01的年輕人有幾個是真正看待過自己的 ?

nickdon168 wrote:
舉個例子好了,一樣的...(恕刪)


六年級前段班。成績比較中下的,大概都會選擇讀高職五專。教育成本較低,
畢業之後,高職畢18歲,五專畢20歲,即可學得一技之長投入職場。
------------------

這2句話,恕難同意
教育成本低??

以南部而言,除了高雄工專,9成以上都是私立,光註冊費就要幾萬了??
當年的幾萬,是現在的多少倍??當年一碗剉冰才10元,現在要40了..

我也不覺得高職畢或五專畢就可以學得一技之長
相同的,台清交也一樣..只代表比較會讀書,80%以上的技能是在職場學的

nickdon168 wrote:
舉個例子好了,一樣的...(恕刪)


看你的內文就知道你沒把服貿搞清楚

不會有大量陸資近來開業,條約上的門檻太高了
但是會有大量的台灣人被陸資挖角
舉例:陸資來台開分公司,僱用台灣人後再調派至內地
陸資真要進來,要擋根本擋不住,現在已經有很多陸資假扮成其他國的外資進來

真正反服貿的人根本不是在擔心產業競爭力的問題,而是國安問題
一個國家的「競爭力」被「敵國」掏空之後,這個國家就等著完蛋

現在已經很多人想去對岸了,服貿只是讓台灣人有更多機會去對岸

ocean6570 wrote:
30y前的高職or專科上課教的是技術 .
30y後的大學 ;科大 (專科演進過來)上課教的是出一張嘴 ??
一對雙胞胎 ;幾乎同時出生 , 長的幾乎一樣 ; 日後發展會相同嗎 ?
so 發展比較不好那個要去怨他父母? 怨這社會 ?...(恕刪)

專科升級的科大很多與專科時的老師都差不多,上課內容也多是換湯不換藥
但業界發現一樣的錢既然能買到科大生,為何要去買專科、高職生
專科、高職生發現學歷賣不到錢,只好再去念科大,畢業領著與以前專科、高職同價的薪水
時代造成的學歷貶值,只能算他衰
ocean6570 wrote:
30y前的高職or專科上課教的是技術 .
30y後的大學 ;科大 (專科演進過來)上課教的是出一張嘴 ??
一對雙胞胎 ;幾乎同時出生 , 長的幾乎一樣 ; 日後發展會相同嗎 ?
so 發展比較不好那個要去怨他父母? 怨這社會 ?

30年前的教育環境如何我不曉得,所以我講現在
我自認「努力不夠」沒考進國立學校,所以想在私立學校好好努力
除了一些理論的課程,我看選課的課表上一堆「XXX蓋論」,我真搞不懂上這種課有什麼屁用
最後我連課都不太想上,去實驗室做研究還學得比較多

不要說現在學校教的是「出一張嘴」,連要怎麼「出一張嘴」都沒教
現在許多的大學教授只在乎發表多少論文、辦多少研討會、記多少「點數」,根本沒心思在教書
學生最後還是得靠自己
kindkill wrote:
六年級前段班。成績比較中下的,大概都會選擇讀高職五專。教育成本較低,
畢業之後,高職畢18歲,五專畢20歲,即可學得一技之長投入職場。
------------------

這2句話,恕難同意
教育成本低??

以南部而言,除了高雄工專,9成以上都是私立,光註冊費就要幾萬了??
當年的幾萬,是現在的多少倍??當年一碗剉冰才10元,現在要40了..

我也不覺得高職畢或五專畢就可以學得一技之長
相同的,台清交也一樣..只代表比較會讀書,80%以上的技能是在職場學的


小弟是讀國立大學的,那時候印象中一學期的註冊費大約2萬4不到。
目前國立大學一學期學費漲多少,還請人幫忙解答。

高職與五專的學費(六年級前段班時期)
與現在大學學費(七年級後段班時期)的教育成本。

第一讀大學要念高中,所以要加高中三年學費然後再加大學四年學費。
與高職三年學費,或是五專五年學費比較,請問念那一個比較花錢?
這就是我說的教育成本差異,難不成閣下覺得以前的教育成本比較高嗎?


當年國立大學電機系畢業的時候,真的不曉得自己可以做些什麼。
同年紀專科畢業的實作能力比大學生強太多了。
因為不曉得自己可以做些什麼,所以就繼續念了研究所。


krado wrote:
看你的內文就知道你沒把服貿搞清楚

不會有大量陸資近來開業,條約上的門檻太高了
但是會有大量的台灣人被陸資挖角
舉例:陸資來台開分公司,僱用台灣人後再調派至內地
陸資真要進來,要擋根本擋不住,現在已經有很多陸資假扮成其他國的外資進來

真正反服貿的人根本不是在擔心產業競爭力的問題,而是國安問題
一個國家的「競爭力」被「敵國」掏空之後,這個國家就等著完蛋

現在已經很多人想去對岸了,服貿只是讓台灣人有更多機會去對岸


本身不是文組,所以對條約類的東西解讀上比較弱,
如果有誤解還請指正。

#1. 關於陸資來台開業,服貿條約上的門檻是否太高?

http://www.ecfa.org.tw/EcfaAttachment/附件一、服務貿易特定承諾表.pdf
九、觀光及旅遊服務業
(c)提供食物服務(CPC642) (包括提供相關飲料服務)
市場開放承諾---
(1)跨境提供服務----沒有限制。
(2)境外消費-------沒有限制。
(3)商業據點呈現--允許大陸服務提供者在臺灣以獨資、合資、
合夥及設立分公司等形式設立商業據點,提供餐館服務
(4)自然人呈現----同「電腦及其相關服務業」的承諾。

