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kuo919 wrote:怎麼變成取暖了? 我只是訝異怎麼臺北有人以58k錄取台大機械碩士新鮮人,是圓是扁的都不知道,一起薪就58k,台大機械碩士行情在台北現在這麼好啊? 如此而已這個職位已找到人了,48k,今天來報到,前半年我會讓他先學習,轉調其他單位的不算,我部門目前五年離職率仍然掛零。 讀台大真好,前半年學習!怎麼和我公司一樣三個月內都是看資料,之後也沒接個專案!真羨慕有好的禮遇。只能說要找對的主管與對的公司才會有前途......
bear753951 wrote:看了本文,一堆電系...(恕刪) 我是老機械人了,看到年輕一輩機械人,機械人成長無法脫離工廠,偏偏台灣工廠都已外移,想拼又沒舞台,處境堪憐。還在學校的,還是學好外文,到美德日去吧! 那邊待遇比台灣好太多了!
笨的人 wrote:文章看清楚喔人家是...(恕刪) 你沒看清楚,是這個工作新手短期不可能有產出,只能以46k當他學習期薪資,傳統機械產業跟IC電子業是有差別的,我覺得這個台大生很聰明,未來可能很好用,想想而已,真的叫我以58k請他,然後多出來的12k壓力我這個主管幫他扛,我頭殼壞去了?
後來這位台大機械碩士打來問人資有沒有錄取人資跟他說我們的offer跟他希望有gap,所以後來決定用另外一位人選他表達他有想來 因為我們的文化跟做的事情他喜歡,薪資其實都可以再討論的人資跟他講,降價以求是沒必要的,短期接受,心中還是覺得委屈,也是待不久所以祝福他能找到心目中的理想工作。
回您前2篇若當做人才投資向上面爭取也不無不可,只不過價位落差太大,更高管理層不一定買單.除非更高管理層也面試過且整體感覺更好.您面試時都說他很聰明了,若看得出積極進取,態度良好是可以培養.這位新人弱掉了,當初是薪水問題,後來又回頭問人事有沒錄取??不是回頭問人事不行,是價差太大,心裡就要有找下一家的打算....若各方面都契合,當初談就要有折衷的概念!若是薪資不到位,又想回過頭來上班那心裡多少都委屈.
cykuo919 wrote:人資跟他講,降價以求是沒必要的,短期接受,心中還是覺得委屈,也是待不久...(恕刪) 人資回答得很合理的確,如果預期薪資低於OFFER的內容,那就別強求,進來之後也待不久的
我是之前留言的台大碩, 十幾年前起薪52300那一位我是建中台大台大碩,也就是鄉民說的血統純正,但是坦白講我在校成績很差。我當年找到工作時,公司協理說,同樣是碩士,公司給你比清華與交大多兩千。比起其他學校多四千,你不要讓我失望。剛開始工作什麼都不會,我連公司的產品是什麼都不知道。(外商高科技產業)前十個月的工作內容是,上課,自己讀資料,出國見習公司的設備生產線,真是爽到不行,在辦公室每天和其他的同事玩經典連線遊戲AOE, RA 還有CS;產值當然是零。回國後開始真正的工作,辛苦兩年後拿到公司的該年度總裁賞,升任高級工程師的時候,分公司總經理還跟我說,你只比人家貴幾千塊,實在是太便宜了。年輕的時候呆呆笨笨,只覺得這話聽得很爽,現在才知道,根本就是賤賣。做了六年多,薪水只成長30% ,比起其他三流人才大概也不過多個15% 。(後來跳槽,第二間公司開價多40%。做了五年後薪水又成長40%,休息一年後再跳,新公司開價多60%。本人比較庸俗,對我來講工作就是一份收入而已;錢沒有到位,什麼理想抱負都是免談)我覺得你沒有錄取他是正確的。第一點他可能做不久,第二點他應該也不會是貴公司需要的人才。真的錄取他,基本上是雙輸。
acbc wrote:我是之前留言的台大...(恕刪) 大大請問 譬如月薪六至七萬以你本身 每個月可幫公司獲得多少淨利?大概就十至十四萬這區間?或可能是二十至五十萬區間?一年下來 總收 。連同獎金 譬如一百三十萬。所創出的淨利約多少?突然有些好奇業界任人規則。就是說一名員工 需創出薪水幾倍效率才行。。。。。。樓主這位求職者起薪拿四萬五 假設啦若第一第二個月 皆可創出 月淨利二十至四十萬效率之後持續下去 或積效更好能第二個月之後就開始調嗎?譬如六萬 七萬 八萬薪這樣調下去?不可否認 應該還是有少數人 一人可給出三名已算是很不錯員工的效率。等於請一人 抵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