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台灣自以為是的師徒制?!有在國外工作過的人能解惑嗎?

如果不喜歡師徒制,又想邊上班邊學習到技能

您只能學金庸小說

1.找個山涯上跳下去,看能不能發現甚麼密笈或者千年雪蛤
2.找幾個人圍毆你,有一定的概率可以打通任督二脈,對任何事物心領神會

那就可以省略師徒制的過程了.....

beni1990 wrote:
在台灣當所謂的學徒...(恕刪)
Kao0911 wrote:
沒辦法教出像樣的徒弟
就別自稱自己是師傅了
難道要磨一顆寶石原石還要挑好不好磨?
製造產品都知道要花時間花金錢才能做的出品質好的產品
要訓練徒弟就不想花錢花時間?
隨便磨一磨原石就會自己變寶石?
先看看自己有沒有諸葛亮的才能
再把別人當阿斗


標準還真高
把兩個職業的頂尖才能都集合起來在一人
自身要會做還要會教不然就不配當"師傅"
相信作育英才數十年的老師
都不敢誇口自己有把握讓資質不足之人
經它數年調教就能出師獨當一面
你要做工數十年的老頭不只本職學能要有獨到處
還必須有教無類硬要教出點名堂才行
真不知達成你的要求對其是有什麼了不得的好處?
只出張嘴的你慢慢等吧

事實上有這種"諸葛亮"才能與眼光之人
根本就不用浪費時間教某群"阿斗"去證明"自己"
用相同時間精神心力都能讓一堆普通青菜從籃子出來讓人搶者要
又不是它的兒子窮極無聊沒事找事做

人是相對地
徒弟可以選擇好師傅
師傅自然也可以選擇好徒弟
你天生沒欠它它也自然沒欠你
就看今日誰對誰有所求就誰欠誰這很簡單道理
老闆求的你就去找老闆別找錯人
---------------------------
媽寶在嬌生慣養下常犯的錯誤就是養成習慣性"找藉口"
找任何藉口都是為了成就自己懶惰不用負責的心態

父母要供給我成長所需還需承擔相當生活品質
政府不只要讓我有工作還要有相當報酬才行
雇主要讓我有相對穩定所得還需負擔以後未來之可能
話說那自己的責任在哪呢?
將自身責任與問題都包裝在人群與大環境現象中
怪罪於無能父母無心政府無良業者等極端與片面因素裡
利用他人提升自我所自省的說法加諸責任與其上
然後呢?
你就是"沒有能力"適應這個環境這就是"事實"是要怪誰?
嫌師傅不好老闆差是不會換嗎?
說穿了沒那個選項不就出至於一堆不敢出口的自身問題
裝傻裝沒事真正問題都不會不見
自以為用藉口掩飾問題就會自動消失那才是你最大問題
另一個問題就是
想聽好聽話整天取暖求人安慰只顧者"感覺"不去聽難入耳的"實話"
真正在"受苦"的人找就實際求方法轉變
哪裡會有空在那不時無病呻吟?


師徒制我覺得還好欸!!
罵歸罵只要肯教我願意忍受哈哈
孤星美巴 wrote:
師徒制我覺得還好欸...(恕刪)


罵歸罵有教是很好
但我看過 罵了 又不教(沒教過)
叫他滾一邊去的師傅
~只知道日式的師徒制訓練也是以嚴格聞名!!但我並不贊成以羞辱的方式,會口出惡(穢)言,這應是與個人修養有關了~~而教育(即便是技職訓練)會對人有潛移默化的作用,誰說工人(藍領)就能駡髒話的!!看過一位長者雖不識字,一輩子開卡車為生,他不煙不酒不嚼檳榔,對人說話溫和且謙遜有禮,工作時絕對衣著整齊!完全顛覆我對卡車司機的印象,是讓人打從心裏會尊敬的人!!個人是較偏嚴格訓練的立場,即然要學就要透徹並且最好能越早出師越好~~
以下轉貼一篇還不錯的文章一起分享~

~孩子,外面世界絕不會輕易原諒你!~

這是一個真實的事情:
兩名高中男生圍毆老師,還對著鏡頭嘶吼:『我是學生,你們能把我怎樣?』
這就是被《未成年人保護法》餵得無知無畏的學校學生!

