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說說我的看法.
我今年也是40 歲, 一直從事品質相關工作. 在這個月轉職跳到管理近千位QA人員的QA 最高主管
以下是我的想法, 你參考一下
1.40歲真的有年紀了, 一般公司要錄取這種年紀的人, 幾乎都是要主管級, 或者task force leader.
絕對不會是工程師. 所以有些人說的對, 你要求薪資要談高,你要有自信, 你就是去談QA leader, 不然就
是QA資深工程師.
2. 你熟悉的是品質系統(工標? DCC?) or 品保/品管(SQE, QE,CQE??). 這是不一樣. 前者直缺少找且薪
資較少, 後者就是戰鬥單位職缺應會較多, 薪水會較高. 你要先確定, 集中火力應徵.
3. 請轉戰傳統產業 or 自行創業, 我是說真的. 40歲這年紀求職, 其實首重能夠持續且平穩的待到退休,而
不是去追求高薪. 高薪但3年後把你幹掉, 還不是白做工.
4. 去大陸吧. 若能找到外派大陸的職缺, 請馬上接受. 一來賺錢, 二來讓你有帶人的經驗, 這些都是你未來
找工作的基礎和本錢
希望以上有幫到你
現在沒那麼鬱悶了...
anto168lai wrote:
失去工作沒有關係,
但失去信心就慘了,
通常失業後碰上幾次求職不順,
一個人多年累積的信心就會崩潰,
無論找不找得到工作,
不管有沒有錢可以領,
不要讓自己閑下來,
去找個保險業務也可以,
就算沒業績,
去上上課受受訓,
讓自己一邊接觸新事物,
一邊等待機會,
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等機會來了就緊緊握住,
相信你的人生會更不同...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51&t=3786346&p=1
事隔一段時間,今天我找到了工作(前天初試,今天複試,確定得到了錄取)
地點在汐科,待遇還不錯起薪有40k,而且據主管說除非趕專案的時候,平常一般是可以比較正常的上下班的,最重要的是:這工作的內容性質是屬於我熟悉且喜歡的,當然還是得面對試用期以及之後的適應問題,不過我會努力加油。
這段待業時間我也超級沮喪,不只調整心態開始說服自己接受服務業的工作,也寄了大約10幾家,其中有一家喜歡我的作品,願意嘗試合作,但又是by case(不是說接案子不好,只是我自己能力有限沒法有很穩定的案源,接案子常都是突然一堆案子,突然2.3個月沒半個案件..),所以我本來是決定考公職、或者去學黏土證照(以後去教學,等於微型創業,還想過去工業園區賣便當..自製自銷)
回到正題,為什麼我可以被錄取的重要原因跟版大分享:
1.面試主管很清楚的告訴我(ps這主管人超好我超感謝他),是因為我的資歷中有一個比較特殊的項目,他們也面談了其它幾位求職者,其他面試者或許資歷也不錯,但是就缺乏我這項經歷,這是很重要一個關鍵。
2.老闆說:他們公司目前正在趕的一個專案,非常需要這個相關經驗,希望找到馬上能上手的熟手,剛好我各方面經驗都符合,同時他們希望有點pm的能力,所以這是我被錄取的主因了。
我沒有靠人脈,跟你一樣沒啥人脈..都是自己104應徵的。
據我看法,40歲以上求職真的並不容易,就像很多其他版大說的:第一,很多公司怕你老鳥不好管、第二,待遇的問題,即使你能接受2萬多,他們可能也會覺得怪怪的,聯想到你的能力或許有問題,當然這是一種偏見,但偏見很難一時被修正。
所以我比較建議版大,先從自己的經驗去思考你的特殊之處,也可以將之作結合成為你的優勢,我不太懂品質系統是啥,您說替代性很高,但是譬如你有這經驗加上一點業務能力,或者其他管理能力、或美術、或會計、語文能力。然後去投用得到這能力的工作,你可以在寄104履歷表的時候,對該公司說明你的能力可以怎樣運用,這就是你跟競爭者比較起來可以跳出的優勢,即使您不是10分,但1+1+1+1+1=你的特色。
另外一點小建議~
行銷自己:這時代懂得行銷自己非常重要,哪怕您不是讀行銷的我都建議您去學一些行銷觀念,我也是上網看了很多人分享才發現這一點
面試時的印象:像我平常常走路彎腰垂頭喪氣,面無表情,講話又快,這都是因為我沒啥自信+憂鬱症作祟,我就特地提醒自己這次一定要沒事面帶笑容、把腰挺直..
保持進修心態:這時代真的很競爭,也很難找到能作一輩子的工作,即使我現在幸運找到,其實也沒把握可以一直做下去,所以還是要保持萬一失業能有競爭能力,譬如說之後若是上手了且工作時間允許,我還是會處理一些小案件,保留一些相關人脈,或者去考黏土證照或其他手工藝證照
嗯..頗愛睏了,該去睡了,版大加油!共勉之
經過這兩天在這裡的各種砲聲讚聲和建議,期間我做了很多的思考,
但是也同時的在修正及投遞履歷表...這幾天還真的沒甚麼睡...
終於有兩間公司只注重在能力而不看年紀,並且給予錄取的意願了...
