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說, 台北市每天都看到的比較有人出入的大樓, 小黃紅黃線路邊臨停一整排等客人(還常有佔地盤等紛爭)慢車道切進切出的沒客人慢車道龜爬, 當中間車道排隊的是白癡, 跟摩托車擠最右側超車綠燈不走擋著所有車, 變燈了就可以擠在慢車道轉角第一台, 比較容易有客人上車客人上車了, 橫著切2-3個車道到內側客人招手或 疑似要招手, 路中疾停切路邊... 種種種種, 都是塞車及車禍的factor--------------------------------------------------以前因為選票及種種考量, 無法處理的問題現在有Uber, 市區就讓小黃慢慢淘汰或數量少點,非常好
ACURATL04 wrote:另外,我也必須提醒uber駕駛,在我的認知下,我始終覺得uber 只把 uber 駕駛當生產工具,而且還是最沒保障的勞工契約模式。Uber除了在媒體上包裝成共享,自己做老闆…. 其實uber 始終在持續找尋降低成本的商業模式,包含現有的商業模式也是 沒錯,從 Uber 要駕駛吸收降價成本這件事來看,人 只是生財器具
Mamba wrote:基於公平正義強烈要求uber依法繳稅更強烈要求小黃取消牌照稅/燃料稅補助 這樣還不算是公平啊要有職業駕照申請營利事業登記要求UBER車輛必須漆成黃色..車身有明顯裝置以供識別..光是這樣可能UBER就少了大量司機
從2007年開始到現在,除了週末,幾乎天天都需要坐計程車。小黃的價格與折扣戰,到大車隊打折30%的時期我都經歷過。只能說,當時為了省錢,忍受一切目前大家對於小黃的形象,品質,與服務。後來政府管制不能打折,Uber出現後,幾乎再也不坐小黃。原因無他,簡單幾個省錢方便 (再也不用準備錢,直接可以扣信用卡,順便集點數)服務 司機態度 (這點可以說是重點,在這麼多年的經驗,遇過太多小黃司機的惡劣態度。也許可以說說,幾乎天天坐,當然會碰到,但我2014年開始坐 Uber,幾乎沒有態度不好的司機。 對,就是沒有,就算是對於路程,費用有爭議,只要寄信出去,就一定會有回應,而回覆以及解決問題的態度,後台也是專業更不用說,我在美國出差,泰國旅遊,Uber也一樣方便,態度與服務,Uber的司機也都是比當地(美國,泰國)好。)乾淨開車的習慣在我認為,Uber不會被政府趕出去。Uber的後台有 Google的資金,而Google 背後,有美國政府的手。也就是美國政府秘密使用Goolge Map 與 Uber的大數據。以目前政府親美的態度,是不可能跟Uber 說不的。Apple pay, Google, Facebook 等,都有美國政府體制外的單位,伸手進去來蒐集資料。這也是中國大陸,一直都會用自己提攜的公司,來阻擋美國這些企業進駐。台灣政府想要跟Uber談,Uber根本不理會。就他們的立場,你台灣政府要跟我們談什麼?政府有任何計畫,有任何方案,任何配套?在我認為,Uber根本不會把小黃司機當作敵人,競爭對手真正Uber會消滅的是 車行跟車隊。大家也許忘了,當初打價格戰的時候,最慘的是司機,賺最多的是 車行與車隊我支持的是我的感受,與我的荷包至於政府,早就沒有寄望目前 Uber的費用最低,服務最好就我消費者的立場我完全支持在Uber之前,天天下班要先坐捷運,然後在坐排班的計程車看到他們自己車隊鬧內鬨想要好好坐服務的,被那些 賭博,抽煙,爛車趕出去劣幣驅逐良幣之後我寧願走遠一點,等久一點,搭車隊的車車隊的車也是良莠不齊Uber之後,我 沒有 遇上 服務差的 司機 (完全沒有)早期,我常常坐到 BMW,BENZ,等車,那司機的態度更好有幾個都是老闆退休來開好玩的因為我都是固定時間,固定位置,常常遇到,還可以聊聊不過目前少了很多Uber的新形態服務業要靠政府來追上,那是不可能的。就像第四台業者跟台灣的電視媒體有時候不是不想進步,而是被政府綁住靠自己,自立自強靠政府,我是不相信的kaiend wrote:1.誰說UBER駕...(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