本文是一位老師講述的四段小故事,告訴各位家長及孩子:

親愛的孩子,老師是不能把你怎樣,但外面的世界可以把你怎樣。

(一)
我有一個學生,喜歡鑽研數理,卻走路慢慢吞吞總愛遲到,同學給他起了個雅號叫“愛遲到”。後來他被父母送到英國念高中。
有一次回國,他給我們講了個經歷,卻對自己感觸很深。
原來他假期去一家華人開的中餐廳打工,結果第一天上班就遲到了五分鐘,於是直接被解僱了。
他沒有想到,第一次因為遲到所受到的嚴厲懲罰,竟是丟了飯碗。
而最令他醍醐灌頂的,是那個華人老闆的最後忠告:
『小夥子,如果我不解僱你,你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殘酷!』*

在台灣式教育的嬌寵之下,連讓學生罰站也如走鋼絲,遲到自然可以逍遙法外。
但多年以後,因一種積習所引發的重創,這該是多麼深刻的領悟啊!

(二)前幾日有個新聞:
一名台灣留學生為了和女友約會,未經同意,私自闖入女友的寄宿家庭,被警察以“私闖民宅”的罪名逮捕了。
這個熱戀中的大孩子怎麼都沒有想到,一次浪漫的約會竟會約來荷槍實彈的警察。

校園裡的溫和與包容,讓我們已經習慣了肆無忌憚地侵犯別人的領地,可以把同桌的課本藏起來,可以在別人的背後畫烏龜。
但外面世界的秩序和文化卻各不相同,所以,這次你不是被警告,是你被捕了!

(三)記得很多年前當班主任時處理過一起校園單車失竊案,案情很快就水落石出,主角就是班上的一個”媽寶”孩子。
單車物歸原主後我將他和他的家長叫來,準備和犯錯的孩子和家長好好聊聊。
他的父親卻說:『我們家不差錢,孩子就是一時貪玩而已,說多了會傷害他的自尊。』
也許,這位天真的爸爸認為,有錢即不算竊,貪玩就不犯法。

這孩子前年發財了,開名車,出手闊綽,原因是幫朋友運毒兼販毒,後來被印尼政府抓到判死刑,還沒執行就在牢裡被凌虐而死,他的父母到他死後還是認為他的孩子很乖,只是愛玩而已。

(四)台灣小孩常常隨手一杯泡沫茶飲,喝完了就隨手一丟,丟山邊、丟海邊、在社區,想到就丟,就是不丟在垃圾桶。
不信請到各大景點看看周邊的垃圾和菸蒂,
開車族及吸菸族也一樣,垃圾想到就往外一丟,反正罰很輕,又沒人舉報,也不管清潔人員的辛勞
殊不知每年掃馬路的清潔人員被撞死的很多位,慘死的比率又是世界第一,反正跟詐騙案件一樣,沒什麼罪,也沒自己的事。

友人的朋友拿國際駕照去加拿大國外自助旅行,習慣沒變,垃圾隨手搖下車窗就向外一丟,後方車輛為了閃避,2死2重傷。上了法院,跟法官說人又不是我害的,不過是隨手丟個垃圾罷了,有那麼嚴重嗎?
最後被被害家屬請人”私刑處理",目前已經不在人世。

其實,我只是想叮囑一句:
『孩子!長大之後沒有兒戲,校園之外沒有溫室!』

請記住,外面的世界絕不會輕易原諒你!
是的,親愛的孩子,老師是不能把你怎樣,但外面的世界可以。
家長,你可以原諒孩子,但外面的世界不會輕易原諒,孩子的成長裡沒有兒戲。

