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有機會在40歲前當醫生。
如果你現在行動,39歲時已經是醫生。
如果你現在不行動,39歲時一樣在怨嘆"早知道"。
如果你做不來,那現在也不用怨嘆了。那表示根本不是當年早不早知道的問題。
加油。
記得民國8x年時一個朋友讀高雄的一所私立醫科大醫學系(十全路上)...
當時醫學系是第三類組,比第二類組的理工科多考一科生物。
朋友的分數如果不計生物,可以上二類組的前5志願(好像最少台大工工,台大機械可上)
第三類組的前10志願都是 醫學系 (醫學系,不等於醫學院. 醫學院有很多科系)
會念書考試不代表什麼,有多會賺錢的,有成就的,成就大事業的,不見得是學歷很高。
但是聯考這東西...我講實在話,如果當時你是念專科 考科大 的,無法想像大學聯考
前幾志願的激烈。 很多念專科,科大,後來也是上台清交 研究所,人生只要努力,都不
嫌晚。
小弟不才,20多年前也是念高雄最好的高中,但班上應屆考醫學系的,幾乎是班上前10名的。
能應屆上國立大學理工的,幾乎8成以上。
只是你說賺錢 ? 這很難說。每個行業都有各自的辛酸。醫師是收入較高的,但只是穩錢,不是
最賺錢。高中同學有些念清大 交大的,當時不一定可上醫學系,但是正好遇上竹科分紅
最多的那幾年,在好公司的分紅200萬以上不少見。只是科技產業的變化真的很大 有些產業
過了10多年,就消失了。但人永遠生老比死,醫生很難失業,如果律師 會計師 ,不想在
大公司,還可以自行執業 開業。 工程師想開公司的資金遠超過開診所。
世界上最有錢的,都是開公司的大老闆。8k 去開公司炒股 吸金 ,是好賺的。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