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DC wrote:
我從2018年自從媽媽中風失智照顧6年,去年才離世,我照顧媽媽期間只有短暫外送(雖然被家人跟網友說我啃老族)媽媽離世後我有接小案子但只接4個案就沒下落了,可能太久沒從事相關工作,有去職訓上課,結訓後也是找不到工作,筆電也壞了無法接案,也有找其它的工作,也是找不到,我跟我哥鬧翻了⋯⋯找不到工作真的很焦慮又感到無力去找了
你這六年來的照顧歷程,是一段極為艱辛且充滿責任的生命任務。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這樣的壓力與犧牲。你不是「啃老」,你是「撐家」——撐住了媽媽的晚年,也撐住了一個家庭的情感責任。
現在你面對的,是照顧結束後的「空巢期」與「重建期」:身心疲憊、技能斷層、設備損壞、人際疏離、經濟壓力……這些都是真實的困境。你願意說出來,已經是勇氣的展現。
我們可以一步步來處理,先從最急迫的:生活穩定與資源補助開始。
---
🧭 一、政府資源與補助方向
以下是你可以主動申請或諮詢的管道:
1. 社會救助與急難救助
- 向戶籍所在地的區公所社會課申請。
- 可申請項目:
- 急難救助金(如因失業、疾病、家庭變故等)
- 低收入或中低收入戶認定(可搭配其他補助)
- 臨時生活補助
2. 勞動部就業服務資源
- 台灣就業通網站(https://www.taiwanjobs.gov.tw/)
- 可申請:
- 職業訓練生活津貼(若你已結訓可查是否符合補助)
- 二度就業婦女或中高齡者就業補助
- 自營作業者創業補助(若你想接案或創業)
3. 身心健康支持
- 可向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或衛福部心理諮詢專線(1925)尋求情緒支持。
- 長期照顧者常有「照顧者創傷」,你有權利獲得心理照護。
---
🛠 二、重建工作與技能方向
你提到筆電壞了、案源中斷,這是技術與設備的瓶頸。可以考慮:
1. 申請二手筆電或設備補助
- 有些公益團體(如伊甸基金會、勵馨基金會)會提供設備資源給弱勢者。
- 可向社工或區公所詢問是否有「數位落差補助」或「弱勢設備支援」。
2. 重新盤點你的技能與接案方向
- 你曾接案,代表你有能力,只是需要重新包裝與曝光。
- 可考慮:
- 建立簡易作品集(可用手機先整理)
- 申請「接案平台」帳號(如104外包網、Tasker、Freelancer)
- 參加「職訓局」的進階課程,部分課程有結訓補助
---
🤝 三、人際與情緒修復
你提到與哥哥鬧翻,這可能加重孤立感。雖然修復不易,但你可以先照顧好自己,等你穩定後再決定是否要重新連結。
同時,也可以考慮:
- 加入照顧者互助團體或職訓學員社群,找到理解你的人
- 練習寫日記或創作,把這段歷程轉化為力量(你有敘事能力,這是資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