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領22K代表你沒能力

領22k最大的問題就在於「你還沒提離職」

台灣企業喜歡用洗腦式的公司文化,讓你感覺好像跳去沒比較好、跳出去可能會適應不良

只有頭腦清楚的人才能明白老闆陰謀的真相
幻月冰靈 wrote:
反正看著吧,接下去台灣在空轉十年革命快來了…
如果不革命就是被掏空,人全離開台灣工作,留下老人等死,和歐洲難民潮一樣…

民不聊生一向是洗牌的開始,不要懷疑,歷史重複很多遍了…我們沒比我們老祖宗高明到哪裡…


比較辛苦的人任何時代任何國家都有 但台灣離民不聊生也太遠了
晶華的柏麗廳 都排到明年八月了
好吃一點的餐廳 假日預約都要一個月前才訂得到
百貨周年慶的滿額禮 第一天就換不到了
robin0222 wrote:
晶華的柏麗廳 都排到明年八月了
好吃一點的餐廳 假日預約都要一個月前才訂得到
百貨周年慶的滿額禮 第一天就換不到了


M型化....

還有讓我想到有個人在01上討論說

"我看婦產科的孕婦很多啊,哪有什麼少子化問題"

我對於可以得到這結論
我的重點在紅字 你卻砍了紅字
而且我可沒說台灣沒有貧富差距 我說的是台灣沒有民不聊生
比較辛苦的人任何時代任何國家都有 但台灣離民不聊生也太遠了
不要亂替我改結論好嗎

TopYoung wrote:
M型化....

還有讓我想到有個人在01上討論說

"我看婦產科的孕婦很多啊,哪有什麼少子化問題"

我對於可以得到這結論
robin0222 wrote:
比較辛苦的人任何時代任何國家都有 但台灣離民不聊生也太遠了
不要亂替我改結論好嗎


你是以下面三句,來解釋沒有"民不聊生"

但很明顯的是,這三句是代表"M型化"的現象

So??? 錯誤依據--> 會有正確結論??

真有趣的邏輯


而且我說的結論是指-->> 婦產科人多,哪來少子化

別把我的話跟你的話混在一起了...


robin0222 wrote:
晶華的柏麗廳 都排到明年八月了
好吃一點的餐廳 假日預約都要一個月前才訂得到
百貨周年慶的滿額禮 第一天就換不到了
TopYoung wrote:
你是以下面三句,來解釋沒有"民不聊生"

但很明顯的是,這三句是代表"M型化"的現象

So??? 錯誤依據--> 會有正確結論??

真有趣的邏輯


我的三句話有哪一句是有錢人才能做的事情
晶華的柏麗廳用打折的餐卷吃好像才五六百
一般人花不起五六百?
有一家2百多元的燉飯 我預約了一個多月才吃到
可惡 都是有錢人跟我搶2百多元的燉飯
民不聊生 就不會排到明年八月了
我的結論沒什麼問題
robin0222 wrote:
晶華的柏麗廳 都排到明年八月了


平日$990 + 10%, 假日1190 + 10%

robin0222 wrote:
用打折的餐卷吃好像才五六百
一般人花不起五六百?


一千左右--> 五六百....

五六百買的到,我收一百張好了



robin0222 wrote:
好吃一點的餐廳 假日預約都要一個月前才訂得到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907/686201/

北野武覺得排隊就是M型化社會幫窮人想出的廉價小確幸,花了一、兩小時排隊,吃到美食後感覺到微小的幸福,如此就滿足了。


robin0222 wrote:
這跟M型化有甚麼關係


反正一千左右的東西也能說成五六百

你的認知和其他人不一樣,我也沒辦法

結論很好,很強大
好吧 我接受你的結論 我搞錯了 我的三句話都是窮人在做的

麗晶排到明年八月都是窮人在排的
餐廳預約一個月也都是窮人在預約的
百貨周年慶也是窮人去排隊購物所以滿額禮一下就換光了

我的三句話的確證明了台灣M型化的很嚴重

TopYoung wrote:
北野武覺得排隊就是M型化社會幫窮人想出的廉價小確幸
你說的是現在...我說的是未來...兩條線的事情...

現在原本就是阿,你處在怎樣的環境就會看到怎樣的人啊..我也不是領22K的人

但是我看到台灣的未來...我這樣說好了..+

我看到我鄰居每周都去吃王品...?人家老闆阿...你看到的又不是事實,超跑街銷量增加,你可以說因為大家變有錢嗎?

我這樣說好了...就是因為沒辦法有大筆開銷,所以才會一堆人吃好料,房子買不起用租的,一個月省下房貸1萬-2萬,難道沒辦法吃幾餐好料嗎...

現在後面25%一個月透支三萬...這些錢誰來付?

然後薪資在凍漲十年,便當最少漲20元了...十年後在漲上去...可能連中位數的人都沒法過活時你覺得會怎樣...(別小看一餐多20)一個月再多3600的開銷


現在大家還可以靠小確幸麻痺自己,但是台灣產業空洞化,貿易TPP一直沒過...

問題一大堆...我們靠內需撐不起來的,出口又是一直被紅色供應鏈搶單的狀態,低端的薪水不佳,你高端也不會好到哪裡...


重點是在實質購買力的下滑...

多少是相對的...


別說房子好了...我們光說民生物資就差很多...很多問題就在於這樣

要生小孩..就要錢,沒錢...就算是犧牲自己生活來養,也給不了多好的機會...(養一個小朋友兩萬..別意外就是這個錢,只是讓他活

者而已...)夫妻一個月給你4+3=7萬

7-2=5房租1萬-15000剩下3.5萬孝親費1萬(很少了..)2.5萬兩個人過活繳所有開支...活者罷了..


複製自己人生一遍...有趣嗎...I DON'T THINK SO...

我認為22的人很多,多是派遣或計劃案的不是沒能力而是沒這麼多正式員工缺額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