跟大家報告一下
兩間都是貿易類型的公司,但是狀況不一樣,
A:品管技術人員,主要做的是外包廠商製作的零件檢驗,包含圖面文件整理(客戶原圖加工廠會看不懂)
供應商管理,進出貨檢驗,外驗,人員編制很簡單,各單位都只有一人,所以要互相幫忙...
面試期間有4個面試官(業務,工程,採購,會計),直接拿出公司的產品及圖面問問題...
上班時間09:00~1800不需加班(特殊狀況除外),騎車約30分鐘...新資30K...
要求先實習兩天(蠻奇怪),而且堅持一定要...
B:品管檢驗人員(台南??),主要做的是就是檢驗(包含外驗)和報表,
面試期間也是直接拿出公司的產品及圖面問問題...
確認可以勝任後,換我發問,原來總公司是在台北(貿易),另開設工廠在台南,分別獨立運作...
面試後直接敲定報到時間...
上班時間09:00~1800不需加班(特殊狀況除外),騎車約40分鐘...新資30K+...
以上是最新的狀況,現在就是做好準備上班的調試...
感謝大家的加油及打氣,讓我可以用正面的心態渡過這陣子的低潮...
先簡單解釋一下品質系統,以下是我個人的見解...
品管:主要在檢驗成品或是半成品及零件,所需要會的技能就是各式各樣的
量測儀器,並巧記錄相關的數據...
品保:所做的範圍就大很多,比如將記錄數據做成報表(統計),客訴處理,
內外部稽核,教育訓練,儀器校正等等...
年輕時我是從品管(品檢)一路一直做到品保,但是在35歲後碰到很多企業,
礙於成本及責任制的問題,往往會變成一人(最多兩人)部門,所以現在在面試時,
會碰到很多要求,這樣才有辦法一人多用...
有個部分是我最沒辦法接受,就是要求無薪加班...
我會跟面試官或是老闆說明,今天如果我沒辦法在"上班時間"完成我份內的事,
那是我能力的問題,但是我份內的事如果超過上班時間所能負荷,
那就是公司人力規劃的問題,當然臨時有狀況就沒辦法...
相信有很多人會說有工作就不錯了,所以會將就的做下去,
但是企業主就是看準這一點,衍生出來的變相責任制...
分享一個例子,我曾經在一家沖壓廠擔任品管(只有一人)
所有關於品質的事都要做,老闆跟我說是責任制,
當時我就問他說,我可以晚下班,那可以晚上班嗎??
結果他居然答應了...3個月後薪水調到45K,上下班時間隨意(但要隨時連絡得到人),車子公司養(任何單據都可以報帳),供兩餐...
一年後離開是因為快爆肝,因為公司產能不足,來不及擴廠,導致所做的產品全都要出貨,沒有品質可言,處理方式就是去客戶那裏線上作業,客戶產線是24小時生產...
sarahzzzz wrote:
苦大您好,特地登入來...(恕刪)
苦兒 wrote:
沒錯...有些人都問...(恕刪)
苦兒 wrote:
行業別應該都算是製造業,傳產和電子和科技業都有,
生產零件組裝成品和半成品...
去東南亞的台商我看應該都是組裝線居多耶!!
像大陸早期一樣,零件部分還是在台灣或是國外生產,
我去的作用不大....(恕刪)
樓主你這樣的想法我稍微有點意見
並不是說你的專長不是在低階組裝業就不適合去東南亞台商
我跟你說說現在東南亞台商的困境. 確實會去東南亞設廠的台商普遍以低階勞力密集的公司居多,而且很多是從大陸再搬遷過去的
當他們要從大陸搬遷到東南亞設廠的時候,要找尋幹部過去, 碰到很大的困難.
因為東南亞不像大陸是以國語為母語, 所以台幹會有抗拒, 覺得語言不通太辛苦拒絕外派東南亞. 雖然陸幹衝勁比較大願意外派的人會比台幹多, 但因為忠誠度的考量, 台商老闆會以台幹優先於陸幹
家裡有妻小的台幹抗拒性更大,因為去大陸可以攜帶家眷整個搬過去, 小孩在大陸唸書, 但是現在沒有人願意讓小孩跟著去東南亞唸書. 年輕一代的台灣人又普遍養尊處優, 抗拒外派東南亞.
所以台商要外派東南亞不像以前外派大陸比較叫得動人
東南亞台商普遍對於缺台幹的事情很頭痛
為什麼要外派而不在當地找幹部? 不外乎是好溝通, 信任, 可以依賴, 或在工作之餘也有伴
所以, 你沒有低階廠的經驗,影響也不是太大. 如果你曾經位居管理職, 能管人帶人, 其實就很夠了. 其他的事情也都可以學
坦白講句老實話, 如果台商要專業級的人才, 一到東南亞就馬上什麼都會, 那個價錢恐怕台商也負擔不起
樓主可以先看看人力銀行的職缺, 或者是投履歷看看
你現在其實是掉進池塘裡的人, 有根浮木就能救你的命. 台灣這根浮木太小根了, 你能找到的普遍都很低薪.
大陸有不少浮木, 你要往大陸發展也是可以, 但是要面臨幾億的大陸人競爭.
沒有家眷是你最大的優勢, 你看看跟你同齡那些有家眷的人, 你問問他們外派東南亞他們願意嗎? 你可以的話你的起跑點就贏別人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