我們總希望孩子學習學校考試的東西,但不重視家教和門風,連做人的常識與底線都不知。

有一次聚餐,朋友帶著孩子,孩子爬上桌,像飛輪一樣轉動菜臺,什麼好吃就往自己嘴裡搶,大人根本沒辦法伸筷子。
我問朋友,你為何不管管孩子?
他說,現代教育要讓孩子自由,不能拿老一套束縛孩子。
他沒有想過,一個孩子最後是要成為公民的,是要進入社會的,如果漠視別人的存在,當別人的權利受到傷害的時候,他的天性能保證他一生的幸福嗎?
如果一個孩子沒有被自己的爹媽管教,那他被社會修理的時候會付出怎樣的代價?

所以說,
好門風能教我們做人的涵養。
好門風一代一代的傳承,能讓我們在這個迅疾變化的時代裡,找到內心不變的溫暖,找到屬於自己的真正的人生價值和秩序。

假如你自己看完後有感觸也認同!一起分享吧!
一起為臺灣未來的希望而努力,因為這裡是我們的家!
beni1990 wrote:
在台灣當所謂的學徒...(恕刪)

miamivice wrote:
標準還真高把兩個職...(恕刪)

如果只從這種角度來看,是不是也可以說台灣師徒制已沒有能力適應現在的環境
找不到學徒、技術斷層都是這制度自身的問題,不該怪罪其他因素
miamivice wrote:
標準還真高把兩個職業...(恕刪)


孔子雖有教無類
但他弟子也不是個個成材
但也不是一個成材的都沒有

前人所花的時間所得來的經驗
教給後人可以讓後人不需要花〝同樣的時間〞才得到相同的經驗
這就是〝傳承〞
後人才得以用這些〝省下來的時間〞去獲得新的經驗,新的技術
這就是〝進步〞
不是前人〝蓋步〞後人就學不會

個人教後輩從來就不吝於把自己發現的know how教出去
除了〝有教無類〞,尚且〝因材施教〞
做不到只不過是個單純的經驗工人罷了
要當〝師傅〞除了要有〝教材的技術〞,還要有〝教學的技術〞
白話講就是要當師傅也要有腦袋
只會把人當狗幹的就是沒腦袋的那一種,譬如某當市長的醫生
笑死 一堆老頑固在談經驗
結果下場應該是跟日本一樣
不肯教的老公司倒光光,願意跟年輕人互相尊重配合的才能爬起來
不要說年輕人遇到事情就推責任 中年人也是這樣 可能師傅腦袋就是還活在過去 年輕人不願學也是師傅大部分素質真的很差 社會在變 思想也要跟著轉變 你可以觀察這個學徒有沒上進心 教不教看師傅 學不學的到看學徒 但別當狗罵的 沒欠你多少
mariase wrote:
如果只從這種角度來看,是不是也可以說台灣師徒制已沒有能力適應現在的環境
找不到學徒、技術斷層都是這制度自身的問題,不該怪罪其他因素


怪之何用?
事實上任何事都自有定數
能接受能改變的就存活
無法接受或改變的就消失
不管是淘汰或被反淘汰那都是不被環境接受
怪東怪西都不如怪自己
只是人家師傅多點本錢目前是靠自己不是靠徒弟
假如還要靠徒弟才能活那他就根本不是"師傅"
若不是老闆也不是老師就算沒人可教本就不會餓死
你想太多了

技術傳承那些從來都不是它應負的"責任"
誰想要在未來能存活那才是那人最該考量的因素
誰求多點誰就低頭這就是有人不願意面對的現實
放在每個行業都相同出賣的手段與項目不同而已
有捨才有得
若自尊最重要那就祈禱是天之驕子有個無敵老爸再來說
而這就是媽寶一直都想不透的問題
從頭都在鑽牛角認為什麼社會公平什麼別人的自省自我要求等
事實上環境他人從來就沒義務配合他的想像他的應該
自我能控制的東西才叫應該
不能控制卻妄想空談那叫活該
天真到活該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