我看不出來到底門檻高在哪裡?請解釋一下。


#2. 陸資來台請台灣人去大陸?請問大陸本地缺人才嗎?
很多工程師業務被挖角去大陸工作的確是不爭的事實。

就我的認知自由貿易會產生磁吸效應,就是強者越強,弱者越弱。
比方如果大陸的餐飲集團或是美髮集團如果來台投資,對本地的小企業平民老百姓的生計是否會造成影響。
會不會之後台灣本土企業無法對抗大陸企業被消滅併吞之後,大部分的台灣人都要為大陸人工作。
(只要有反統思想的,全部一律解雇,用經濟力控制台灣的選舉。)



krado wrote:
有人講到「年輕人沒目標卻一窩蜂去念大學」

這個問題出在整個教育制度

哪個國中老師會叫你不要念高中去當學徒?
哪個高中老師會叫你不要念大學去工作?
哪個大學教授會叫你不要念研究所去工作?

年輕就是這樣被慫恿去升學的


我們家的孩子,書唸不好就叫他去工作,
休學,甚至輟學都無所謂!

因為我們相信孩子是聰明的,但不懂得把握學校資源好好念書,有可能是他看不清楚他自己的長處在哪裡!
和需要補足的能力在哪裡,
一個自以為都不缺的人,不用浪費時間在大學裡面鬼混......
去工作,才會知道自己缺的是什麼,
工作一段時間,願意回來唸書或是去進修,家裡絕對全力支援!

p.s.我自己工作10年之後回去唸研究所,我的指導教授在我碩四時語重心長的和我說"其實研究所沒唸畢業也沒什麼......",我的同學勸我"你唸完若還是待在同一個職位,薪水也沒差",衝著這兩句話,我就畢業了XD
p.p.s.其實我很感謝我的指導教授,把碩士生當博士生來操,來訓練(碩論都可以發三到四篇外國期刊),同學們出國唸相關的博士班,都是直接被挖走的!
Swingdiver wrote:
我們家的孩子,書唸不好就叫他去工作,
休學,甚至輟學都無所謂!

因為我們相信孩子是聰明的,但不懂得把握學校資源好好念書,有可能是他看不清楚他自己的長處在哪裡!
和需要補足的能力在哪裡,
一個自以為都不缺的人,不用浪費時間在大學裡面鬼混......
去工作,才會知道自己缺的是什麼,
工作一段時間,願意回來唸書或是去進修,家裡絕對全力支援!

p.s.我自己工作10年之後回去唸研究所,我的指導教授在我碩四時語重心長的和我說"其實研究所沒唸畢業也沒什麼......",我的同學勸我"你唸完若還是待在同一個職位,薪水也沒差",衝著這兩句話,我就畢業了XD
p.p.s.其實我很感謝我的指導教授,把碩士生當博士生來操,來訓練(碩論都可以發三到四篇外國期刊),同學們出國唸相關的博士班,都是直接被挖走的!


這樣的觀念是我們六年級生父母大部分的觀念,
書讀不好的話,大概國中畢業就被丟去念高職或是五專了。

以後我的小孩如果不會念書,我也是傾向於早點讓他去學點一技之長。

念大學超爽的,University=『由你玩四年』,
這句話六年級生念高中時候早就朗朗上口了。
課業壓力大,每天放學都要跑圖書館唸到關門才回家。
女朋友也不准交,只能等待考上大學之後可以自由。

大學生活,又是社團,又是聯誼的。不管六年級七年級八年級,
那四年相信是很多人人生中的精華階段。

六年級生怕二一,七年級生怕三二,八年級生不知道。
(大學退學機制鬆綁,大學生越玩越兇。)

當然也是有認真念書的好學生,但真的不多,
但這些認真念書的學生不一定是之後最有成就的那一群。



nickdon168 wrote:
六年級前段班。成績比較中下的,大概都會選擇讀高職五專。教育成本較低,
畢業之後,高職畢18歲,五專畢20歲,即可學得一技之長投入職場。

七年級後段班,卻會走入大學體系,學費調漲,教育成本提高。
大學畢業,22歲,除了一張嘴之外,大概沒有別的一技之長。

相同的天資,相同的努力,造就現在這樣的差別。
請問是誰的錯?...(恕刪)


相同的天資 -- 或許吧~


相同的努力?!

是可以把部分原因歸咎於學校教的與現實脫離,但是如果要論有相同的努力,即便在校所學偏重理論,也不會是除了一張嘴之外沒有別的一技之長~


再說了~

依照樓主的論點,真的四年畢業之後會除了一張嘴之外沒有別的一技之長的人,真的有認真的看待過自己 & 真的有認真的想過自己畢業之後要幹些什麼或是能幹些什麼嗎?~


沒有人逼他們走入大學體系,更沒有人逼他們在大學裡頭 "悠遊" 四年卻不去思考未來該做什麼 & 可以做什麼~

某種程度上來說,路是可以自己選的,而不是百分之百都被外在環境限制得死死的~

Swingdiver wrote:
我們家的孩子,書唸不好就叫他去工作,
休學,甚至輟學都無所謂!

因為我們相信孩子是聰明的,但不懂得把握學校資源好好念書,有可能是他看不清楚他自己的長處在哪裡!
和需要補足的能力在哪裡,
一個自以為都不缺的人,不用浪費時間在大學裡面鬼混......
去工作,才會知道自己缺的是什麼,
工作一段時間,願意回來唸書或是去進修,家裡絕對全力支援!...(恕刪)


個人深以為然~

不走學術研究路線的話,往上念太多的結果通常都是與社會脫節的越多~
  • 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